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当一家软件定义存储公司的创始人也是「赛车手」

“如果汉密尔顿和舒马赫知道的,你也知道,只是你做不到,这没关系。每一次犯错都是为了下一次做得更好。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却天天勤学苦练。跑再多圈也是错的。”胥昕说,创业最重要的当然也是方向正确,知道什么是对的。
2022-05-06 08:19 · 微信公众号:源码资本  翟文婷   
   

胥昕有种技能,可以把艰涩的专业词汇,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也是一种翻译。他翻译最高频的一个词语就是,SDS:软件定义存储。这是胥昕的创业领域。

“就像你当年买了一台iPhone 8,系统是iOS 9,两年后系统升级到iOS 11。同样是那台iPhone 8,你可以通过系统软件的迭代更新,解锁体验更多新功能,这就是软件定义。”

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准确描述,有个前提,必须是名副其实的行业专家。

7年前,胥昕决定创办星辰天合(简称XSKY)。存储这个古老传统却又科技含量超标的行业,巨头林立。XSKY是个新角色,在哪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能提供哪些独特价值?

胥昕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知视角。

“存储市场足够大,产业链足够长。就像汽车工业发展了一百多年,至今也没有一家厂商能够通吃整个行业。在这条产业链,有人做方向盘、有人做变速箱。数据基础设施也是一样,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应用系统,任何一部分拿出来,都是足够长的一个产业链。“而XSKY做的事情,正是数据基础设施的SDS产业。

这位90后,是技术型创业者,还是一位业余赛车手。源码曾将创业者精神外放在码荟上——无限向外又无限向内。胥昕就是这样一个践行者。

新玩家的生存智慧

存储是典型的toB产业,也许听上去不够性感,体量和空间却比我们想象中更大。数字化时代,存储只是确保数据生命的*步。数据治理、数据计算和挖掘,都是数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C端用户体验的重要基础。

存储又是古老的一个行业。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问世后就有存储系统。今天,存储的形态还在不断进化。

所以这是历史积淀足够深,应用相对普及的一个行业,玩家众多,而且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牌科技公司。

首先是巨头。全球*的存储服务厂商,类似日立、EMC、IBM,都是面向全球市场,提供通用场景解决方案。

第二类玩家是国内本土综合性公司,以浪潮、华为、新华三为代表。他们家底深厚,从网络、存储到计算、安全,都能覆盖,产品线丰富也成熟。

存储领域还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是云服务企业。他们的优势是,能交付给客户,包括存储在内的端到端全套方案。

XSKY不属于上述任何一个序列。作为数据存储行业横空出世的新角色,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定义自己:软件定义存储,个性化且灵活的交付。

2015年,胥昕决定创业,他敏感地捕捉到,用户对存储的需求在发生变化。

一个细节是,移动风暴的席卷之下,App应用对图片、音频、视频的数据存储、挖掘需求明显增强。还有一点,过去很多场景下,数据被存储一年或三年之后,到期就会自动被清除。但随着监管政策变化,数据挖掘技术的进化,数据的生命周期被拉长。这些因素都导致,公司需要构建数据基础设施,存储,正在被重构。

源码资本郝毅文曾表示,源码一直关注产业数字化方面。其中SDS(软件定义存储)属于技术门槛高、专业化程度高的领域,也是国产化需求急迫的细分赛道。比如说在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中“软件定义存储”就占据了不少篇幅。大概也正是恰逢其会,作为国内*的独立SDS企业,在2021年,在工信部公布的《关于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公示》中,XSKY星辰天合也被评选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变化意味着机会。好公司都是顺应时代变化的产物。

胥昕知道,XSKY作为一个新兴品牌,“我们没有积淀,没有传承,只有创新。”XSKY在达到类似通用要求、性能可靠等行业基本水平的前提下,必须证明自身的独特价值,才能有立足之地。

XSKY早年拿下的*批客户,比如一些大型保险公司,他们需要保单电子化,需要处理海量文件。这些大大小小的文件加起来,数量是以亿级别来计。这不是单个设备能解决的,必须结合软件定义存储技术,内置上千块硬盘进行调度处理。

再比如银行类客户,他们的需求已经不局限于记账、交易电子化,大数据存储、计算、分析于他们而言,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将金融资产与用户需求精准匹配的连接工具。

这些创新场景应用,也许不是依靠高精尖的技术完成,但需要及时捕捉客户需求,并能快速响应。对一家老牌公司而言,满足*宽度的通用需求是*要务,个性化或创新需求,也许排期会被无限拉长。

这时候,XSKY创业公司的灵活性就体现出来了。

他们很关心客户存储对象是什么。胥昕说,“我们是软件定义存储,和软件打交道感觉亲切。”是存储图片还是流媒体,都有相应的配方和解决方案。假如客户举手示意,提出一个新的场景需求,XSKY评估可能会有其他客户对此感兴趣,他们可以即时反应。几个月后,客户也许就可以拿到产品新版本。

修炼内功

存储是一门特殊生意,本质上是在兜售一种信任。所以新兴品牌起步最难,没有成功案例做基础,客户如何放心把业务的命脉交到你手上。一个最基础的问题,怎么保证你不犯错,不会发生灾难性事件?

