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一年没了2000亿,中国教育首富的坠落

自2021年10 月宣布三季度亏损后,中公的股价开始一路下跌,截止目前,市值仅剩下345亿元。人们不禁好奇,一年就蒸发了2000亿的中公,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2-07-05 16:35 · 微信公众号:邱处机  邱处机   
   

“这是我给母校捐赠的第1个10亿,将来我的第1个100亿,也要捐给北大!”

2021年3月3日,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大之友报告厅的讲台上,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庄严地许下承诺。

台下立刻响起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在与会观众眼里,李永新不仅是他们慷慨解囊的校友,更是中国新晋的教育首富。

这位曾经靠北大助学金艰难度日的工人子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中公教育打造成中国*的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

在2021年的高位时刻,中公的市值一度达到2687亿元,超过了新东方和好未来历史*的成绩。

不过世事无常,变幻莫测,不到一年,中公的形势便急转直下。

自2021年10 月宣布三季度亏损后,中公的股价开始一路下跌,截止目前,市值仅剩下345亿元。

人们不禁好奇,一年就蒸发了2000亿的中公,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逆天改命,从吉林通化到北京大学

1976年,李永新出生在吉林通化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上面有3个姐姐。

和郭广昌一样,李永新也是家中同辈*的男丁。由于家庭困顿,父母后来只好把*的读书机会留给了他。

李家的境遇,其实跟李父的“爱折腾”密不可分。

据李永新回忆,闯关东的父亲在1983年借了1万元创业,结果亏得一塌糊涂。这笔债务就像一座大山,在他们身上压了多年。

所以在那段雪上加霜的日子里,李永新的父母不得不经常挨家挨户为他筹借学费。

“孩子,学习是我们穷人*翻身的机会。”母亲鲁忠芳每次把学费交到李永新手中时都会再三叮咛。

看到父母佝偻卑微的身影,李永新暗下决心:他要逆天改命,让家人以后过上优渥的生活!

李永新没有让父母失望,他的高考成绩在吉林省名列前茅。

只不过当家人劝他走保守路线,报考免学费的军校或师范院校时,李永新自作主张了一回:“要上就上*的,我要去北大!”

最终,19岁的李永新在1995年的秋天,如愿进入了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就读。

人在极度贫穷的时候,对吃的记忆尤为深刻。

曹德旺少年时期饱受苦难,常常是有了上顿没下顿。所以时至今日,他依然我行我素地保持着贪吃贪喝的“不良嗜好”。

李永新也深有同感。在他的记忆里,北大食堂为贫困生提供的“三毛钱一份的虾米炒白菜”就是人间美味。

那时,他每个月只有100多元的生活费,可以用来吃饭的差不多有80元,是食堂免费的粥、汤、咸菜帮他度过了艰难时期。

李永新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后来他给北大捐资*笔1亿元时,还特意要求分给后勤系统5000万元,以报当年的箪食之恩。

甚至,未来他的公司也有条不成文的规定:食堂要提供免费的粥、汤、咸菜。

临近毕业时,对于自己未来的前途,李永新思索万千。

起初,按照北大的背景和对口的专业,李永新考虑过继续读研,将来从政。

但当时和他一同争取*保研本专业名额的,是同宿舍*的同学王振东。李永新不愿让这份友谊产生一丝隔阂,便主动放弃了这次机会。

不过有意思的是,王振东研究生毕业后也没有从政,先是进入教育培训行业,后来加入李永新团队,成为了他日后的左膀右臂。

之前提到,李父喜爱折腾。即使后来李永新晋身亿万富豪,他的那位老父亲依然不服老,仍在四处尝试各种项目。

也许是性格的遗传,也许是受到校友俞敏洪的影响,也许是想早点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李永新在放弃保研后,选择了当时少有人走的道路——创业。

要知道那时李永新已经得到联想、科利华、APC、蓝色光标等10多家大公司的青睐,但即使遭到家人的反对,他依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北大一直教育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这种做主意识坚定了我创业的想法。”这是李永新后来官方的解释。

