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这座福建小城,火得不像话

这座小城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着历史上不同国家与东方的连接,和文化间相互吸收、交融后的痕迹。
2023-01-04 17:11 · 微信公众号:九行  阿祯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这座位于福建的小城曾被马可波罗盛赞为“东方*大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曾承接着一船又一船跨越半球的货物,让来自东西方各国的商人在此驻足。

现在这座小城——泉州依旧吸引着各方来客,它在相关平台发布的2022年国庆节十大“本地游新锐目的地”榜单上高居榜首,平台订单量增长463%。

谈及福建旅游,很多人想到的一站可能是如厦门鼓浪屿、永定土楼、武夷山等这些久负盛名的目的地。随着小众游、慢旅行、民俗行等概念的产生和传播,一些*闽南风情的小城渐渐成为了大家的旅行*,泉州就是其中之一。

福建省北接浙江,南承广东,因此泉州除了本省游客以外,还接待着来自一南一北两大省份的来客。高速发达的交通不仅缩短了路程时间,也极大地激发了周边省份游客对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的探索欲。

单车可以hold住的古城

“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

泉州老城区不大,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是最适合在区域内活动的交通工具。值得一提的是,和其他城市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不同,这里的共享单车几乎全是橙黄色的捷安特,且一小时内完全免费。

骑着车,就可以一路晃晃悠悠以钟楼为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展开探索。泉州老城的主要道路简单好记,南北贯穿的是中山路,而钟楼西边的那条街道叫西街,以东就是东街。交错的街道边,又四散分布着无数古迹、小食店等。

当自行车的车轮辗过上了年纪的街道,一边享受微风的轻抚,一边沿着这座老城的脉络不疾不徐地探索,正是开启泉州之旅的*玩法。

曾经繁荣的贸易让属于不同地区、民族的宗教漂洋过海而来,又在此扎根,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泉州西街有开元寺,涂门街有关岳庙、清净寺,天后路1号则是海内外年代最早、规格最高的妈祖庙——天后宫……因此,泉州古城本身就像一座巨大的宗教历史博物馆,沿街而行可以欣赏到许多属于不同教派的建筑。

老城区内最高的“东西两座塔”——镇国塔和仁寿塔就矗立在西街开元寺内,开元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唐初,是福建省内规模*的佛教寺院。在这样一座佛教寺院里,还藏着一对刻有印度教经典故事的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和有73幅狮身人面的青石浮雕。

开元寺是中国*拥有“印度教遗存的佛教寺庙”。石柱中部雕刻的是毗湿奴化身的神话故事,下部装饰中国传统吉祥图“爵禄封侯”“双狮戏球”等。

这两处“外来物”自明代从它处转移来后,就一直留在了开元寺内,和殿中神佛一道接受香火供奉。在开元寺内可以欣赏到印度教的工艺品,而当我们从院中交错掩映的叶片缝隙间,抬头向外望去,则能够看到对面基督堂上的十字架。

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的神灵仿佛已经在无声的岁月里对话百年。这就是泉州的特色,不论是从建筑美学,还是从宗教人文的角度,都吸引着游客们拨开迷雾一探究竟。

除了主街道,单车还为想要探索七绕八拐小巷的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除了一到假期就人山人海的东西两街,老城区的红砖建筑下还掩藏着或宽或窄的街巷,想要快速融入本地氛围,走街串巷的活动必不可少。

航拍泉州古城,恍惚间有一种穿越了时间的错觉,古城的风韵被镌刻在斑驳的砖瓦间。

从开元寺或是天后宫出发,骑着一小时免费的共享单车,仿佛开启了一场限时寻宝之旅。如天后宫附近的横街,就能够探寻到如泉郡天王宫、南门土地公宫这样的小庙,拐弯行至万寿路或是青龙巷又能走进如李贽等历史名人的故居。

小巷不只串起了景点,还引导着游客穿梭在泉州的千年商贸史中,你总能在这座老城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那段岁月。除了景点,小巷里还藏着许许多多有趣的小店,等待着你在不经意间推门而入。

新与旧,老与少

很多去过泉州的朋友都会选择在小巷咖啡店里度过一个悠闲的午后,在一处居民楼下的小院里轻松聊天也称得上是“奢侈”的享受。

泉州的生活氛围中带着几分闲适、自在,本地人有着自己的步调,外来的游客再多也不会打扰。咖啡店里的年轻人们忙着打卡、拍照、讨论着流行话题,阿婆们悠闲地聚在院外聊着家长里短,一墙之隔下互不干预,院里院外都热闹非凡。

小巷的老人们在茶馆门外闲聊,而茶馆里则坐满了年轻人,古城可以很老,也可以很青春。

一位资深旅游爱好者告诉我,每去一座城市,除了探寻小店,他还一定会到当地的菜市场转转。因为忙忙碌碌的菜市场,最能够反映当地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去泉州时,也不例外。

西街菜市场各式各样的海鲜,选择多样,丰俭由人,感觉每天都能吃不重样的。

西街菜市场,是泉州本地人的一大根据地。每天清晨,这座临海小城菜市场的摊贩案板上,就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品种各样的海鱼。在这里,朋友还见到了头戴鲜花的蟳埔女。和鲜艳美丽的穿着打扮不同,她们处理起顾客们挑选的海鱼来干净利落,手起刀落间鱼块就进了袋子。

