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阿凡达》上映在即,「技术玩家」卡梅隆又用了哪些「史上首次」

对于线下电影业界来讲,《水之道》也被看作是吸引观众「重回电影院」的机会,作为开启线下影院一轮新热潮的钥匙
2022-12-16 14:27 · 财联社  张勇毅   
   

      你还记得 2009 年时,《阿凡达》在电影院上映时的*盛况吗?

13 年前,开启 3D 电影时代的《阿凡达》,在首映一个月之后被引进到中国大陆,获得了*的高票房与口碑双收。并且在之后的九年中都一直稳坐全球票房*的宝座。如果加上重新以 4K 技术修复制作的重映版上线之后的票房,至今《阿凡达》仍然是全球影史票房*。

从《阿凡达》上映的 2009 年,到如今 12 月 16 日《阿凡达:水之道》即将上映,中间已经过去了十三年,甚至比《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之间的十二年还要更长。

《阿凡达》在电影工业的历史上创造了许多「*次」,如今回头来看,其中给电影产业带来影响最深远,同时也是让很多人至今难以忘怀的,还是 3D 效果带来的震撼体验。

在《阿凡达》上映之后,越来越多电影在摄制中引入 3D 摄影机作为录制标配,但 3D 技术并没有给电影业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大部分影片都会在提供 2D 版本的同时将 3D 版本作为补充,并没有更多在制作时就思考如何利用 3D 技术将故事说的更好的电影问世。

但对于卡梅隆而言,这或许也藏着用 3D 技术再一次颠覆电影业界的机会,在接受采访时,卡梅隆表示如今 3D 给电影业界带来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时代变化而消退。

「对大部分观众而言,3D 技术看起来已经不再重要,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它只是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觉得 3D 技术更像是彩色电视,在刚推出的时候观众都感觉非常惊奇,也会因为电影是彩色的就买票去看;在《阿凡达》上映时,观众也的确会因为 3D 而进电影院,这本身已经是一种时代的象征」

但想让 3D 电影再次重回主流,《水之道》或许也要拿出对应的新技术 —— 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裸眼 3D」可能就是其中的关键;这一新技术采用 RGB 激光投影系统,无需 3D 眼镜也能实现直接将不同的图像分别投射给观众的左右眼球。

虽然目前关于这一裸眼 3D 技术在《水之道》中的实际呈现效果还尚未有实际体验出炉,但从这一技术的提供方科视数码(Christie Digital)公布的相关的专利能看出,使用 RGB 激光投影系统的电影屏幕,相比传统 3D 电影的两个画面还要多出一个,通过单独的可调透镜单元来调整激光方向,让观众能够直接看到立体的画面内容。

如果这一技术在《水之道》中能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受到观众的喜爱,或许《水之道》也真的能复刻当年《阿凡达》在 3D 技术推广上的成功,让裸眼 3D 成为影院的新标准。

作为以《水之道》为副标题的电影,《水之道》这次所讲述的故事也主要聚集在潘多拉星球的海洋领域,这也意味着《水之道》电影中大部分以海洋为背景的画面,都需要在水下环境中完成。

詹姆斯-卡梅隆一直钟情于以「海洋」作为背景发生的故事,除了拍摄更为著名的《泰坦尼克号》之外,卡梅隆本人也一直着迷于神秘莫测的海底,或许这也是让他坚持十三年,不惜成本挑战水下拍摄新技术的原因。

在《泰坦尼克号》3D 版上映的同一星期,詹姆斯-卡梅隆就曾搭乘「深海挑战者号」单人潜水器,成为全球第三位潜入深度 10898 米的马里亚纳海沟的人类。

深潜本身是一项极度危险的探索行为,即使是特制的单人深潜器,也需要承受千倍的海面压力,稍有不慎人的躯体就会被大气压挤爆。

但在万米深的海面之下,甚至可以说是比月球背面更加孤寂的无人领域,或许也真的存在卡梅隆对于海洋以及一直希望尝试拍摄水下世界执念的答案。

卡梅隆在深潜之前,曾透露想要在《水之道》中,给观众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有着近乎疯狂的想象力的水下世界」,这也意味着即使对于这个曾将 3D 技术发扬光大的人来讲,也不得不对手上的拍摄技术做进一步的升级。

虽然过去数年中伴随着超级英雄类型商业电影的逐渐成熟,高度工业化的好莱坞电影也诞生了《海王》《黑豹 2》等多部以海洋为舞台的影片,但这些电影中的绝大部分水下桥段的拍摄都是在影棚中,通过绿幕 + 吊威亚完成拍摄。甚至《黑豹 2》主演演员在接受专访时,直接承认自己是「旱鸭子」,并不会游泳。