二、屡败屡战,崛起于公务员考试培训

继1996年宣布取消大学生毕业分配的政策后,1999年的中国教育界又出现了重大变革。

上半年,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去年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基础上,在1999年扩招56.7万人。

中国大学生的数量,从此一路攀升。

在此背景下,李永新*次创业的方向瞄准了素质教育,专门为大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全方位的服务。

相比同时期创业的马云、刘强东,作为“90年代十佳大学生代表”和“北京市优秀高校毕业生”的李永新,身上光环更加夺目,他的创业自然也格外惹人关注。

当时*的央视《东方之子》栏目,就曾追踪报道过李永新。面对镜头,初出茅庐的李永新意气风发:

“我的目标是将来能有一座素质教育大楼。在这里,零到八十岁的人,不分年龄、不分层次,都能找到自己想学的东西。”

媒体曝光后,李永新很快引入了30万元的投资款,对方占股90%,他们管理团队则占股10%,新成立的公司取名为“新兴伟业”

不过由于意见的不同、股权分配的不均,没过两个月,投资方就撤资离开,李永新的创业梦出师未捷身先死。

转瞬间,他就由创业典型变成了失败典型。

“这样的股权安排,一定是失败的。”李永新后来反思。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也直言:“我还能有什么感想,就是非常尴尬,非常丢人。”

不过尴尬归尴尬,李永新很快就调整好心态,发挥他父亲百折不饶的精神,继续寻找下一个项目。

往后两年里,李永新干过小学培训、奥数培训和计算机培训,也做过高考培训和高考复读培训,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都是小打小闹,无一成功。

最惨时,李永新连1块6毛钱的炒饼都吃不起。

后来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捐赠仪式上,李永新忆苦思甜:

“当年我们这个团队白手起家,几乎没什么钱。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先是在研究生宿舍打游击创业。后来有了一些钱,就在北大资源宾馆办公。

但我们那时生意不太稳定,有时租个二十几平米的房间,有时又换回几平米,最后整个北大资源宾馆的房间我们都特别熟悉,哈哈。”

转机发生在2001年。

当时有许多学生找李永新原来北大的导师,求教公务员考试申论中的相关问题。知道李永新考过公务员,导师便把这个机会给了他。

一开始,李永新只是把它当成副业。后来发现自己辅导过的学生多数都上岸后,他才开始重视起来。

导师也再次提点他:“多数中国人还是向往铁饭碗的,公务员考试培训未来大有可为。”

于是,李永新便把创业重心放到了公务员考试培训上面。

三、唯快不破。率先完成全国布局

不得不说,那时的李永新还颇具互联网思维。

在不断打磨线下公务员考试辅导课程的同时,他还在2002年建立了*个公务员考试门户网站——中国公务员考试咨讯网(简称中公网www.offcn.com)。

这也成为了李永新未来很重要的一个流量入口。

次年,随着*批扩招后的大学生毕业,考公的需求陡增,李永新便向母亲鲁忠芳借来3万元成立了中公教育,开始正规化运营。

与中公教育差不多时间进入公务员考试培训领域的,还有以图书出版起家的华图教育。未来两家机构在互相竞争中,逐渐成长为公考的两大巨头。

在教辅出版上。

眼见华图从教辅杀进培训,中公也采取围魏救赵的方法,开始出版自己的教辅。

2004年,中公教育出版了国内*套真正具有实战意义的公务员考试深度辅导系列图书,彻底改变了行业“看书无用论”的思想。

后来,中公的教辅、讲义更是层出不穷,一年的产量能达到几千、上万套。

在课程研发上。

2002年,中公在互联网上线了*个公务员考试远程辅导课程。在国考难度增加后,又继续推出深度的线下辅导课程。

而华图这个后来者则从名师授课破局。2005年,华图开创性地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内容分科打散,充分发挥各科老师的专长,开启了模块化教学先河。

这个模式大受学生欢迎,华图的声势也逐渐超过中公。

中公也不甘示弱。2007年,它在国内首创的“面试特训课程”,让面试登上了公考培训舞台,也将行业推向了“高人才、高利润、高成长”的浪潮。

那时中公的老师不多,特训班老师则以李永新为主,后来他这样描述那时的繁忙:

“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我已经在课堂上呆了8个小时,连续三天都这样,每天喝12瓶咖啡。”

到了2008年,除了公考,中公还把业务品类扩充到了事业单位和教师的招录培训。

在扩张模式上。

李永新那时认为,在新经济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所以相对于华图教育的直营模式,中公则选择用代理模式在全国快速跑马圈地:代理商负责就地招生,中公负责出课程、师资和教材,最后进行利润分成。

从2005年开始,中公就陆续与30多家地方性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率先在同行中完成全国布局。

与此同时,为配合各地招生,从2006年起,中公开始走进大学校园,推出公务员考试大型讲座,到处普及公务员考试基本知识,进一步提升了中公的品牌力。

据北京公务员考试网统计,2004-2008年,通过国考报名资格审查的人数分别为18.2万、31万、54万、74万、80万。

而到了2009年,国考报名人数更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首次突破100万,此后8年的报考人数一直保持在百万以上。

与国考报名人数剧增相匹配的,则是中公教育的高速发展。

截止2008年,中公教育年度面授人数已超过10万人次,俨然成为行业内响当当的头部品牌。

四、脱胎换骨,改代理为直营

不过就在大家为中公的高速发展欢欣鼓舞时,李永新的内心却开始酝酿一场变革风暴。

源头正是对中公早期发展功不可没的代理模式。

李永新发现,代理模式在带来高增长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端。

一方面,有些代理商目光短浅,夸大宣传,胡乱承诺,导致最后无法顺利交付,甚至他们之间还会发生招生纠纷,严重影响了中公的口碑。

另一方面,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李永新认为只有制度化的教研和体系化的管理,才能摆脱对个别老师的依赖,才能让公司总体运行效率达到*。

而要想实现强管理,总部就必须有*的话语权。

因此2009年的一天,李永新把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叫到北京开会,目的只有一个:将他们全部收编为直营,这个决定在现场立刻激起了一片反对。

顺丰王卫当年改加盟为直营时,也曾历经重重阻力。和王卫一样,李永新没有向他们妥协。

凭借个人威望和深入沟通,在一番“关、停、并、转”的操作下,李永新用两年时间实现了全国300多个代理机构的直营化。

直营化的同时,李永新在中公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是管理规范化。

与其他教育培训不同的是,招录培训的季节性、地域性、分散性极强。每天,全国各地的分校都要与中公总部产生不计其数的沟通。

为此,中公开发了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响应机制。每时每刻,全国开什么班、配多少老师、招多少学生.........中公总部不但要审批,而且还要了如指掌,快速响应。

举个例子:

2020年5月13日,长沙市公安局在网站发布辅警招录公告。5小时内,中公就在内部渠道完成信息传播;24小时内,组织师资展开政策解读、规划课程安排;几天后,完成考纲、课程、试题的研发更新,并完成招生、调配师资,火速在长沙开班。

有人曾这样形容中公改革后的管控力:“别的公司如果下沉到县城,县城的员工是否上班,总部可能不知道。而在我们这,迟不迟到,总部都知道。”

当然,强力管控的同时,李永新也要求根据“一省一市一地一校一策”,给予大家一定的自主性。

其次是教学精细化。

中公教育设有行测、面试、申论等11个专业研究院,1个信息技术中心及总部下辖的31个地方研究院。

在教辅资料产出上,从2015年到2017年,分别达到2.13万套、2.91万套、8.04万套,可见其教研实力。

另外,中公做到了对老师选拔、培训、授课的标准化,不再依赖某个名师,具备规模化复制的基础。

但某种意义上,老师就像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中公后来超高的教师离职率,大概也是这种制度的反噬。

部分学员也曾抱怨过中公的课程:“感觉上课就是刷题、赶时间,老师就像是套路化、填鸭式地向我灌输知识,效果不是很好。”