随着越来越多自媒体博主的宣传,体验蟳埔女的同款“头顶花园”已经成为了来泉州游玩的必选项目。蟳埔村位于泉州市丰泽区,在这里“簪花围”头饰并非游客的限定体验,而是每位当地女性的日常装扮。

人来人往的街上,到处可见头簪鲜花、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的不同年纪的当地女性。除了精美的发饰设计,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也许才是吸引着游客们主动穿戴起当地民族服饰、融入渔村氛围的主要原因。

△社交平台上分享体验簪花围的游客。图/截于小红书

除了“蟳埔女习俗”,泉州还有另一种走出国门的非遗文化——“提线木偶戏”。泉州木偶戏文化流传已久,也伴随着每位当地人的一生,无论是供奉祭祀还是日常休闲,都不能缺少了在匠人手下灵活动作的木偶。

泉州木偶戏有着自己独特完整的剧中唱腔和近800出传统剧目、300余支传统曲牌调。这些大大小小的传统剧目忠实地记录了闽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和经典故事。

自汉代伊始的泉州木偶戏虽老也新,泉州木偶剧团也吸纳许多当地的年轻演员。这些年轻演员除了从小接受木偶戏的熏陶以外,还和自家长辈们成为了同事,当老一辈坚守技艺时,年轻演员们也为这门古老的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果去泉州旅行,一定不要错过木偶剧团的表演。一张价格便宜的戏票背后是雕刻、绘画、音乐、戏曲等多种艺术*结合后的精彩演绎。

有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在街头木偶艺术团的体验区亲自体验一把操纵悬丝偶的乐趣,虽然最后大概率会在手忙脚乱里终结,灵巧操纵丝线的手上技艺,没几年苦功夫可不会让你轻易掌握。

无论是悠闲自在的本地阿婆与忙里偷闲的外来游客,还是与老一辈共事的青年木偶戏演员,所有人之间都建立着一种纯粹的、跨越时间的联系。泉州的“旧”与“新”没有产生激烈的摩擦碰撞,而是在这一片土地上如温润的渠水汇聚一处。

“有美食的目的地,有灵魂”

曾是“东方*大港”的泉州,至今仍然物产丰饶。这里山水环绕,也有海浪潮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还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老饕们的胃。“有美食的目的地,才有灵魂。”显而易见,去过泉州多次的黄先生对当地的美食文化十分满意。

烧肉粽、醋肉、面线糊、啾啾螺、盐烧鸭……便宜又美味的特色美食不要太多。在人来人往的泉州街头,悠闲的一天从水门国仔面线糊开启,鲜香浓厚的汤底瞬间激发起一整天逛吃的热情。面线糊拌着醋肉、海味,狠狠送入一大口,各种食材的香味在舌尖上炸开。

面线糊,可以是早餐还可以是宵夜,食客可以自选要加的料。

如果大清早就想吃点甜食,不妨尝试一下花生汤。阿玲花生汤的店铺开在承天巷教堂的铁门里,花生汤熬得甜糯绵软,正好入口。一面是静默肃穆的教堂,一面是人来人往的早餐店,很难不再次发出“泉州的烟火气是所有生灵共享”的感叹。

出了早餐店,随便走上一条街道都能看到经营着不同门类美食的档口。泉州人对美食的研究不拘规格大小,如石花膏这种由海中植物加工制作的小甜品也能做出不同的花样。被称为本地果冻的石花膏,加上各种水果配料,一碗正好捧在手里边逛边吃。

想吃硬菜的话,就一定不能错过泉州的盐烧鸭和牛肉。说句玩笑话,没有一只鸭能活着离开泉州。在逃出泉州前,它们一定会被清理干净送进一排排架在火炉上的砂锅里。放着各种配料的砂锅不加一滴水,一整只鸭和适量的老酒越炖越有味,开盖就是扑面而来的香气。

吃鸭,泉州人是认真的,除了盐烧鸭,还有远远就能闻到香味的姜母鸭,一锅一锅热气腾腾。

泉州人对牛肉的爱则体现在随处可见的街边牛肉店上,无论是美食荟萃的西街还是某处不起眼的公交站台后,都一定有牛肉店的一席之地。牛肉羹、牛肉控块、牛排等,都是泉州人常吃的牛肉美食。一碗牛肉羹、一整根牛排骨,再配上米饭就是让本地人满足的日常一餐。

阿秋牛排店从点餐到上桌只需要一分钟,速度奇快。牛排软糯,夹杂着适中的肥油,一咬脱骨,很是下饭。

泉州人爱吃牛肉,应与它悠久的商贸历史密不可分。自唐朝开始,泉州在对外贸易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阿拉伯商人经此通商,带来了当地的文化习俗。涂门街上清净寺还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足以得见穆斯林文化对泉州影响之深远。

自在泉州,有山有海,还有适合发呆的大街小巷。

一座泉州城,半部商贸史。这座小城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着历史上不同国家与东方的连接,和文化间相互吸收、交融后的痕迹。当一天在逛吃中结束,看到夕阳的光影短暂地滑过古厝,“半城烟火半城仙”的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许世间有灵,但泉州包容万物的氛围和泉州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才为远方来客的心灵提供了*庇佑。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九行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