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23日,中国创投年度盛会——第二十二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峰会由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深圳市财政局、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协办,现场集结了中国当下活跃的创投力量,共叙股权投资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今天会上,清科创业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倪正东带来一组新鲜出炉的数据,回顾了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从募资、投资、退出等方面呈现了中国创投行业最新景象。
透过这份数据,我们看到中国创投最新境况:募资总规模达到约1.6万亿元,但募资结构分化巨大;总投资金额近7300亿,同比下降33.9%;整体IPO数量也有小幅下降。冰冷的数据背后,相信每一位VC/PE从业者都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感触。
以下为演讲实录,
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
所有的相见都是久别重逢,大家好久不见。每一年我都站在台上做这样的一场分享,一晃已经22年。
回想2001年我们第一届年会,刚好是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彼时互联网寒冬下,VC/PE也走进了低谷。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我们抱团取暖,当年100多位VC/PE同行齐聚北京,包括以深创投为首的深圳代表团和上海代表团,如今想起来依然十分感动。记得那一天,清科发布了第一份中国VC/PE的排名榜单,转眼间这件事做了22年。
2002年,是中国VC/PE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一年。那一年,熊晓鸽、阎焱带着北方的VC/PE同行们南下深圳与大家会合。此后,中国VC/PE一路往上前行,见证了整个行业浩浩荡荡崛起,至今增长了200倍。
如今回过头来看,深圳确实是中国创业与投资的福地。过去22年里,只有五家投资机构获得过中国VC榜第一名,其中有且仅有两家本土创投机构,而这两家机构全部来自深圳。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创投机构的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深圳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币基金桥头堡。截至目前,收获中国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投资机构是深创投,约230家上市公司,这是中国创投极具标志性的一幕。
清科走过20多年,如果没有深圳的兄弟们的相伴和支持,可能早就不在了。今天清科的南方总部正式落户深圳,落户南山。这让我想起1998年的一天,我给老家写信,信封上我选了一张纪念陶渊明的邮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这句诗中有“南山”,而我是桃源人,名字中也有“东”一字。没想到24年后,我们真的要落户南山了,新来乍到,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感性说了那么多,进入今天的主题——我给大家带了一份中国创投行业最新数据,也是这个行业前三季度的成绩单——
先来看一组中 美行业对比。2022年前三季度,美国募资4097亿美元,中国是1.6万亿人民币。这三个季度,美国投资数量约2万起,中国是8631起,中国投资数量下降了9.4%。投资金额上,今年前三季度美国投出了1万亿美元,差不多7万亿人民币;而中国是7200亿人民币,下降了34%。
显而易见,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节奏放缓,投资金额仅是美国的十分之一,与美国相比有十倍的差距,这说明中国VC/PE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不过在退出方面,因为有科创板、创业板等资本平台,中国在2022年前三季度的退出数量超过了美国。
让我们聚焦到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数据上来。先看募资端,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VC/PE募到了1.6万亿元,同比上升11%。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数字的背景源于2022年前三季度大量国资背景政策型基金加速成立。
具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新募的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占比达32.4%,成长基金占接近50%,两类基金加在一起就已经超过了80%。而早期基金只有300多亿占到2%,这个现象值得引起警惕。
另一个趋势是,今年募资结构分化趋势还在延续,大额人民币基金均由国资背景的管理人发起设立——比如100亿以上的基金,94%是国资背景;50-100亿的基金也有近60%是国资背景,而30-50亿级别的基金当中72%是国资背景;只有规模小于一个亿的基金中,国资占比较低一些。目前国资已经成为中国股权投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某种程度上VC/PE机构正在为国家提供专业的服务,把钱投到创新企业和科技企业中去。
再看投资端。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总额超过7200亿,其中人民币基金投了5900亿元,美元基金1300亿元。这是美元基金20多年以来投资金额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下降了67.3%。可见这一年美元基金确实在投资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具体到行业分布,今年IT、半导体及生物医药等硬科技投资热度保持高涨,新能源、新材料受关注度大幅提升。其中,吸金最多的是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赛道,VC/PE投资金额达1800亿。双碳新能源是今年增长速度最多的行业,如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金额同比增长了78.7%。这一点,相信大家在日常投资中深有体会。
不过,今年也有一些行业赛道的投资下滑明显,如消费和连锁零售领域下降了72%,互联网行业也下降了81.6%。以前VC圈无人不投互联网,现在是都不投了。今年也是医疗健康投资金额下降最多的一年,下降了45.2%。这是整个股权投资行业最真实的趋势和变化,数字说了算。
地域情况同样值得关注。今年前三季度,江苏、上海、北京、深圳、浙江的投资集中度超过了70%,而长三角的江浙沪加在一起就已经超过了40%。其中,江苏共诞生1400笔投资位列全国第一,深圳1108笔排第四。
资金上,北京吸引的投资金额超1300亿,位于全国首位。随着投资轨迹往沿海和长江经济地带迁移,北方城市投资金额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一年,深圳的创投机构因为疫情的因素,导致投资金额下降了近35%。不过,今年还有两个地方的投资特别活跃,一个是安徽,投资金额同比增长了42%,投资数量同比增长了68.5%;另一个湖北,投资金额同比增长超90%。
最后,我们看看退出方面。投资机构们退出渠道还是以IPO为主,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3480笔退出案例,同比小幅下降4.4%。但随着投资人的资金流动性需求日益增长,VC/PE机构也正在积极寻求除上市以外的其他退出渠道,以实现项目及时退出和现金回流,如并购、股转、回购等退出交易数量显著提升。
而从上市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境内外上市中企有352家企业上市,同比下降25.4%,融资总规模超5300亿,同比下降19%。其中绝大多数的中企IPO发生在境内A股,境外上市数量几近腰斩,只有52家,总融资金额更是下降了81%。整体来说,今年美元基金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只管理美元的投资机构。
我们进一步梳理上市公司的所在地,发现主要还是集中在广东、江苏、北京、浙江等地。其中广东是上市公司最多的地方,特别是深圳,在统计时间内出现68家上市公司。可以说,这里是退出的福地。
从行业上来说,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诞生的IPO数量最多,医疗健康和先进制造分别次之。今年互联网IPO大幅度减少了,甚至跌出了行业分布的前十,我们正在见证着行业的历史交替。
再来说说IPO渗透率。梳理今年发生的352家公司IPO,当中有247家公司背后有VC/PE的支持,VC/PE渗透率持续提升并已经突破了七成。回想起20年前我们在深圳开年会的时候,当时的IPO渗透率只有2%。这也再次说明了,过去二十多年来,中国创投力量在很多科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过去十年首次出现的一幕——人民币基金平均账面回报倍数超过了美元基金。从曲线上来看,人民币基金的回报一路在往上走,而美元基金最近这两三年在往下走。这可能是一个重要交叉点,预示着未来人民币基金在中国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随之而然地,科创板、创业板将成为VC/PE实现退出的关键一环。
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里来看,当下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期,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正在交替转换,资本市场也在更迭变换,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从业者思考如何改变,如何适应。
以上便是我对今年最新创投数据的分享。每一个数字背后,都离不开每一位创投人的贡献。今年环境变化比想象中更大,至于这份数据该如何更深入解读,我想还是交给大家,冷暖自知。最后想说一句:2022年即将远去,虽然眼前我们依旧面临着各种挑战,但相信未来可期,让我们一起继续重仓中国,为中国经济贡献来自VC/PE的力量。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12/5057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