最后是服务标准化。

中公对品牌形象相当重视。因此针对怎么问好、怎么送水、手放什么位置等对外服务细节,公司都有细致的规定和严密的奖惩。

经过两年的改革,中公教育在内部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联动、师资联动、资源共享、销售网络互通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就像是一头刚刚脱胎换骨的猛虎,中公已经做好狂奔的准备。

五、弯道超车,成中国教育首富

就在中公教育蜕变之际,竞争对手华图教育却把重心转向了上市。

自2006年新东方赴美上市后,教培行业逐渐引起资本的注意。那时,华图教育的创始人易定宏便有了上市的想法。

这个想法到2009年便化为了行动。创业板的开闸是个历史性的机遇,在易定宏看来,如果华图能率先在资本市场融资,就能一举拉开和竞争对手的差距。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自2009年起,华图先后6次冲击上市无果,最后在2019年才成功控股上市公司山鼎设计(300492),并改名华图山鼎,但华图教育的资产至今仍未注入后者。

频繁的冲击上市,让华图错过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中公却凭借标准的一体化管理在全国攻城略地,狂追猛赶。

肉眼可见的变化是,中公员工数从2010年的不到1000人,迅速增长到2015年的1万人。其全国直营机构数,同期也从300多家增长到了近900家。

结果可想而知。2014年,中公的营收首次超过华图,达20.8亿元。2017年,中公的净利润再次超过华图,达5.2亿元。

当然,除了高度集中的一体化管理,中公业绩的快速增长还离不开一个利器,那就是协议班。

所谓协议班,是指部分招录类培训在报名时,培训方以“不过就退款”为前提,让考生先行缴纳报名费用。待考试成绩公布后,若考生未通过,则根据签订协议的不同,有的可100%全额退款,有的则扣除部分学杂费后退还

由于交钱到退费之间存在几个月不等的时间差,所以中公账上就相当于多了大量免费的现金流,进而给中公带来不少稳定的理财投资收益。

因此,协议班既提高报名率,又给公司贡献了现金流和利息,简直是“一箭双雕”。

但凡事有利有弊,协议班也给未来的中公埋下了隐患,此是后话。

为了降低业务单一化的风险,同时寻找公司第二增长曲线,从2015年开始,中公开始向职业教育领域全面进军。

他们内部把这称为“金角、银边、草肚皮”:

“金角”最重要,指的是招录考试序列,也就是确保集团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等招录考试中的*优势;

“银边”对应考研等学历提升,是中公教育次重要的发力领域;

“草肚皮”则包括IT、财会、医疗等职业技能培训。

但由于规模扩张、研发投入不断增长,再加上华图、海天、新东方等机构的围追堵截,中公需要大量的资金抢占市场先机。

刚好,2017年9月1日,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进一步提升了教育资产证券化的速度。

深耕教培行业近20年的李永新,终于决定拥抱资本市场。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2019年2月21日,中公便借壳亚夏汽车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相比于华图,中公教育的上市较为顺利,但背后的代价就是一份与亚夏汽车的严苛对赌协议:中公教育要在2018年至2020年这三年,分别实现9.3亿元、13亿元、16.5亿元的净利润。

压力之下,中公开启了新一轮的狂飙模式。

据其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中公在全国超过1,000个直营网点展开经营,覆盖300多个地级市,并正在快速向数千个县城和高校扩张。

另外,中公的收费也越来越高,白金班、钻石班、押题班、协议班........价格从3800到59800元不等。

从营收和净利润上看,中公2018年营收62.37亿元,净利润11.13亿元;2019年营收91.76亿元,同比增长47.12%,净利润18.05亿元,同比增长56.52%。

与业务快速扩张相伴的,则是中公教育市值的大涨。

刚上市时,中公市值仅为500亿元。同年9月,便突破1000亿元,成为继好未来、新东方之后,第三家市值破千亿的民营教育公司

而在中公合计持股占比达60%的李永新家族,则在2019、2020两年蝉联了中国民营教育的首富。

一向低调的李永新,开始被更多的媒体关注和报道。

六、知恩图报,一笔10亿元的豪捐

2019年年底,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李永新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跟我的团队说得很清楚,我一分钱都不要,我说到做到。中公教育股份我一分不要,都给大家分享。将来你们也不要想要,都回归给社会,这就是我的想法。你们可能不信,不信很简单,看20年、看30年、40年、50年,看我死那天,盖棺定论。”

