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疫情进入第三年制造业供应链再迎大考 谁能成为强链补链样本

2022-04-29 11:48 · 互联网     

近几年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稳定增长、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一些短板也在危机下暴露了出来。

比如在2020年疫情期间,各国先后采取的封控措施就使工业生产陷入了停滞,产能不足、运力下降等不利因素此起彼伏,不少行业被迫停工,供应链危机不断蔓延。

而在2021年,新的问题又在复苏后出现。由于全球产能的恢复较需求滞后,芯片等各种关键零部件供不应求,包括汽车、消费电子在内的很多行业不得不加价抢购,纷纷陷入了夸张的“内卷”中。

2022年,地缘政治冲突和散发性疫情交替出现,又给尚未完全恢复的产业链带来了重重的一击。在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双重压力下,新一轮的供应链危机正在酝酿。

为了提高风险抵御能力,年初以来多地纷纷部署相关政策,开展制造业强链补链专项行动。

所谓的“强链”,指的是进一步强化现有产业链的优势,让长板变得越来越长;所谓的“补链”,指的是加大关键领域的研发和攻关,确保关键时候不“掉链子”。

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产业链的组成部分,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要将先进技术融入实际生产中,还要构建起能抵御风险的韧性供应链,实现各种极端状况下的稳定供应。

图片1.png

其中,联想的应对方案就很有参考价值。

作为行业中受供应链危机影响最轻的头部厂商,联想的秘诀之一是自有工厂、OEM和ODM结合的混合型制造模式。通过不同模式间的配合协同,资源调配更加灵活、抗风险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如果说混合制造模式夯实了韧性供应链的基础,那么智能化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比如在合肥,联想就以智能化生产流程为基础,打造了年产能超过3000万台的智能工厂;而在武汉和深圳,联想则依托5G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了智能生产基地,实现了生产制造过程的高效协同运转。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联想还打造了被称为“最强大脑”供应链智能控制塔,通过以数据驱动的智能供应链生态体系,动态协调全球供应、生产、销售、服务资源。

截至目前,联想已与全球5000家供应商建立起了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全球采购、全球制造以及全球物流,有效克服了地区性的供应危机,真正做到了“全球资源、本地交付”。

依托倾力打造的韧性供应链,联想不仅构建起了高质量、高交付、高竞争力的制造体系,在夯实智造布局的同时,也实现了效率和产能的双重飞跃。

在疫情期间的极端状况下,联想依然完成4天内1200台服务器、11天内8129台图形工作站及16000台显示器的苛刻交付任务。

而在“缺芯潮”蔓延的2021年,联想还实现了全年PC出货量超8214万台的亮眼成绩,占全球市场份额达24.1%,排名位居世界*位。

得益于此,联想也收获了来自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先后于2020年、2021年两次入选Gartner公布的“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日趋激烈。考虑到日益变化的国际形势和产业环境,我国需要在保证供应链稳定的前提下加大投入,进一步实现产业链升级。

放眼未来,我国还将继续在政策端发力,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聚集、使上下游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制造业的进一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以联想为代表的制造业企业也将起到重要助力。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