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柔宇在还薪中迎来10岁生日

5月8日,刚好是柔宇10岁的生日。从这10年来技术与市场的碰撞,到今时发完了欠款,算是不似过去般辉煌,但也不留遗憾。
2022-05-12 11:10 · 36氪  高雅   
   

“滴、滴、滴”,5月6日晚上,张涛接连收到了几笔工资到账的短信。“那是一种不太敢相信又很惊喜的情绪,毕竟在离职之后,我基本已经对收到前司的欠薪不太抱有希望了。”张涛告诉36氪。

他是「柔宇科技」的一名前员工,自去年10月至今,这家公司已经拖欠了半年的工资,张涛也在该过程中选择了离开。不过在今天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柔宇科技」还可以发出拖欠的工资,颇有另一番“真还传”味道。

除了张涛,多名柔宇员工也向36氪表示,都收到了5个半月的工资,但年终奖和报销款尚未发放。

这笔人力成本对公司来说约为数千万元,此前就有柔宇员工向媒体表示,从去年9月到今天,公司拖欠他的薪水约为近10万元。而据《豹变》报道,截至2022年4月18日,柔宇在职人数已不足600人,这意味着需要支付约6000万人民币的工资,如果加上要给离职员工补发的工资则更多。

对于柔宇现金流断裂的现状,早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自去年年初柔宇试图在科创板上市折戟,其账面上近32亿亏损的苦日子就越来越难熬了。

一方面是柔宇估值实在太贵,达500亿元,天眼查显示柔宇上一轮拿到融资还在2020年中旬;另一方面,柔宇是否有造血能力一直被市场质疑,因为无论是B端还是C端的生意,柔宇似乎都没有能拿得出商业成绩的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柔性屏这一需要持续研发的品类,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是其赖以生存的关键,所以无论融资节奏还是市场化节奏,都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很长一段时间,停摆、裁员、团队分散等新闻事件不断在柔宇发生,其员工自年初就在脉脉上表示,公司已经强制放假,薪酬只有五险一金和按深圳*工资2200。也因此,柔宇员工数从2018年11月时的2200人减少到今天OA上已不足600。

出逃的不只有员工,还有团队核心成员。这包括2013年7月就在柔宇科技任主任工程师、柔宇创始人刘自鸿清华和斯坦福校友的袁泽;2012年5月和刘自鸿共同出资创立柔宇的樊俊超也淡出了公司业务;自2012年8月任柔宇高级项目经理、项目总监、VP的邹翔;去年年中从联想来到柔宇,仅半年就离开的COO赵泓等10余位重要成员都在柔宇这一停靠站按下暂停键。

2021年2月,消息称柔宇位于深圳南山的总部大厦因租金问题退掉了一层办公场地,由原有的两层收缩至一层;4月,柔宇总经办曾透露,公司账上只剩不到1亿人民币现金。

处处体现着柔宇的捉襟见肘,但如果机遇存在,至少能让人感到希望尚在,但柔宇的前行之路却显得举步维艰。围绕柔宇的外部舆论几乎清一色的站了队:“这家公司,到底还能撑多久?”

这一次,在意料之外的发薪,是否意味着柔宇已经抓住了可能的商业变现?柔性屏成为前沿科技高速向前的主要领域时,柔宇的错失与未来又是什么?在一次次价格被抬高之后,关于柔宇的讨论变为“是否值得被救”,本文将尝试解答上述问题。

钱从哪里来?

去年12月的时候,柔宇股东曾在市场上寻求一笔3亿元的融资,不过估值已经砍到100亿了。但这个数字并不是柔宇的目标值,毕竟2020年最后一天递交招股书的时候,柔宇目标估值是500亿。

太贵,是柔宇在市场上找不到钱的原因。这符合最基本的市场逻辑——人人都要追求性价比,而不只是产品溢价有多高,超过了当前商品能承受的最上限时,市场自然叫不上座。

叫不上座的除了资本投票,还有消费者投票。今天,淘宝平台上已经找不到柔宇的店铺了,其他柔宇分销卖家卖的最走俏品柔派2代手机,但月销量也只有22台。更重要的是,这款手机发布时就近万元的售价,在今天已经降到了3000上下;同样,柔宇的另一B端业务,可折叠全柔性显示屏技术产线投产的进度也停留在了2018。

2014年,柔宇开发了全自研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ULT-NSSP),用彼时参加*次柔宇产品发布会观众的说法,那是一块放在玻璃柜子里的技术,你能看得到它有多柔、有多薄,科技感很强;2021年5月,柔宇又发布了Micro—LED弹性屏技术,拉伸度达130%,PPI像素密度达120。

柔宇的技术就像是一个水晶制作的*钥匙,本具有着开启无限美妙的能力,可又稀缺且脆弱,一不小心就碎了。但这项技术又那么迷人,所以总不乏拯救者。

这次柔宇发工资的打款方分别为,青岛柔宇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柔宇股份。该消息也和此前市场上的消息一致,4月时,有消息称柔宇已经和青岛合作,但因为疫情等外部原因,交割的时间相对会慢。另一关于资金来源的猜测是华夏银行贷款,因为上月柔宇员工被要求办理一张新的华夏银行工资卡。

2020 年,柔宇曾宣布在青岛胶州投资建设第二代柔性屏产线,据有关消息称这次的合作是柔宇青岛产线购买进口设备会有一笔约5亿元人民币的退税,柔宇可能以此为担保获得银行贷款。