我们不知道他的承诺最后是否能够实现,但从李永新近几年的一些举动可以看出,他确实懂得什么叫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021年3月3日,李永新和他创建的北京中公公益基金会,给北大捐赠10个亿,一举刷新了北大校友单笔捐赠历史记录。

据北京大学官方微信显示,这是李永新给北大的第三笔捐款。此前,他已经给北大捐了1.8亿元,累计已达11.8亿元。

这个数字已经占据北大一年受赠额的1/3。但在李永新看来还远远不够,他在捐赠仪式现场表示:

“中公教育一定要再努力些,再拼搏一些,未来为社会、为教育捐助的*个100个亿,也一定要给北大。”

对于李永新的慷慨,一位中公前员工表示毫不意外:

“我入职参加企业文化的培训时,就被培训者告知李老师是个善良且知恩图报的人。在创业最艰难的时候,民生银行给了他*笔贷款,现在中公员工的工资卡都是民生银行的。

而李老师是拿着助学金在北大读完本科的,现在回馈他的母校太正常了。”

不过从中公财报来看,公司2020年的净利润都没有20亿元,李永新何来豪捐10亿元的底气?

据《深网》报道,这主要源于中公教育的股权结构和李永新的资本运作。

从wind数据来看,李永新和母亲鲁忠芳在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是18.35%、41.36%。以中公教育2021年3月3日的总市值计算,他们两人手里持有的股票价值分别为832亿元和369亿元。

但这些股票只是堆在账面上的数字,李永新的“变现”主要通过股票质押和分红

从2019年5月开始,李永新曾经11次质押手里的部分股份,其中7起已赎回,还有4起未解押。

当然,质押股票获取的资金更多用于公司运营,李永新的收入主要还是来源于公司的分红。

据wind数据显示,李永新及其母亲在2019和2020两年,从中公拿到近18亿元的现金分红。

也正是这高涨的股价和高额的分红,才让李永新有了豪捐10亿元的底气。

七、急转直下,一年没了2000亿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应该是中公史上最风光的时候。

期间,中公不但提前并超额完成对赌协议,市值在2021年2月飙升至2687亿的高位,李永新本人也*全球教育首富,还向北大豪捐了10亿。

再加上公考形势一片大好,2021年国考报名人数更是超过了200万人,在行业市场占比超33%的中公,应该是继续高歌猛进。

但事实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2021年10月,中公教育公布三季报,上面的数字让股民大吃一惊。相比去年同期盈利13.2亿元,中公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8.9亿元。

这种反差不但引起深交所多次下发问询函,还对中公的股价造成重大打击。

截止目前,中公的市值仅剩345亿元,相比一年多前的历史高位,已经蒸发了近2300亿元。

中公的营收和利润为何有如此巨大的波动呢?

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它曾经引以为傲的协议班。

前文说过,中公依靠协议班迅速打开公考的市场,这种模式给中公贡献了约75%的收入。

其他机构一度也想模仿,但最后发现在财务模型上很难成立。

据《财经》记者调研结果显示,公考培训行业中,参加协议班且通过笔试的通过率约为20%-30%,面试通过率在50%左右。

所以培训机构通常会根据通过率,去倒算客单价和不退费部分的定价。

“如果计算错误,或者预估过于乐观,非常容易入不敷出,最后崩盘。”一位公考培训行业高管表示。

而中公之所以能够持续运转这一模式,有三个原因:

