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鼎晖斩获一个稀缺硬科技IPO

成立于2017年的药康生物,在短短5年内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小鼠品系资源库,拥有知识产权清晰的小鼠品系超2万个。
2022-04-25 16:24 · 投资界综合  鼎晖投资   
   

(今日)4月25日,模式动物领龙头企业——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药康生物)登陆科创板(股票代码:688046)。

成立于2017年的药康生物,在短短5年内成为了全球*的小鼠品系资源库,拥有知识产权清晰的小鼠品系超2万个,原本由国外企业主导的市场格局正逐渐被打破。登陆科创板后的药康生物也将以此契机,提升小鼠模型创制、功能药效分析等方面服务能力,推出更多颠覆性模型产品,重新定义真实世界动物模型的标准。

而*次融资就站在这家硬科技模式动物龙头公司身后的,是一个长期深耕医疗健康,总在精准风口把握行业发展拐点的团队——鼎晖VGC(创新与成长基金)。

小鼠撑起一家高科技公司,年收4亿

实验动物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基石,是新药开发的必要支撑。

而小鼠因其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高度同源,生理机理和人类基本一致等优点,应用占比超过70%,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实验动物。

创新药的兴起,拉动了上游小鼠模型这类工具的需求。小鼠模型是验证临床前候选药药效和安全性的“必要条件”,也是新药走向临床的“关键命门”之一。简单来说,公司高科技培育的“小白鼠”是生物实验中必不可缺的“智能原材料”。可以说,没有这样的动物模型,几乎没有任何一款药可以进入到人体临床试验,更何谈获批上市。

过去受限于海外模型开发*,同时小鼠模型又属于研发驱动型行业,技术壁垒高,使其成为了国内医药领域发展的“卡脖子”环节,然而随着药康生物为代表的国内动物模型头部企业团队坚定笃定的近二十年自主研发,原本由国外企业垄断的市场格局逐渐被打破。药康生物运用转基因、ES打靶、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人源化小鼠模型、疾病小鼠模型等客户需求大、标准化程度高、实践使用多的小鼠品系,供客户选择采购,同时还围绕小鼠模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定制、繁育、功能药效分析等服务。至2022年,药康生物超过美国Jackson Laboratory成为全球小鼠品系种类最多的资源中心,发展成为全球模式动物创制产能规模*的平台

据招股书及意向书数据,药康生物营收规模不断扩大,利润持续爆发。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2.62亿元及3.94亿元,同比增长率达261.64%、35.91%及50.35%;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4.42万元、7,643.35亿元及1.25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676.89%、119.99%及63.45%。

作为动物模型市场龙头企业之一, 以2021年的数据观察,药康生物在实验小鼠产品及服务、小鼠模型定制化服务、定制繁育、临床前药物评估服务这四个板块,市场份额均列行业前三,其中在实验小鼠产品及服务仅次于国际巨头Charles River的中国子公司维通利华,稳居第二,并逐渐与行业后续追赶者拉开差距。同时,药康生物已成功打破国内动物模型企业不对外出口的“困境”,让“中国智造小鼠”成功走出国门,成为国际标准模型

南京大学教授创业,鼎晖投了

药康生物创始人高翔教授,科研界人称“鼠王”。

2000年高翔教授回国就职于南京大学,并在2002年创立了药康生物的前身“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并建立了国内*个基因剔除小鼠模型,推动了国内小鼠基因编辑领域的快速发展。2017年底药康生物成立。

对高翔教授来说,决定创立公司其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我希望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年轻时一直对基础生物学研究情有独钟,慢慢发现科学家可以做很好的研究工作,但离真实的世界总有一段距离。”

在进入“真实世界”后,高翔教授和团队希望小鼠模型开发不但可以帮助科学家解析疾病发生机理,也可以帮助生物技术公司开发治疗这些疾病的新药。高翔教授认为,公司未来的商业模式,不仅仅是满足现有的医药市场需求,更要通过创新的动物模型,为医药研发开拓新的技术和新的思路,从而开发新的市场。“这是我们和客户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教育的过程,这种互动可能产生医药研发的革命”。

图注:药康生物创始人高翔教授

做学术研究无疑是高翔教授的强项,但他从未和资本市场打交道。不过,由于公司发展迅速业绩出色,即使只是小范围透露出融资的意向,就有20多家机构蜂拥而来,这时他却很“头大”。

“当时高教授曾出于尽快专注业务发展和投资确定性的考虑,已决定签署*收到的一两份投资意向书TS”,鼎晖VGC高级合伙人柳丹博士回忆说,当时他与团队还在对项目尽调,在前一天深夜电话沟通时感受到这一信号,马上表示“请高教授等一个晚上,我会第二天坐最早班的动车去南京面谈。”“其实我心里已经做好了连夜自驾去南京的准备了”,他说,“投资也像打战,状况会瞬息万变,只有24/7随时准备,才尽可能不会错过好的项目,让自己遗憾”。

在药康生物仔细比较了投资机构和项目负责团队之后,最终在2019年7月,鼎晖VGC与国药控股一起完成对药康生物的首次1.6亿元A轮投资,甚至直到签约前几天,公司还在婉拒几家给出更高估值的机构。“尽调就像交朋友”,柳丹说,“更深的了解才能建立足够的判断,才换来投资后深度互信的合作基石。”