胥昕说,他们是赌上身家性命在做存储这件事。

“理论上,存储也可以像别的行业一样,边跑、边打磨、边修改、边销售。XSKY不是这样,我们的研发周期很长,要为每个客户的数据安全负责,不能把他们当小白鼠。”

XSKY办公楼的四层有一个“兼容性实验室”,其中部署着11个机柜,上百台机器。他们刚刚在呼和浩特部署完成一个数据中心,超过500台机器。这些固定资产都是用来进行研发测试。

设备到位,下一步就是流程规范。XSKY每发布一个功能,每合并一次代码,都会经过8万多个,其中包括1万多个自动化的“测试用例”去测试。即便在成熟的基础软件领域,这样数量级的“测试用例”都是非常少见的。

相对应的,胥昕把公司的技术和研发人员规模也拉到足够大。这应该也是他们公司人数占比最高的一个部门。

这种“修炼内功”的能力,在XSKY还是一个初创公司时就已经具备。比如说,XSKY在经历漫长的接近两年研发期之后,才开始正式商业化。这也是胥昕在跟客户介绍产品时,说话掷地有声,毫不含糊的底气来源。

XSKY的价值观是质量、突破、坚强和共赢。这是创业两年之后,团队总结出来的几个关键词。一个公司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有人相信,并且所有人去践行。

当时有人提出,“质量”两个字太土了,“品质”更有内涵。胥昕一票否决。“就叫质量,直击内心。”

获得种子用户的信任只是*步,对于一家致力于成为*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平台提供商的公司而言,如何快速实现规模效应也是非常重要的。

胥昕很理解研发工程师,他们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写下的每一行代码,都能发挥*限度的价值。也就是说,用户规模越大,他们的成就感越大。

XSKY不惜重金构建实验室和研发队伍的同时,是在全国铺设本地化服务网点。每个点由商业化、技术顾问和售后实施这三个关键角色组成。放在全国版图上,这些人都是蚂蚁雄兵式的力量。

原因很简单,他们不能将市场目光局限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胥昕说,“中国的数字化浪潮是全面的,我们不能挑肥拣瘦或偏科。”

在此基础上,还要发挥自己的独门绝技。

当老牌存储公司的地盘圈定为全球范围,XSKY更希望能聚焦本土市场。在学习适配*技术的同时,如何发掘国内空白市场。

如果XSKY深耕最有价值的几个细分方向,相当于是单点打穿的效果,也更利于公司产生品牌效应。

赛车与创业

源码资本进入XSKY,已经是公司的F轮融资,属于中后期阶段,竞争也比较激烈,公司更掌握主动权。胥昕选择源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穿越周期需要志同道合。

源码对创业者精神“无限向外,无限向内”的理解,对他触动很深。

无限向外,意味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创业者个人要不断突破自我,跨学科知识联动;企业的增长也要无限向外,在自己专业领域进行场景拓宽。无限向内,则是创业者要不断自我修行。创始人、CEO不应该成为企业的天花板。

胥昕有自我修行的方式——赛车。他是超级赛车迷,也是一名业余赛车手。他讲起赛车,跟聊存储行业一样,浑身散发着热情。

只是相比技术的含蓄沉静,赛车更带给人超燃的快感。

他说,赛车跟大部分人想象得不一样。很多人以为赛车的核心在于速度,其实最重要的是考验车手的控制力。“什么时候该踩刹车,能不能最晚再踩。”

你可以想象下,一辆时速二三百公里的赛车,眼前是一个90度的转弯。一般人开车本能过弯道会踩刹车,赛车不行。踩得过早,浪费效率。要找准*时机,在最后100米甚至80米的正确位置,全力踩压刹车。用最短的时间,损失最小速度差,顺利过弯。然后再全速奔向下一个直道。

赛车对控制力的要求,好像创业时对风险的把控。不能不计后果的蒙眼狂奔,掌握节奏是对创业者的基本要求。

当你坐上一辆赛车,教练会提醒你,视野很重要。你看哪里,车就会开到哪里。如果你盯着一堵墙,势必车会撞墙。胥昕很喜欢业界前辈的一句话:think long term but deliver short term。简单翻译为白话就是,低头走路,抬头看路。

如果赛车手的视野太窄,比如过弯时,还盯着弯心,容易翻车。这跟创业要看长远是一个道理,将视野局限在当下或当季,一定会受到短期利益的迷惑。

赛车与创业呼应的地方还有很多。但胥昕感触最深的是,不论赛车还是创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最重要。

“如果汉密尔顿和舒马赫知道的,你也知道,只是你做不到,这没关系。每一次犯错都是为了下一次做得更好。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却天天勤学苦练。跑再多圈也是错的。”胥昕说,创业最重要的当然也是方向正确,知道什么是对的。

不论赛车还是创业,对胥昕来说,都没有所谓的安全地带。尤其公司,波动是常态,拥抱不确定性也是创业者的必修课。

胥昕知道,只有创新和增长的速度超过风险速度,才有可能真正穿越周期。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源码资本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