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LP不想再让GP赚管理费了

当前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已经从量变走向质变,创收的考验,其实只是行业变化下市场对GP能力要求提高的其中一个表象。
2022-10-10 11:10 · 财联社  敖瑾   
   

私募股权基金LP不想再让GP赚管理费了。

近日,有私募股权投资从业人士向创投日报记者透露,其接触到个人LP,正在寻找GP作为通道,全面开启直投。“LP自己有钱,加上自己的朋友圈能募到钱,把一个10亿元级别的基金盘子搭起来,就希望自己直接做投资,不用再经手GP。但与此同时,LP又缺了GP的牌照以及在市场上的名声,于是LP就产生了找GP作为通道的需求,付给GP一些通道业务费,这部分成本会低于管理费。”

多名一级市场从业者对创投日报表示,基于不同的诉求,通道业务在行业内一直存在,并不鲜见。“市场上有GP会接这种业务,一般是腰部以下的GP,既可以在明面上扩大基金管理的规模,又可以稍微赚点钱活下去,毕竟现在GP都不容易。”华东地区一投资人士告诉创投日报记者,其所在GP则较少接触这类业务,“因为对底层投资标的不那么清楚,万一出问题了,责任不好界定”。

01、个人LP的GP化

LP的GP化是近年来一级市场常被讨论的一种趋势,通常是指母基金越来越倾向于自己做直投,而现在,高净值个人也开始谋求自己做直投了。

上述私募股权投资从业人士表示,这样的LP一般自己资金实力雄厚,“拿出来小几个亿也是没问题的”。再加上自己的人脉关系,搭起来一支10亿元以上规模的基金难度不会太大,“既然能拿出来这么大规模的资金,LP当然也希望自己对基金的话语权能大一些”。

但LP能搞定资金,牌照和投资名义等一系列后续直投实操涉及的问题仍需要解决,这时,GP就可以发挥作用了。但不同于常规的合作模式,在上述的情况中,GP只是作为一个LP做直投的通道,“相当于这只基金在GP那里挂个名,GP收的就不是管理费了,而是低一点的通道费”。

上述华东地区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通道业务涉及的费用标准不一,“有根据基金规模的,有一次性收固定数目的”。

其进一步介绍,一级市场里,这类通道业务一直存在,除了上述的情况外,通道业务还会在以下情形派上用场:“有的基金公司刚开始做业务,还没牌照,需要借牌照;有的政府业务,政府想通过基金的形式投资,也没有牌照,找个不错的GP走一下通道;还有的公司想要个基金股东,站站台,又融资不到,自己出钱,找个牌照公司走个通道,投资给自己。”

但并非所有GP都愿意开展这种通道业务。深圳一家头部VC机构人士就明确向创投日报记者表示不会开展这类业务,“这类业务,一般而言,规模稍大、业内稍有名气的机构都不会考虑,因为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

北京一家VC机构的风控总监告诉记者,通道业务给GP带来的收益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管理规模的扩大,二是赚取通道业务费用。”风险则是可能带来名誉损害和法律纠纷。“不参与基金实际投资,也就对投资结果无法掌控,如果出现报损,特别还是涉及多个LP的情况下,就可能带来声誉损害或这法律纠纷。”

上述华东地区投资人表示,尽管如此,市面上愿意接受通道业务的GP不在少数,“尤其是小GP,多的是想合作的,赚一点是一点,活下来才最重要。”

上述风控总监亦表示,要找到愿意接受通道业务的GP不算难。“一来现在市场确实比较冷,大家生存都不容易;二来是目前GP从业确实鱼龙混杂,浑水摸鱼的不在少数。”

其进一步警示,“如果GP做通道业务,需要提前和各LP做好协商,设计好交易结构及法律文本,提前设置风控措施和退出措施,防止给自己带来重大风险。”

02、GP如何活下去

上述北京VC风控总监认为,通道业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国内LP诉求太激进。“LP都希望赚块钱,但私募股权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实现收益难度太大。如果不是做债,短期基本看不到收益。LP都认为GP做得太少,而且还拿了那么高的Carry,多少有点不甘心,所以LP干脆就自己做直投了。”

深圳一家头部VC人士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国内目前其实仍然很缺乏成熟的财务投资者。大多数LP,对自己的投资能力都比较自信,业内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是,LP会参与GP的募资路演,但也只是想学习一下GP的投资方法跟路径,接着就自己干了。说白了LP就是不太信任GP的盲池基金。”

LP的GP化,可以说是对GP生存空间的直接碾压。GP日子不好过已经成为一级市场有目共睹的行业现状。为求活下去,GP又应该通过什么“化”进行求生?

上述北京VC风控总监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GP的创收,除了管理费,其实还有投资顾问费以及其他一些顾问、咨询、FA费用。

“顾问、咨询主要是针对被投资企业的,特别是企业战略、内部管理等等,现在GP为了投资增值,都是免费在做。如果GP的专业能力可以,融资、管理、投资、FA这几方面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做业务,但目前国内GP这些方面的业务开展都比较少。”

其进一步表示,当前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已经从量变走向质变,创收的考验,其实只是行业变化下市场对GP能力要求提高的其中一个表象。

“行业从15、16年开始逐步增长,基本到18年左右到达顶峰,已经完成了行业从业数量上的积累。从监管采取措施规范私募行业开始,国家层面已淘汰了一批滥竽充数的,这两年募资难,市场再淘汰了一批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走向分化,过去一级市场刚发展起来,各参与方还是处于摸索的阶段,行业规则模糊,空白市场里大胆闯的都获利不少。但现在行业发展已经步入正规,专业化运营才是当前和未来GP赖以生存的关键。”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