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美元基金GP转型正当时

曾几何时,美元基金在国内私募股权市场上风光无二。但现在美元基金不得不转型,全面拥抱人民币基金,往往需要转换为双币基金。
2023-03-06 07:56 · 财联社  陈美   
   

2023年过去2个月,人民币基金的募资端就热闹起来:江西100亿母基金招GP;浙江温州龙湾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两只母基金总规模扩大到20亿元;成都召开基金生态产业大会;广州发力今年*母基金,2000亿落地南沙;上海揭牌一只100亿元市场化母基金……

人民币基金全面开花的另一面,则是美元基金募资端的暗流涌动:一方面过去以美元基金为主的GP在美元基金退潮后,必须向人民币基金靠拢,以撑起募资大头;另一方面,以人民币基金起家的GP,凭借过去几年耕耘,已攒下不少成果,在行业排名中也越来越靠前,成为国资类LP优选对象之一。

美元基金GP的转型

曾几何时,美元基金在国内私募股权市场上风光无二。但现在美元基金不得不转型,全面拥抱人民币基金,往往需要转换为双币基金。

Viky所在的一家美元基金机构,在大年过后就忙碌起来。“去年四季度,我们集中跟各地国资类LP碰了一下。可能是四季度的原因,感觉他们(国资类LP)比较积极,基金签约也相对顺利。”

签约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返投任务。与以往拿美元基金LP的钱做投资不一样,国资类LP的诉求几乎都是“招(商)引(产)”。

“美元基金LP是财务投资者,投资时限长,能给GP足够时间做项目。但在引入国资、LP发生变化后,GP的投资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帮助地方政府招引成了很重要内容。”Viky说。

一位西部硬科技领域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从招引角度看,地方政府挺愿意跟大机构合作。“一些美元基金以美元LP为主,他们在项目源上有优势,质量也更可信一些。招引*要点,如果机构没什么实力,认知程度也不够,那么企业凭什么跟你聊?有时候,投资机构更像FA服务机构。”

由于出资人的变化,GP在投资节奏、投资风格上也发生变化。“以前美元基金是10年、15年的投资,现在人民币基金可能5年就要求退出。这一特性是人民币基金的性质所决定的,要快准狠。投慢了不行,退慢了也不行。”

其实,国资类LP们在意的不是融资,而是产业发展,工厂和供应链落地,给地方带来实实在在的产业、税收和就业。

也有美元基金募不了资

昔日的美元基金正在“改头换面”,将Title变为双币基金,不过创投日报记者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美元基金,都能在转向人民币基金的募资中获得成功。

Lida所在的一家美元基金,春节过后就没有动静。原因在于他们关注的领域,不是地方引导基金想要的。

“前些年,互联网、消费是美元基金们布局的重点。很多投资中国的美元基金LP,在互联网、消费上收获了很好的标的。这些项目在国外有非常通畅的退出通道,估值也很高。在美元基金LP眼中,这些项目看得懂,也愿意投。”

“但随着环境的改变,国内一些项目经历了回调,特别是互联网经济,流量红利已经见顶,过去主投这些赛道的GP在国资类LP眼中,完全不吃香了。”Lida对创投日报记者说,国资类LP更青睐硬科技。

“消费领域,是引导基金最不想投或最少投的领域,而且消费也不需要引导。在一个城市修几条街,建几个旺铺,消费自然能起来。”对话中,Lida隐隐有些失落。

至于硬科技赛道,现实情况是:一些美元基金已经拼不过新冲上来的人民币基金。

一位GP领域人士告诉创投日报记者,“一些新晋人民币基金,这几年投了很多硬科技项目,人脉、生态已建立起来,而且各个阶段的项目都有。从投资经历上来看,人民币基金比美元基金可能更有经验,那么对国资类LP来说,是选有经验的人民币GP,还是处于转型中的美元基金?”

该人士坦言,“现在不是美元基金不想投硬科技,而是赛道中的一些领域,他们已很少出手了,并且创始人也不想要美元基金的钱。重要的是,相比国外市场,A股的科创板或许能给更高的估值。”

对此,有科技领域投资人表示,**由于投资回报率要求的不一样,美元基金投的项目大多希望去纳斯达克上市,哪些项目能投,哪些项目不能投,他们心里也是有数的。

到了拼资源整合能力的时候

暂且不论没有募到资的美元基金们,在已完成募资的双币基金中,“招引”成了今年的首要任务。

不过,要完成这些任务也并非易事。一位与国资类LP签约的西部GP人士告诉创投日报记者,除了与西部的国资类LP接触以外,去年还跟山东、河南等地的政府类LP聊过。“不过聊下来之后,都不敢接招。”

一是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定位。“我们没办法完成一些地方政府的招引,即便国资类LP出资再高,达到50%,也没办法完成返投。”

二是除国资类LP,剩下的钱还要自己募资。“去年接触了高净值人群和上市公司,他们都十分谨慎,投资私募股权市场是一个长期过程,5年投资2年退出,如果不是长期看好,很多市场化LP都不愿意投。不过,今年随着疫情放开,感觉市场的活跃度又恢复了一些。”

该位GP人士谈到,相比一些小而美的机构,大机构在项目源上更有优势。“有时候,地方政府也需要和大机构互相支持,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大机构的资源、渠道,把产业带到当地。”

“现在,国资类LP找GP合作,一般情况下行业排名前20的机构,都挺愿意合作。在考核指标上,一些大机构完成一个标志性项目可能就达标了。但不同类型的大机构,肯定会制定不同策略完成返投任务。”

“如果完不成,管理费或许就没那么容易拿到。”在该位GP人士看来,未来一段时间,整合资源可能会成为机构们很重要的事,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生态已发生改变,投资机构们必须要学会适应。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