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盘点那些被资本玩坏的行业和企业......

资本的剑从未停止挥舞,过去、现在、将来都将依旧,但丛经历高光到心灰意冷,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却是难以逾越的沉重打击。
2023-05-12 16:11 · 微信公众号:灵兽  晴山   
   

01

“一些拿到融资的初创企业,很大一部分是被催死的。”曾拿到头部机构融资的王明(化名)反思后对《灵兽》无奈地表示道。

2012年,王明从英国留学回国后选择了创业,创业十余年,在历经熬夜、加班、透支健康等等艰辛之后,他最终还是走向了公司破产和名下资产被强制执行的悲剧。

在整个创业的过程中,让他倍感难受的并非公司业务成长所面临的挑战,更多的是与天使投资合作的经历。

“回顾当年,国内创业形式一片大好,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创业、找钱,创业故事里的独角兽企业横生。当然,那时候资本市场也一片向好,2015年的创业大街,到处上演着创业神话。”王明说道,当时很多自己瞧不上的公司,经常是一杯咖啡、一顿饭的时间就能融资上亿元,几千万元的融资也是随手拈来。

行情火爆的大环境下,王明在北京创业的项目是餐饮连锁,在没有引入资金前,项目现金流可观。

“当时,企业现金流不错,我们并没有想过要做融资,但最终还是被主动多次找来的资本‘可以给资源帮助企业加速发展’的条件给说服了。”王明表示,后来签了投资协议,对方先给了1/3的钱。

“资本对我们属于投后强管理,要求我们快速扩张,好尽快实现推着上市。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们的扩张速度也确实是太快。原本30几人的团队一下子扩张到200多人,一年扩张八九家门店。”王明回忆,当时压力很大,每天一睁眼就是一大堆的开支,包括工资、房租等等。

快速的扩张使得王明的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所要面对的资金窟窿也越来越大,更关键的是,此时等待投资人兑现的钱,以“财报不够好”等一些理由而未能入账。

后来,面对资金链断裂,他想尽一切办法来拯救,但依旧没能熬过去,公司破产,在关店清算之后,负债数千万。

关于投资协议很多细节性的内容,王明不愿多谈起,也不想再谈。他坦言,目前更多的是在自身找原因。同时,他提醒,业内很多的投资协议也需要年轻创业者提高警惕。

当然,在赛道火热之际,资本一拥而上后,也催生了行业泡沫,一些创业者的公司开始走向高光,但很快又从高光走向衰败,甚至难以收场。其中,近期传出倒闭的虎头局便是很典型的案例之一。

02

3月31日,对于近日网传虎头局倒闭的消息,虎头局相关人士回复表示:倒闭信息肯定不实。目前正在努力恢复中,包括资金链等。

3月30日,在社交平台上,有人曝出虎头局已经经历了以下事件:融资3亿、疯狂开店、网红营销、资金断裂、关店撤城、欠款2亿、拖欠工资、安抚欺骗、破产清算。

今年1月12日,虎头局刚获得新一轮融资,金额约数千万元,红杉资本和GGV纪源资本参投。

不过,早在2022年12月,虎头局曾被曝拖欠员工工资、供应商货款及装修款。12月27日,虎头局曾对媒体表示道:为应对疫情影响,暂时性调整了部分非一线员工工资,占比较小。装修供应商因施工争议,正在协商尾款,将积极与供应商沟通。因阳性员工暴增,临时关闭部分办公室,员工可远程工作。公司经营正常,随着员工康复,短期内将恢复常态。

回顾虎头局从爆红到如今的倒闭传闻,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

两年前,虎头局在烘焙赛道几乎是跳跃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在长沙起步,以国潮风格化的门面,售卖老婆饼、桃酥、芝麻饼干等,这后来变成了“新中式烘焙”的标配。

2021年1月,虎头局拿到了包括红杉中国、挑战者创投在内的天使轮融资。彼此,虎头局只有5家门店,而且其中4家在大本营。但这不妨碍虎头局带红了整个新中式烘焙赛道。并与墨茉点心局、泸溪河等一起,被视作是一个新兴品类的代表。当时,有很多机构抢不进这三家新中式烘焙连锁品牌的投资。

在爆红的背后伴随着不少的质疑声——差异化不突出的产品、创业公司也还没有展现出对更多门店的管理能力。

但质疑声依旧无法阻挡感性故事对投资人的吸引力——中西结合的烘焙方式将传统糕点升级,开在热门商圈的选址,加上*视觉冲击感的国潮风装修与品牌营销,以及用现做现卖的方式让年轻人大排长队。

投资人的理性与睿智在此时被“一定要投进去”的疯狂所取代。甚至有参投了这一赛道的投资人表示,“有头有脸的VC都去抢中式糕点了。”

公布天使轮的4个月后,虎头局又拿到了包括GGV纪源资本、老虎环球基金、红杉中国、IDG资本的A轮融资,高达近5000万美元,估值15亿人民币左右。而当时虎头局的门店也不过10家左右。