一是课程品类多样化。学员如果在一门考试中失利,中公教育会劝说他转学其他职业考试课程,继续在内部消化。

二是投资理财。2到5万元不等的协议班让中公拥有了大笔无息贷款,可以用于投资理财,这部分收益抵消了不少运营成本。

三是控制协议班,特别是“不过全退”班的比例,以降低亏损和现金流的紧张。

不过2020年疫情的爆发和对赌协议的压力,还是让中公的动作发生了变形。

当时中公在长达五个月内都无法开展线下课程,公考开考时间也尚未确定,学员报名意愿低下,一时间经营陷入困顿。

为了刺激大家报名,中公加大了对“不过全退班”的推广力度。

但由于公考招录规模不能持续扩大,全退班基本只能增加成本负担,无法带来太多利润。中公此举的目的是抢夺市场份额,盘活现金流。

另外,中公还采取了一项更激进的市场推广举措:以理享学为主的学员贷。

简单来说,就是中公为学员承担贷款利息,学员考试通过才需要还款,不通过则由中公教育偿还贷款。

这无疑就是“不过全退班”的升级版!简直太疯狂了!

然而,无论是“不过全退班”,还是“理享学贷款”,都是饮鸩止渴。它们短时间可以给中公带来巨大现金流,但长期来看,就是一块巨大的成本,不断侵蚀着中公的利润。

果然,在中公教育近日对深交所的回复函中我们看到,2021年中公教育总收款204.3亿元,总退费153亿元;2021年培训人次384.9万,退费人次162.1万。2021年退费比2020年增加52.88%。

这其中到底有多少人报的是“不过全退班”,甚至是它的升级版,我们不得而知。但中公已经醒悟,开始悬崖勒马。

2021年11月底,中公教育在全国骨干扩大会议上决定,“不过全退”的保过班模式由于占比过高,已影响到了公司利润规模,未来要回归商业本质,重视利润率,强化精细化运营。

所以自今年1月1日起,中公教育下架了所有“不过全退”的产品,协议班至少要收取三四千元的学费。

另外,为了止损,学员贷模式也在放缓。

据《财经》报道,自2021年起,中公教育已着手降低理享学在收入中的占比,结合市场活动限量使用,不再鼓励学员贷款上课。


当然,除了协议班,由于对疫情形势的错判,中公在教学地产的投资和租赁上也相对激进。

2020年底,中公教育对外公布了两个大动作:一是以30亿元在北京市昌平区拍下一块住宅用地和一块多功能用地;二是定增融资不超过60亿元,拟在北京市怀柔区打造建筑面积为32.6万平方米的学习基地。

不过自2021年地产监管趋严后,中公的两项投资进展不利,最终耗费数亿元后无疾而终。

“去年的大起大落,好像几年的时间都浓缩在一年里了。”一位中公教育高层人士感慨,他希望公司保持更稳健的发展,把业务做得更扎实,以抵御市场与政策的风险。

八、写在最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虽然因为贪功冒进,中公如今身陷囹圄,但李永新身上依然有很多可取之处。

他知恩图报,北大个人单笔*捐赠记录便是*的证明;他勤勉工作,至今仍在一线研究招考资料和真题;他生活朴素,一年就那么几件白衬衣换穿。

他所主导形成的一体化标准管理体系,仍然是中公教育重要的竞争力。

面对当前困境,李永新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应对。

据中公教育高层人士向《财经》透露,目前他们的重心,是将主营业务招录考试培训恢复常态,降低退费率,提高利润率。

我们不知道中公最终是否能够度过难关,甚至重回往日的荣光。

但正如新东方最近的浴火重生一样,我们希望看到中国更多深陷困境的个人和企业,能够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最终获得辉煌。

这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也是一种中国力量。

曾经屡败屡战的李永新是否能够再次崛起,我们拭目以待。

主要参考资料:

1、《豪掷10亿创北大捐赠纪录,中国教培首富李永新的资本腾挪术》,张睿,深网•腾讯新闻

2、《北大学子统领1.8万名教师,靠帮人圆公务员梦,赚出千亿身家》,华商韬略

3、《中公教育李永新:从食不果腹到全球教育首富》,金梅,砺石商业评论

4、《李永新:创业是一场“生死修炼”》,民生周刊

5、《中公教育巨额利润消失之谜》,柳书琪、郑慧,财经十一人

6、《李永新,搞培训班也能成首富》,齐敏倩,市界

7、《10个亿,北大或史上*个人捐赠》,北京大学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邱处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