2022年*个爆款剧诞生。
豆瓣上超过28万人打分,分数维持在8.2分,5天之内上了303次热搜,作为2022开年以来最令人瞩目的一部国产剧,昨晚(1月25日)《开端》喜迎大结局,正午阳光又向外界展示了不俗实力。
《开端》的“无限流”,或者更准确说是Time Loop(涉及“时间循环”故事的专有名词)故事并不新奇,国产剧《端脑》《李献计历险记》等早已有之,这种类型的片子最早则可以追溯到1993年的喜剧片《土拨鼠之日》。
不过被归为某种类型片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好作品,《开端》做到了有情有理地讲好一个悬疑故事,再加上宣传得力,开年*爆也在情理之中了。
01
叙事速度踩点式把控
《开端》的故事并不复杂。
45路公交车注定会爆炸。爆炸发生后,车上的乘客女大学生李诗情(赵今麦饰)和游戏架构师肖鹤云(白敬亭饰)进入了时间循环,他们的任务就是在一次又一次重启中阻止爆炸。
最开始,剧情把爆炸的原因设置成意外车祸——公交车为了躲开外卖员的摩托车,撞上了油罐车,从而引起了爆炸。
15集的容量,用两集就让观众进入时间循环这个故事,提出一个危机并且让主角解决这个危机,主人公成功阻止了车祸,其中还包括从“想着怎么才能下车”到“考虑让司机停车”的转变,《开端》的开端用较高水准的叙事效率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酣畅淋漓的两集之后,剧情进入反转,两集的惊心动魄原来不过是《开端》的一个序幕,爆炸不是意外,而是蓄谋已久的炸弹致爆。剧情由此进入破案模式——找到犯人,公交车上到底谁带着炸弹呢?被前两集剧情“冲昏”了头脑的观众在这个时候会突然想起最开始的那句“炸弹”,这个反转的到来也因为有伏笔而更加妥帖地在“情理之中,预料之外”。
从一个有限视角过渡到全能视角,会给观众带来抽丝剥茧的快感。前两集的任务是“符合观众的预期”,这个反转的任务则是“轻轻地超过观众的预期”,由此,观者自然会在心里给作品打上高分,即使够不上惊艳,也至少是够得上“剧情坚实”的标准了。
02
反转妥帖自然
为什么这个反转会来得比较自然?从有效视角到全能视角的转变又是怎么搭建的?
《开端》收获热度的同时,已经有媒体从技术角度将之总结成“无限流+悬疑”的类型作品,但这种总结似乎没有引来攻击,其中的缘故之一或许是二者之间的结合比较自然。
首先可以澄清的一点,是这个反转是纯技术性的,也就是说,它背后没有情感逻辑在支撑。证据之一是就算摘掉这一部分,《开端》变成一部关于怎么在时间循环里面拆掉炸弹的连续剧,也不影响它的情感表达。
“时间循环”带来一种不可能的“选择”,“选择”打乱了事件的时空顺序,时空顺序被打乱之后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我们会定义眼前的事实就是全部真相:一方面,这是身陷时间循环的人才可能发生的事情,由此带给观众坚实的真实感;另一方面,这种错觉也符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感悟,相信每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也都会有“原来是这样”的、觉察到自己是被眼前的现实“欺骗”了的经验。
就是这种“事情发生到半截处”的进入方式,决定了两集之后带给我们的观影快感,而正因为事情的发生既符合现实逻辑,又符合作品逻辑,反转才会达到比较自然的程度,“无限流+悬疑”的设定才会水到渠成。
03
现实主义还是浮光掠影
从第二集往后,《开端》制作团队放慢了叙事速度,插入了两部重头戏:警方和公交车乘客。
不过,两位主角找“真凶”的悬疑推理还是保持住了前两集的水准,从怀疑二次元爱猫少年卢迪到最终锁定端着高压锅的化学老师陶映虹,寻找真凶的过程环环相扣、紧张刺激,观众之所以仍旧对结局万分期待,也就间接说明了这一部分的逻辑链接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也是从这里开始,到昨晚大结局结束,《开端》有了些争议的声音。
大结局完毕,期待一部真正悬疑剧的观众发现剧情“注水”了,而另外一部分声音则声明,正是这一部分“注水”的剧情赋予了《开端》以现实主义的灵魂,这才是底层关怀,这才是人文关注,“现实中,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关心他们的故事了”,然而反观媒体,你会发现,大家都挺关注这些人的故事,或者说,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些人的故事,只不过所有人都在用一样的方式来“关注”这些人的故事罢了——这种方式,就是《开端》式的关注。
说到底,如果只是安慰两句,而避开要害不提,是跟鲁迅笔下的“聪明人”没什么两样的。
《开端》改编于祈祷君的同名小说,小说更重推理的本格派,相较之下,剧本则在推理悬疑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问题的考察,具体来说,就是增加了小说没有的“公交车群像”。
客观来说,时间循环这种架构本身确实并不适合塑造人物,它是一个“爽剧”框架,在这个框架之上,凶手、主角、公交车乘客、警方很难在一次又一次“清零”中建立有效的互动,而*有着较多互动的男女主角,又只刻画了略显生硬和尴尬的感情戏。
在人物发展上,两个主角经历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但从始至终,两个人都好像只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一个是女大学生,一个是游戏架构师,观看着底层悲欢,于是这种所谓的“转变”就有点像看到了新闻报道,被感动到了的听众做出大义凛然的“心理动作”,悬浮在空中,是不能怪眼尖的人提出“炫示的关注”的猜疑的。
再回到“底层群像”本身。他们都是好人。
但是穷人可不可以是坏人呢?或者说,向着四周看一看,穷人真的就是好人吗?穷人只能是好人才能得到关注与同情吗?硬把穷人塑造成好人,是不是方便等到戏散了,容易对穷人身上正常的恶口诛笔伐,从而更容易对他们的现实困境视若无物。
甚至于这种“恶”在多大程度上是本性使然,又在多大程度上是被“穷”这个身份倒逼着不得已显现出来的,或许这才是真正需要在文艺作品中被表现出来,以此被摆上台面,让所有人参与进来,探讨这一平常却又严肃且深刻的话题。
这个时候,你会想到周星驰作品里的小人物,想起包租婆的霸道,包租公的好色,想起他们的怯懦与勇敢,想起周星星最开始的欺善怕恶和最后的倾囊相助,想起《少林足球》里师兄们为了生活不得不扮演的“丑恶嘴脸”。
“真丑啊”“真美啊”“是谁让他们这么丑的呢?”
歌颂必不可少,批判才有力量。
作者注:
挺希望《开端》真的就是未来一系列更好看、更真诚的好剧的开端。它是一出好戏,但观众应该必须不满意,是的,我们还不满意,我们期待着更好看、更真诚的作品出现。但这并不妨碍《开端》给接下来的国产剧开了一个好开端。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零态LT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