但也有可能是最后降低姿态的自救方法。去年10月的时候,柔宇官方发布消息称,签署了一笔总计6亿元的大额订单合同将为客户提供自主研发的柔性OLED显示模组,2022年开始陆续出货,2年内完成全部交付。据澎湃新闻报道,一名柔宇员工称该订单是向华强北供应“维修屏”,作为变现的最终方法。

另一订单和近期相对较热的行业风口有关,年初时,服务机器人公司中智卫安与柔宇官宣了一笔3年30亿人民币的采购。中智卫安的主营业务中就包括现阶段的刚需产品防疫机器人,因此会用到柔性显示屏、柔性传感器及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不过,在36氪对市场的观察中发现,前者的年营收要比这笔订单额少一个零,因此这笔订单的支付方式也尚待考证。

不过,在现金流有缓解迹象的时候,柔宇选择先发工资,对员工来说仍值得欣慰。多数人表示此前已经不抱什么希望,能收到钱仍是好事。“其实这种市场环境里,发钱是在救命了,我也要养家糊口的,真的熬不下去了。”柔宇员工张鹏超告诉36氪,不过收到这笔钱,他和一些同事也在寻找自己的下一站了,“能击垮人的,不是基础需求,而是信念。”他说。

5月8日,刚好是柔宇10岁的生日。从这10年来技术与市场的碰撞,到今时发完了欠款,算是不似过去般辉煌,但也不留遗憾。

一张折叠屏,足以画饼充饥

“为什么不选择即时止损、早点退场呢?”

面对这一问题,张鹏超迟疑了半秒:“总还抱有一些希望。”

事实上,柔宇所做的柔性屏业务是近几年前沿科技高速向前的主要领域。在折叠屏手机成为市场新秀、柔性解决方案将会有更多应用场景的现下,柔性屏本应踩上市场红利高度发展。

从需求上看,当手机厂商已经卖不动货的时候,折叠屏手机的增长提供了新变量,折叠屏可以说是手机厂商们在同质化竞争中,博弈的最后一个可能性、获得增长的最后一根稻草。

截止2022年4月,市面上已有20款折叠屏产品涌现。市场调研机构Omdia公布的追踪报告显示,折叠屏手机销量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快速增长,全年出货量达900万台,同比增长309%,远高于整体智能手机市场7%的增速。这意味着,从2019年的折叠屏元年到今天,该市场已经到了渗透、降价、拐点的高速增长期。

而每一个折叠屏手机的背后,都离不开一张好屏幕。

但是,屏幕的生意有多难做呢?这是一个逃不出周期性,也找不到高毛利的生意,获胜者只有技术为王,才能短暂的获得一个阶段性胜利。此前,近百年历史的显示行业先后经历了三代技术,从CRT(显像管)到液晶,再到OLED,市场的主导权也经历了欧美、日本、韩国的交接棒传递,所以到今天,众所周知的屏幕大佬也就是三星,在OLED时代拿住了消费者心智。

既然价格很难在短期看见,那么价值是更为重要的考量因素。柔性屏,更被看作是此前百年来未被中国面板业抓到过的大机遇。

这是因为全球目前能制造屏幕的厂商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韩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而这其中,按照2020年全球超3亿平方米液晶屏的产能来看,中国大陆的公司贡献了一半。这场机遇背后,是数十年来超万亿的投入、也是面板业技术转型的时间拐点。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之后,MLED是未定的技术方向,柔性AMOLED是已见到的商业市场。

目前,我国国内布局柔性屏的企业主要为京东方、柔宇科技、华星光电等,其中,柔宇科技和京东方都已经有量产手机出货。其中,2021年全国柔性AMOLED市占率最高的企业京东方出货量近6000万片,客户包括了华为、小米、荣耀等手机品牌,并预计今年出货量目标为超出1亿片。

踩住红利,承载了一舟人的理想主义。包括实现国产屏幕的龙头地位、用国产替代占领市场,也包括了技术找市场的财富自由梦。据公开数据,在柔宇创立的10年中,共进行过8轮融资,获得股权投资约61.97亿元,债权融资约36.53亿元,这个增长速度离员工们的财富自由之差临门一脚了。

也因此,柔宇一名前员工向36氪表示,发股权是常常被用来代替年终奖的方法,“前几年大家也看得到增长,就更愿意留下来。”去年6月时,还有人在脉脉发言:“拿了柔宇的offer,级别比较高,CEO亲自说年底纳斯达克上市,这个可信度高吗?”

该发言的真实度尚未可证,但可以确定的是,与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屏幕龙头企业相比,柔宇的技术和商业化变现之间仍存在鸿沟,只能估值说给技术听,市场说给自己听。2018年,柔宇全柔性显示屏产量7748片、销量2099片;2019年产量31.4万片、销量5.2万片;2020年1~6月产量4.8万片、销量2.2万片。

和京东方的产线相比,这个数字离自给自足还远得很,但概念和赛道都足够有魅力,就有持票上市的希望。于是,手里拿着股权的人,仍对酷炫技术、增长的市场红利抱有希望,对未来的可能性画饼充饥。

价值与价格,都是张鹏超等人的希望。

毋庸讨论技术水平高下,技术走向商业化变现时,本就更现实、也更残酷,买不买账、好不好用,要看消费者的投票。

技术研发投入的价值值得肯定,5月7日深圳发改委公开的《深圳市2022年重大项目计划清单》中,仍可以看见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类6代柔性显示屏生产线项目被列入该清单。

但回到另一层面,商业化能力产生的价格与技术价值不能同步调向前时,是否应长期寻求外部输血共筑梦想?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