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比亚迪的刀片,终于「捅向」特斯拉

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可忽视的两大巨头强强联手,或许这就是顶峰相见?
2023-05-05 16:33 · 微信公众号:超电实验室  楚门   
   

靴子落地,两个新能源巨头终于合作了。

德国媒体Teslamag*报道,特斯拉在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已经开始生产搭载比亚迪电池的 Model Y 后驱基础版,这是特斯拉在欧洲市场推出的*款采用 LFP(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汽车。

报道中虽然没有说明特斯拉会采用刀片电池,但目前比亚迪电池工厂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均是其自主研发的刀片电池。

续航比国产低,仅限欧洲

在欧洲生产的Model Y基础版所搭载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容量为55千瓦时,WLTP续航里程为440公里

而之前特斯拉德国官网上的 Model Y 后驱版,则是由上海工厂出口,采用了宁德时代的 LFP 电池,电池容量为60千瓦时,续航里程为455公里。

相比之下,虽然续航有一定减少,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而且可以直接安装在车身结构中,减少重量和成本。

可以直接安装在车身结构中这一优势,也正好和特斯拉的一体压铸技术契合。

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采用了创新的铸造技术,将 Model Y 的前后框架一次性铸造成一个整体,电池组将作为支撑结构的一部分。

一体压铸工艺有效提高了车身强度和稳定性,马斯克曾称这种技术为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作为特斯拉在欧洲的*家工厂,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目前主要生产 Model Y 性能版和长续航版车型,之前的规划中还将生产电池等产品。

因此,欧洲方面有且仅有Model Y 基础版会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或将在一个月内正式下线

据媒体报道,特斯拉和比亚迪此番达成在电池上的合作仅限于欧洲市场,国内暂时没有使用比亚迪电池的计划。

而国内生产的特斯拉车型动力电池依然是由宁德时代和 LG 化学提供。

各取所需

事实上,特斯拉和比亚迪合作的传闻最早可以追溯到2021年。

当年8月,有媒体爆料,使用比亚迪电池的特斯拉车型已进入到 C 样测试阶段,或将在 2022 年第二季度开始比亚迪正式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

但双方当时都没有对此作出回应,此后也没有更多消息传出。

到了2021年10月,财联社报道称,特斯拉已经从比亚迪订购了总计10GWh的电池组,相当于200000个电池包,大概可以供应四分之一的Model 3 和Model Y生产。

不过这些消息都没有得到双方最终确认。

就在去年6月,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比亚迪从特斯拉学到了很多,比亚迪很快会为特斯拉供应电池

但几天后,这段采访视频迅速被下架,双方再次进入缄默状态,皆没有对外作出回应。

直到2022年8月,德国媒体爆料称特斯拉向比亚迪订购的刀片电池已发往柏林超级工厂,开始交付。

Teslamag在报道中称,荷兰机动车辆管理机构 RDW 颁发的认证文件显示,装有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特斯拉 Model Y 已于2022 年 7 月 1 日通过了欧盟的型号认证。

算上比亚迪,特斯拉目前有LG、宁德时代和松下四家电池供应商,在引入宁德时代作为供应商之前,特斯拉一直使用的是由LG和松下供应的三元锂电池。

可以说特斯拉用不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双方是否达成合作,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各方神经。

此外,比亚迪去年挤掉了松下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季军,其刀片电池的装机量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攀升。

但通过数据可以发现,比亚迪电池的装机量大部分都被自家车消化了,也就是说比亚迪卖的越多,相应的动力电池出货量也就越高。

韩国调查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显示,排名第三的比亚迪装机量为70.4GWh,其中国内占据了63.19GWh。

因而,和特斯拉达成合作,拿下特斯拉的订单为其提供刀片电池,对比亚迪来说无疑可以大幅提高其市场份额。毕竟去年欧洲市场电动车的销量冠军正是Model Y,销量高达13万辆,同比暴涨417%。

对于特斯拉来说,从松下到LG再到宁德时代,肯定不会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选择多个电池供应商可以极大程度上保证供应链稳定

再加上刀片电池的性价比,势必能帮助特斯拉把成本一降再降

众所周知,特斯拉是成本控制的高手,为了一再降低成本,特斯拉推出了革新行业的 4680 电池。

但就是被给予厚望的4680 电池迟迟无法大规模量产,据悉,目前特斯拉每周生产的4680电池仅能供应1000 辆 Model Y,这速度显然跟不上特斯拉快速增长的销量。

根据先前的规划,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除了生产电动汽车,还承担了量产 4680 电池的重任,但“一种关键但高度复杂的生产技术出现了重大延误”,这个时候比亚迪刀片电池来了,也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而且比亚迪和特斯拉,已经长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可忽视的两大巨头,此次强强联手,或许这就是顶峰相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超电实验室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