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雇佣兵”是一个身上笼罩着神秘气息的职业——他们装备精良、战斗力强,甚至能与正规军正面交手。但同时,他们又过着“刀头舔血”的生活,不仅身处于危险的环境中,随时有丧命的危险,其身份也不被现有国际法所承认,如《日内瓦公约》中明确规定了雇佣兵不享受战斗人员或战俘的应有权利。
对于好奇这一职业真实生活的普通人而言,市面上少有以雇佣兵为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无疑是一大遗憾。不过,最近有一部电影《狼群》在宣发阶段便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从已经曝光的预告片来看,电影所聚焦的主角团体是一群在海外征战的“中国面孔”,正凭借着自身高超的实力和精良的高科技装备与一群恐怖分子周旋。
从预告片中的台词来看,他们干净利落的战斗风格、拿钱办事的行事作风都像极了人们印象里的雇佣兵,但任务的内容却又和国家利益息息相关。
那么,真实世界中的“雇佣兵”又是什么样子呢?又是否真的有雇佣兵,会为国而战呢?
虽是奔着挣钱,有时也为国家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狭义的“雇佣兵”指的是为金钱或其他形式的报酬,而非政治利益而参与武装行动的人员。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雇佣兵就是一群为了挣钱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战争机器,哪里有战火和金钱,他们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哪里。
近代以来,由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对外扩张的需要,欧洲列强纷纷建立常备军制度,雇佣兵这一职业陷入落寞。但在二战后,美苏两国陷入冷战,由于核威慑的存在,两国都竭力避免发生直接冲突,此时选择进行代理人战争就成了两国争夺某一地区利益的*手段,现代意义上的雇佣兵由此重装上阵。
毫无疑问的是,挣钱肯定是雇佣兵参战的*动力,但到了这一时期,雇佣兵所参与的军事行动却逐渐带上了国家立场,其背后往往掺杂着复杂的国际利益博弈因素。
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冷战结束和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全球主要国家纷纷选择裁军。仅美军就裁撤了53.5万人。不过,部队虽然少了,但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仍然需要人来维持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因此向私营机构外包非战斗性任务就成了很多国家的*。
不过,由于许多国家已经通过法律禁止其政府和国家内部创建和支持雇佣兵团体。雇佣兵行业也“紧跟时代潮流”,摇身一变升级成了私人安保公司,即PMC(Private Military Company)。
当前,全球有许多提供军事安全服务的“公司”,例如南非的“执行结果”公司、美国的“黑水”公司、以色列的米库德集团、以及瑞典Securitas AB,等等。
尽管这些PMC虽然都打着公司旗号,但他们所执行的任务,都或多或少地会为本国的国家政策和具体利益而服务,只是由于PMC产业本身并不受人待见,以及国家直接支持PMC会有干涉他国内政的嫌疑,因此PMC所雇佣的战斗人员在很多时候都处于国家法的边界,游走于所在国的灰色地带。
其中,最知名的当属俄罗斯的“瓦格纳集团”。这家由俄罗斯“格鲁乌”特种部队前军官德米特里·乌特金建立、成员主要来自俄罗斯军队退役人员的PMC成立于2014年,目前活跃于苏丹、中非共和国、马达加斯加、几内亚、安哥拉和几内亚比绍等俄罗斯在非洲的传统友好国家,并一直执行着反恐、安保和协助雇佣者开展军事行动等任务。
从俄罗斯人的角度看,虽然在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实力大幅度衰落,但目前俄罗斯的海外政治利益却依然庞大,而战斗力强、对俄忠诚的瓦格纳,无疑极大地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如今的中国,是否需要PMC?