2021年下半年,弹药充足的虎头局门店扩张速度明显加快,光是在2021年就开了30多家门店,并高调进入广州、武汉、上海、北京等城市。

但进入2022年,虎头局的发展就进入了停滞状态,不仅并未获得新的融资,拓展门店的脚步也开始逐步放缓。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虎头局的单店销售额就出现了下滑,甚至长沙总店都处于亏损状态,昔日需要大排长龙的门店前也不再人满为患。

门店数量腰斩,融资进程凝滞,接连传出裁员、撤城、欠薪的消息,市场上留下一片质疑之声……

今年,在零食赛道内,不少企业又开始异军突起,行业竞争火药味十足。

03

今年三月份,赵一鸣零食宣布获得来自黑蚁资本、良品铺子联投的1.5亿元A轮融资,一度成为年初*的消费投资事件。

起步于江西宜春市,赵一鸣零食从一家小小的炒货店开始,逐步涉及零食,在2019年正式开出*家赵一鸣品牌零食店。

据《灵兽》了解,自从2020年10月开放加盟之后,速度布局,发展迅速,截止今年4月门店数量已经突破1100家。

拿到融资后,赵一鸣也跨出了江西,朝着安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三四线城市进发,开启加盟商招募。

但开一家零食加盟店资金门槛并不低。

从其官方介绍中便可得知,加盟一家赵一鸣零食店,需要60w-80w综合费用,包括加盟费38000,保证金20000,管理费800/月,装修80000-120000,设备费70000-100000,首次进货费180000-250000。另外,还有租金或店铺转让的费用。

除了赵一鸣零食之外,来自湖南长沙的零食很忙,势头同样凶猛。

成立于2019年,据官方数据披露,长沙现有零食很忙门店400多家。

2021年5月份,红杉中国、高榕资本、启承资本、明越资本联合出手,零食很忙完成融资2.4亿人民币。

获得融资之后,零食很忙开始大举走出湖南,进入江西,布局全国。尤其是开放加盟之后,门店数量飙升,截止去年11月份,零食很忙宣布全国门店数量已经突破2000家。

据《灵兽》了解,关于零食很忙的加盟费用,除去门面租金和转让费,一家常规门店前期投资所需资金大致50万左右。经过估算,理论上,加盟门店要想在一年半至两年内回本,日正常营业额需要在10000元至15000元左右。

除了迅速扩张的赵一鸣零食和零食很忙,还有来自四川的零食有鸣。

2021年零食有鸣在成都开出*家店。虽然进场较晚,但公司至今获得云麓资本、凯辉基金、昕先资本、海峡基金、新希望集团等机构和个人等多轮融资,节奏之快同样值得关注。

据悉,目前零食有鸣每月新增门店100家,门店数量已突破1000家,并规划到2026年开店规模达到1.6万家,主要阵地在四川、贵州、重庆等地,具有明显的西南色彩。

当然,赛道内的浙江零食品牌“老婆大人”、起源于上海的零食品牌“悠百佳”、厦门本土零食品牌“糖巢”等等,也在加速成长阶段。

目前来看,资本对零食赛道的热度正在升温,可以目睹的是,行业内正在卷起一场开店风暴。

但随着千店万店铺开,零食集合店“如何做到赚钱”正在面临着巨大挑战。挑战之下,扛不住的闭店潮也将会再次席卷行业。

04

“万店基因”是大多数消费投资人关注的重点,也是零食集合店融资中头部机构云集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个商业模型,具备万店基因。”一位投资人表示。

一方面,零食品类市场大,对周边户数要求低,主打性价比定位,使其拥有足够高的天花板;

另一方面,零食较长的保质期、较低的货损量,能够避开折扣处理的短板。

同时,较为简单的门店操作则大大降低人员培训成本,即使品牌达到数万员工的体量时,仍能通过管理体系来优化运营,这决定了门店易于复制。

现阶段来看,投资人与业内从业者对零食赛道抱有很大期望——后疫情时代的消费模式会持续受疫情影响,零食集合店将作为下沉市场的补充业态继续存在,国内市场会在这几年内成长出一批优秀的企业。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内快速复制扩张的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零食行业从业者张海(化名)曾对《灵兽》表示,一条街上四五家零食店的现象在县城已经十分普遍,但很多门店都是大几个小时处于依然无人问津的情况。

“很夸张的一个现象是,在一个小县城商业街相距500米的地方,同时有两家同一品牌的零食集合店在装修,这完全就是在挣盟商的钱啊。”张海称。

而对于加盟商来说,密集开店后,客流都被分走了,生意冷清显而易见。

除了满大街迅速开出的门店形成的激烈竞争之外,零食集合店的商品逐渐趋向同质化,加之门店装修风格也都千篇一律,使得不少消费者在网上吐槽“不记得刚刚在哪家店买的零食”。

对此,一位零食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记住不店名,很难培养品牌忠诚度。目前来看,零食集合店依旧在走互联网扩张的路——依靠融资迅速扩张,以此来抢占市场,谁能拿到钱谁就是头部。

“时间会吹破行业泡沫,而对依靠资本烧钱来迅速抢占市场又难以盈利的零食集合店来说,应该很快也会迎来闭店洗牌。”上述零食业内人士对《灵兽》称。

资本的剑从未停止挥舞,过去、现在、将来都将依旧,但丛经历高光到心灰意冷,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却是难以逾越的沉重打击。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灵兽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