高翔教授在早先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首先,投资需要看对眼,靠谱的投资人才值得信赖,鼎晖很靠谱,王霖(鼎晖VGC管理合伙人)在很多医疗领域的科学家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其次,无论是投前或投后,鼎晖在交易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经验很丰富;第三,鼎晖投资了那么多行业头部企业,知道如何跟头部企业打交道,而头部企业创始人的共性品质,对我们也有学习的价值。”正是由于鼎晖VGC锲而不舍地坦诚沟通和对公司发展业务地理解和规划梳理,最终打动了药康生物管理层并促成了最终的投资。

而药康生物也有着鼎晖VGC内部在做投资判断时具备的几点核心因素:创始人极度热爱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广阔的愿景以及笃定的目标,团队有士气、学习能力强。这些因素也是对高翔教授及药康生物团队的精准概括。“以高翔教授为核心的药康生物研发型管理团队前身是‘国家队’,有实力、有激情、有方法,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带领中国开发的高品质的模式动物走向全世界。”鼎晖VGC管理合伙人王霖表示。

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入研判和热情让鼎晖VGC找到了越来越多志趣相投的科学家们,他们专注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研究数十年、二十年,同时有着远大的愿景:不仅仅是创造出一个平台,而是基于平台做出更多的事情,甚至是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这些特质与鼎晖VGC自成立以来坚守的目标不谋而合:坚持解决社会痛点的投资理念,聚焦对社会有真正价值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机会。

解码鼎晖VGC:生命科学工具领域*投手

鼎晖VGC在医疗前沿的主要领域,几乎都没有缺席过。

从全球少数成功实现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商业化落地的药物开发企业成都先导,到全球*首创的外泌体自组装核酸平台公司艾码生物,从全球*的新一代溶瘤病毒药物研发企业复诺健,到合成生物学蛋白原料平台公司引加生物……

这些都是成立7年的鼎晖VGC典型投资案例,在生物医药、生命科学工具、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等领域,如何发现这些创新性强、技术门槛高并真正有价值的平台企业,王霖认为关键在于行业研究驱动,他形象地将其称为“望远镜+显微镜”的双镜头观察模式:从望远镜中通过眺望宏观、中观趋势及投资策略——赛道项目全覆盖,从长周期看趋势、评估项目是否具有长远价值;在显微镜下聚焦微观项目尽调——严谨的挖掘和评估项目价值与风险。

生命科学工具领域就是鼎晖VGC基于行研驱动下,重点布局的赛道之一。截至目前,鼎晖VGC已经累计投资了包括药康生物在内的超10家生命科学工具企业。“无论是早期的学术研究,还是诊断原材料及精密设备,或者创新药研发与生产的上游支撑,生命科学工具都会是支撑下游应用创新的核心价值因素之一,可能是创新的源头,或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柳丹介绍道。

图注:鼎晖VGC在生命科学工具领域布局的相关企业

据了解,生命科学研究工具行业是生物相关产业底层支撑,类似于芯片技术在半导体行业的地位。过去三十年间,进口品牌在国内市场一直处于高度垄断地位,在历经过去超过 10 年深耕,和近2年快速扩容后,国内生命科学工具领域已经进入爆发式增长前夕的 “硬核”时代

时间回到2016年,当时前12大药企巨头的研发成功率低至4%左右,业内对新药研发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鼎晖VGC医疗投资团队观察到了这背后带来的机会。“我们思考这一变化趋势,判断采用具有更高效、更前沿的‘种子’筛选技术来筛选更优质的化合物,会是保证后期研发效率的核心策略之一。”柳丹解释道。在经过技术层面的反复论证和行业趋势的观察后,团队坚定的认为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DEL)将逐渐成为药物发现的主流技术之一,并投资了处在爆发的前夕的成都先导。

事实证明了鼎晖VGC团队的前瞻和准确判断,很快在2020年登陆科创板的成都先导,目前已经成长为全球少数成功实现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商业化落地的药物开发企业,在之前行业普遍技术都使用穷尽且无效的的靶点上,其DEL筛选成功率仍超过了80%。

擅长在精准时间抓住行业和公司发展拐点的鼎晖VGC,还投资了包括全球第三家、亚洲*可以商业化成功部署的单细胞测序企业领投新格元生物;全球第二家、国内*可量产的纳米孔基因测序仪企业齐碳科技;多学科交叉、国产“器官芯片”领军企业大橡科技;和被誉为 “AI预测蛋白质结构东半球最强团队”的智峪生科等生命科学工具领域龙头企业。

助力医疗行业发展,最终满足中国百姓日益增长的对创新药的用药需求,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作为生命科学工具领域的*投手的鼎晖VGC,一直坚持自己的价值投资之道。“我们不会盲目追求‘颠覆性’和‘创新性’,我们会结合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广泛积累来判断细分赛道所处的拐点,协助企业走上正确的快车道,并创造出真正有利于患者和社会的价值”,柳丹最后说道。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