相比之下,《水之道》的拍摄中,为了让演员与摄制团队能在水下正常完成大量实景拍摄,卡梅隆请来专业的闭气专家来给演员与摄影团队教学。

为了完成水下拍摄,《水之道》的所有演员都拿到了专业潜水证。同时为了让水下拍摄过程中也保持神情自然,他们还要进行专业憋气训练,参演《水之道》的奥斯卡影后凯特·温丝莱特在接受曾透露在接受训练之后,能一次在水下闭气 7 分 14 秒。

除了直接驻扎在海边拍摄,为了还原复杂的水下动作捕捉效果,《水之道》剧组还定制了一个容积 90 万加仑(约合 3400 立方米)的庞大水箱,同时水箱中也布置了各种用于模拟海洋动力学环境的装置,让水下拍摄环境中演员能够尽可能模拟真实海平面之下的水流流动状态。

在水下相关桥段的拍摄过程中,《水之道》拍摄团队不仅需要完成拍摄工作,更需要在拍摄的同时解决各种之前电影业中没有现成解决方案的问题。例如其中涉及到大量在水下的动作捕捉情节,负责*的 WETA 团队还为《水之道》剧组研发了一套新的动作捕捉系统,方便演员在水下环境中完成动作捕捉。

另一个水下拍摄的难题在于 3D 摄影机:由于 3D 拍摄原理限制,摄影师需要同时立体拍摄不同角度的画面,但传统 3D 摄影设备直接下水由于水下光线折射以及气泡等原因,会导致最终成像效果出现严重的畸变。同时过于笨重的传统摄影机也比证明在水下很难灵活的操作。

针对这些之前从未有人遇到过的情况,《水之道》摄制团队与 DeepX 3D 联合开发了世界上*专用于捕捉水下 3D 画面的镜头系统,即使完全沉浸在水中也不会因此出现失真与色差,还比传统 3D 摄影机能保留一倍多的细节。

索尼也针对《水之道》剧组的特殊需求,为期定制了一款专用于水下拍摄的防水摄影机:整机被重新「切开」,主机与镜头部分只用一根线缆连接,让摄影师可以尽可能地灵活操作摄影机。

至于在水下拍摄会在镜头上形成气泡的问题。摄影师们直接使用了柯达 Photo-Flo 的化学凝胶,涂抹在镜头上即可打破表面的张力,防止气泡形成。

有了卡梅隆本人对于深海的热爱,加上摄制团队对于摄制效果的不妥协,最终才有了《水之道》中最终在水下摄影效果:截止本文发布时,《水之道》的媒体评价已经出炉,多家媒体都对电影其中的水下*赞赏有加,甚至使用「视觉奇迹」这样的字眼来描述。

电影工业的又一次革命?

之所以很多詹姆斯卡梅隆的影迷将其称之为「卡神」,不仅是因为卡梅隆从《泰坦尼克号》到《阿凡达》,再到《水之道》这样每次周期都十余年的坚持,更是因为卡梅隆一直在推动着过去几十年电影*领域的技术革命。

即使有《阿凡达》成功案例在前,很多人已经开始提前为《水之道》预热,认为其将会是詹姆斯卡梅隆带给电影业界的「又一次革命」。

但推动技术进步的因素往往比想象的要现实很多:即使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最终技术能否更多电影从业者效仿,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商业上能否得到成功。

例如一直钟情于在摄制中使用 120 帧的李安,在历经《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与《双子杀手》等数部采用 120 帧技术制作的电影上映之后,一方面是支持放映 120 帧的影院仍然寥寥无几,加上评价毁誉参半票房遇冷,因此直到今天也鲜有更多的跟随者采用这一技术。

因此,即使《阿凡达》系列的第二/三部,已经采用了同时拍摄的模式来制作,后续阿凡达四/五部能否正常完成拍摄以及上映工作,都要取决于《水之道》是否能在商业上取得成功 —— 《水之道》中采用的各种能颠覆电影行业的技术也是如此。

对于线下电影业界来讲,《水之道》也被看作是吸引观众「重回电影院」的机会,作为开启线下影院一轮新热潮的钥匙,甚至是线下电影院走出过去三年寒冬的火苗。

对于《水之道》来讲,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仍然并不容易,卡梅隆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达 3.5 亿美元的制作成本,意味着《水之道》至少要成为电影历史上票房第四才能实现收各种前期成本的收支平衡,要实现商业上的成功,成为影史票房前三的电影可能是*的选择。

但无论何时,好电影永远都是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契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