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从互联网医院到数字健共体,微医的数字医疗“修真”之路

2022-05-11 08:11 · 互联网     


近期,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针对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重点任务,《工作要点》明确指出,“引导地方探索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这是“基层数字健共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国家部委印发文件中,引发数字医疗行业的重点关注和持续热议。

《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据媒体公开报道,“数字健共体”由数字医疗平台微医在2019年首提,并率先在河南、天津、山东、福建等地探索落地,已形成“三明市数字健共体”“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等数字医疗结合、促进和深化地方医改的创新实践模式。

尤为突出的是,在我国数字医疗衍生发展过程中,微医也是“互联网医院”的首创者。如果将数字医疗发展之路视作一条参与者不断突破、进阶,再突破、再进阶的“修真”之路,微医等数字医疗开拓者则总能如《雪中悍刀行》,以“一剑开天门”之势突破发展瓶颈和险阻,开拓出数字医疗行业进阶发展的新业态,并以实际成效获得政策的认可和鼓励,让数字医疗的应用维度、体量和价值一次次刷新已有的预判和认知。

首开“天门”:突破百年传统,首创互联网医院

数字医疗的“修真”之路发端于2010年,多家至今耳熟能详的数字医疗企业相继创立:2010年挂号网(微医前身)成立,2011年春雨医生成立,2014年平安好医生成立。这一时期是数字医疗行业的发展初期,主要以在线挂号、轻问诊、医生辅助工具、医疗健康资讯等环节为切入点。

2015年,数字医疗行业出现首开“天门”的*转机。这一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提出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为互联网与医疗健康领域创新结合,并催生数字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同年12月,微医创办“乌镇互联网医院”,成为国内首家互联网医院,开创了在线预约、远程诊疗、在线处方、药品配送、在线支付等一系列融合式创新医疗健康服务的先河。这一创举在突破我国百年来现代医疗传统的同时,也为我国数字医疗行业首开“天门”,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延至现今的进阶发展道路。

图2015年微医创办“乌镇互联网医院”

作为数字医疗早期探索的阶段性成果,微医创建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形成了业内对互联网医院的定义,提出了患者、医生、医院之间有效连接的解决方案,并有效地赋能传统医院资源。最终,“互联网医院”一词及其业务模式在此后被行业广泛使用,并最终被写入国家政策文件。这次突破和进阶,极大地提升了数字医疗的应用维度、体量和价值。

时至今日,互联网医院不仅是数字医疗企业的“基础设施”,也成为传统医院的“必选设施”。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已设置审批1600余家互联网医院。同时,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主体加入到互联网医院的大军中来,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区域卫健委、医药企业、保险公司等。

在“疫情时代”,以微医为首的数字医疗平台及各类型互联网医院发挥了重大作用。例如,在上海此轮“战疫”过程中,上海微医医院互联网医院作为“上海就医保药应急平台”的服务载体,全面打通在线复诊、医保支付、续方购药、送药到家等全流程服务,快速实现了医疗、医药、医保的数字化整合,有效保障了上海市疫情封控、防控区内慢病重症患者的就医用药需求。

数据显示,“上海就医保药应急平台”上线以来,截至5月7日累计服务量已逾110万人次,累计提供诊疗服务约10万人次,尤其是为慢病重症患者提供了超4300多人次的复诊购药及上门配送服务。

再开“天门”:落地“健共体”,实践“从治疗到健康”

随着此次“基层数字健共体”首度写入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家政策文件,数字医疗行业的突破、进阶之路再开“天门”。微医也成为创建“互联网医院”新模式、新业态后,再度*明确提出“基层数字健共体”概念并推进其落地实施的数字医疗平台。

早在2020年1月,微医即于天津市人民政府达成共建数字健共体等战略合作;同年4月29日,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牵头,协同全市16个区、26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的城市型健康管护组织(HMO)——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全面启动建设。

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采用互联网医联体模式,其建设初衷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三医联动”运行效率和水平,创建贯穿居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健康保障体系,切实提升居民健康指标并降低医保支出增幅,整体推进天津市数字健康产业的发展。

图2020年微医创建“基层数字健共体”模式

该数字健共体通过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地统一的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云检查“四朵云”平台及线下标准化的慢病管理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防、诊、治、管、健”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同时,探索实施医保“整体打包付费”、“按病种和按人头打包付费”等支付方式,并在总额预算管理下根据医疗健康管理质量考核结果,落实“结余留用、超支不补”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健康责任制,逐步构建起“以健康为中心”的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

现在,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及发展,数字健共体已在天津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公开报道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内26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已实现数字化升级,实现了基本医疗系统、基本公卫系统、家庭医生签约系统的数据全联全通,健共体运营监控管理统一。

截至今年3月底,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已与50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标准化慢病管理中心,共同管理逾60万名慢病患者。统计数据显示,健共体内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76.68%;对管理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样本进行分析显示,血糖达标率提升了21.58%;已落地按人头付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结余率达到16%-31%。

因建设成效及示范效应突出,早在2021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上,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即入选“推进医改 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首位;同时,基层数字健共体于2021年和2022年两度纳入天津市“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项目,预期将在2022年底实现天津市基层网底全覆盖。

从互联网医院到数字健共体,数字医疗“修出真身”

当前,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日益完善,相关健康管护服务顺利开展。同时,数字健共体也在三明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落地实践,三明医改3.0阶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全民健康管护体系已经全面启动建设;其中,由微医建设运营的三明市数字健共体即为全民健康管护体系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随着此次五部委联合印发《工作要点》,明确“引导地方探索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微医将数字医疗健康服务融入地方新医改、推动地方新医改的“天津模式”“三明模式”等数字健共体创新模式,也势必会规模化地向全国更多地区推广、复制。

这不仅让数字医疗的应用体量再度大幅提升,也验证了数字医疗能够在深化医改和创新新时代健康保障体系的更高维度上发挥开创性价值,并获得了国家政策的认可和支持。这对于数字医疗行业发展而言,无疑又是一次“一剑开天门”的巨大突破和进阶。

从互联网医院到数字健共体,数字医疗每一次形态的演进,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基于政府、公立医院以及微医这样的数字医疗平台相互协同、合力开展的一系列探索实践之上。在微医不断突破、进阶的数字医疗“修真”之路上,可以看到数字医疗具备的强大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它与传统医疗体系和深化医改进程深度融合,并不断向着可行的方向探索成长,最终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真实形态。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