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三个问题问穿「专精特新」,工信部原所长专场解读,天鹰产业生态「云聚会」

很长一段时间,评价一家企业的好坏,就是看它规模和影响力大不大。然而新数字经济时代,大不一定强。
2022-03-18 12:15 · 投资界综合     
   

很长一段时间,评价一家企业的好坏,就是看它规模和影响力大不大。然而新数字经济时代,大不一定强。

作为经济的“毛细血管”,中小企业具有灵活、创新、高效等诸多优势,在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提升市场活力等方面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中小企业被赋予了一个专有名词——专精特新。

本周,一场主题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中小企业政策解读”的闭门线上沙龙火热开讲。天鹰资本特邀国家工信部网络安全发展中心信息通信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电子商会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副主任张明钟专场讲解,吸引近20家天鹰资本被投企业参与这场“云聚会”。

在开讲前,我们对每家企业都进行了学前调研,收集大家在“专精特新”领域最为关注、搞不明白的问题,大家普遍针对申报条件、奖补政策、细化的指标评估等方面提出了疑惑。

今天我们通过三个问题,对以上疑问进行拆解整理,一起成为“专精特新”政策行家。

01 如何才能系统化理解“专精特新”?

工信部提出的“专精特新”,重点聚焦于“工业四基”和“十大领域”。“工业四基”代表四个环节,“十大领域”代表产业类型。

“工业四基”的背景源于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的四方面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

国家培育“专精特新”或者“小巨人”企业的目的,核心是要把“工业四基”做好。也许你做游戏、做教育、做音视频已经成为行业内的老大,或者前几名,但是我们主要考虑企业与国家产业发展的匹配程度。

你解决了“四基”中的什么问题?是解决了零部件缺失的问题,还是解决关键基础材料升级替代问题,还是解决先进工艺更精细化更专业化,还是能解决技术替代等等……核心是看我们企业的业务领域是不是相符合。

产业导向方面需要属于《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或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主导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填补国内国际空白等新兴产业。

在我们了解了重点环节和产业范围后,我们看到《中国制造2025》这个规划里面,也提出要培育一批具备“专精特新”特性的中小企业。大家如果不是非常了解政策,可能就会开始迷茫:又有“专精特新”、又有“小巨人”、又有“单项冠军”、省级、国家级等等好多概念,他们有什么区别?正好借此机会,我们可以给大家系统梳理下这几个概念的关系:

三个问题问穿「专精特新」,工信部原所长专场解读,天鹰产业生态「云聚会」

国家专精特新梯度培育路径图

比如我是一家苏州企业。一般情况下,必须首先成为区里的“专精特新”入库企业;第二步,要在网上提报成为苏州市的“专精特新”企业;第三步,要成为江苏省的“专精特新”企业。

从省这里开始有了分化,有些地方会单独分出来一个省级的“小巨人”企业,有的地方是“专精特新”跟“小巨人”和在一起评选,有的地方是分别评选。省级“小巨人”的意思是:省级“专精特新”是1.0门槛,省级“小巨人”就是2.0的,是对标的国家级“小巨人”。

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再往上升,就属于“重点支持的国家级专业特新小巨人”,这个是有奖补资金的,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再往上,就到了“单项冠军”,要求你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排名前三。

所以说国家“专精特新”的培育成长,是有一个梯队性的做法。但是,也不是说每个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这条路走。

02  申报“专精特新”及“小巨人”

哪些细节、难点可以提前“扫雷”?