虽然名字已经变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群成员多为前特种部队成员和一国退伍军人的武装组织仍然拥有着极为强大的战斗力——一方面,他们熟知各种枪支弹药、飞机载具的使用方式,只要雇主提供,他们能很快部署到全球任意一个国家;另一方面,长期的军队生涯也让他们有着丰富的临场经验,能够较为从容地面对各种突发局面,并在复杂的战斗环境中保存自己,完成任务。
能看得出来,以现代产业形式运作的PMC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加约束地滥用,那么PMC可能会在不为人知的角落肆意作恶;而如果善加利用,那么他们将是在“灰色地带”捍卫本国海外利益和侨民利益的尖刀和盾牌。
我国一直秉持和平崛起,全世界共同发展的战略,并不像某些西方国家那样喜欢频繁干涉他国内政,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陆续铺开,越来越多中资企业和中国员工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帮助当地人搞建设,而很多与我国合作的国家仍处于战乱之中。
近几年来,也确实不时有中资企业和中国员工在海外遇袭的新闻传来。如在2014年5月16日,正在喀麦隆执行建设任务的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营地遭武装人员袭击。1名男性中国员工被流弹击中身受重伤、10名中国员工被绑架,直到五个月后才获释。
再如2021年8月20日,载有参与建设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瓜达尔东湾快速路项目中国员工的车队遭遇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1名中方人员受轻伤。
不幸的是,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我国的援建国国内仍有不少恐怖组织活动,也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在海外的投资项目和员工的人身安全需要保护,而动用军队干涉他国内政,又与我国历来的外交方针相违背,那么,在现代安保服务越发产业化、规范化的今天,我们是否有必要借助PMC的帮助,更好地保护我国企业与员工的安全呢?
中国的海外利益的维护,
需要“冷锋”更需要专业的“狼群”
从国际经验来看,要让在外投资项目能够安全平稳地运行,至少要将项目成本的1%-3%投入到安保方面,而在一些高危地区,这个比例更是要大幅上涨到10%。考虑到在2021年,中国对外投资额就已经超过9300亿人民币,其中更有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铁建等一大批国企巨头在内的大型企业,对安保服务有着较高的需求。
从世界银行的数据看,哪怕是发展中国家,其对外直接投资额也会占到其GDP的16%,发达国家更是会占到GDP的40%,而中国由于起步较晚,对外投资占GDP的幅度不到2%,因此即便以非常保守的观点来看,中国的对外投资也将在目前基础上再翻几翻。
这样看,中国企业的海外安保服务未来总体规模就可达到千亿美元级别,其前景不可谓不广阔。
面对着迫切的市场需求,自2015年以来,我国海外安保行业发展迅猛,涌现出了一大批突出企业,如德威、伟之杰、华信中安,等等。
但令人惋惜的是,虽然中国的海外安保企业正在发展壮大,并为那些积极出海的企业和员工提供帮助,但却极少有人知晓这一群体的存在。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大荧幕上,我们都希望能看到一支由中国面孔组成的“私人保安小队”,在战乱之地为国家利益保驾护航。
而电影《狼群》就将镜头对准了这样的一群人。从预告片里那沙尘滚滚、戈壁苍凉的背景来看,这支“狼群”小队很可能正活跃于中亚或西亚的某国,而作为酝酿着丰富化石能源的地区,中亚和西亚近些年的安全形势确实不太稳定。
电影中,当地有一支恐怖主义武装盯上了一条由我国和所在国共同出资兴建的天然气管线,正密谋对管线上的气站发动袭击,而狼群小队接到的任务就是保护天然气管线。考虑到我国近些年来的确在不少西亚和中亚国家投资了油气管道项目,以及从预告片所爆料的内容来看,恐怖组织似乎已经占领了气站,还枪杀了不少气站员工,这就意味着在当地参与援建的中国员工同样有生命危险,这点来看,电影《狼群》其实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换句话说,预告片中有关“恐怖势力侵犯祖国海外利益”这样的字样并非空穴来风,驱使狼群小队在海外战斗的动力并不只有钱,他们在实实在在地捍卫国家的海外利益,保护在外中国员工的人身安全。
把他们的故事搬上大荧幕,将这份荣誉感和使命感带给每个渴望了解现代雇佣兵产业的普通人,或许这正是电影《狼群》所希望传达给每位观众的精神内涵。
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rcenar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rcenaries_in_Africa_after_196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5_Commando_(Democratic_Republic_of_the_Congo)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rik_Prin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ackwater_(compan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sour_Square_massacr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gner_Group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0995486
张春.安全私有化的当代发展及其国际政治意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06):4-21+155.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