在这里,我们先把2021年的修订标准,与2011年的执行标准,同步给大家。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来,工信部在改革思路上有一些方向性引导。

其实此前,我们在具体评选“专精特新”企业的时候,有些地方并不是严格按照2011年的标准,它只是参考维度。但如果严格卡位的话,有的企业可能就划不进来了。所以在去年四月份的时候,工信部也征求了各方公开意见,于2021年的参考标准中,特别是对“工业企业”和“信息软件企业”这两条,有了调整。

大家都知道工业,其实上规模的企业很容易经营到5-6个亿,甚至10亿以上的营业规模。但要是和那种上百亿的中大型企业比,还有很多差距。所以工业部分,人员还是1000人以下,但是收入规模调到了20个亿以下,我觉得还是比较合理的。

信息传输和软件服务业,评选范围是调到10亿以下。但这个十个亿,目前我个人觉得其实门槛还是有点儿高的。其实我们一直在部里统计软件行业,整个北京市的软件企业收入在10个亿以上的占全国比例最多,2020年统计大概近1000家左右。但如果是对比南京,收入能达到10个亿以上的软件企业,不超过20家,甚至10家以内。

以上是主要调整的两个行业。那么作为广义的科技企业,我要达到什么标准才能申报“专精特新”?具体要怎么做?我还有哪些指标需要调整?我们先将概念一一理解:

“专”:即核心技术的专业化,专注于细分市场,在所处产业链环节居于优势地位。专业化要求企业自主主导产品基本占70%以上。国家级的普通“小巨人”企业需要研发投入占4%以上;如果是重点“小巨人”,至少要达到5-6%。但是一般我看到重点的企业,没有低于10%以下的,甚至有的专利能达到几十或上百项。干一个事儿或者两个事儿,你首先要专注,其实专业化就是专注的意思,这个比较清晰。同时“产学研”要充分结合,共建实验室,参与国标、行标等等,展示你突出的行业地位。

“精”:即产品的精致性,工艺技术的精神性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虽然你的企业在产业链里做的环节小、体量小,但是你的管理水平不比大企业差,你的智能化水平和数字化水平、提供的生产服务控制都很好,甚至要做得更好,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模式。

“特”:即产品或服务具备独特性、独有性、*生产特点,难以被同行模仿。我理解的特色化,更多的是弯道超车的概念,通过实验以后,在特定场景下用某种方式或某些材料,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能把国外的一些效果替换掉,或者部分替换掉。这种对于我们国产化替代非常有好处,也是国家支持的。

“新”即自主创新、模式创新,通过创新形成经济社会效益。创新这里,就是指的是你的商业模式比较新颖,比如C2M。

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中小企业,要能办大事儿。

整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分三批,从目前来说的话评选了4762家。*批可能比较少,第二批、第三批会比较多。按照全国31个省来算,平均下每个省的名额大概是200个,计划单列市的名额也有100多个,预计今年要从上万家中,评选出3000多家。等到2025年,我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达到1万家以上。

新冠疫情促使了国家在政策导向上有了明显定位:中小企业是我们发展现阶段中,疫情风险防范的*主力军。

03 国家推出“专精特新”

未来将实现什么图景?

咱们企业拿到“专精特新”也好,还有“重点小巨人”也好,虽然只是个荣誉,反过来说也是承接了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责任就体现在这三件事:补位、卡位和守位。

首先是整个产业的补位,要补我们的短板。第二个,你补好了以后,要在整个国家和全球的竞争卡好位,不能让别人进来。第三个就是国际竞争要守好位。这三件事,就是工信部希望“专精特新”企业可以承接的未来。

不能要求100%的企业都能走出国门,但我们希望至少50%以上的企业,无论是自己走向国外,还是联合生态伙伴走向国外,这是国家真正的希望,“专精特新”企业是必须要走出国际化道路的。

所以反过来讲的话,上报材料的时候也要把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发展路线充分体现,包括理念和信心。

北交所在我们“专精特新”领域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在工信部里面,我们对上北交所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希望4762家国家级的专精特小巨人能大幅度拥抱北交所,这个也是国家的积极导向。

各个地方也都在筹划“专精特新示范园区”概念,比如广西、南京、北京等等,未来打造专精特新产业的集聚区。

总结一下,通过这次机会,也是*次初步的交流,主要还是给大家普及一下“专精特新”。你想申报这个事儿,首先你要知道国家到底给这个名誉、给钱,是让你干啥的。这样的话在组织申报材料的时候,就可以理解得更为透彻,要符合国家支持的大方向。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