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年轻人「不婚」,本轮消费复苏的新变量

多个行业的回暖节奏显示,结婚率或已成为本轮消费复苏的重要变量。当政策连续刺激遭遇年轻人“不婚”,房地产会否陷入“久提不振”?消费市场又将发生怎样的改变?那些依托“婚恋”而存在的生意还有多大吸引力?
2023-08-03 13:32 · 36氪财经  王晗玉 郑怀舟   
   

上周末至本周初,四大一线城市罕见集中表态,将大力支持或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这表明后续楼市或将迎来更强力的政策刺激。

但作为楼市消费的核心动因,结婚率、生育率连年下滑,正让房地产以及多个细分消费市场面临更深层次的挑战。

今年“520”期间,全国多地民政局宣布“为爱加班”,而前往登记结婚的人群却出现大比例下滑。据统计,5月20日当天,湖南结婚登记数同比减少74%;贵州同比减少53.8%;湖北同比减少46.6%;广东同比减少40.41%。

实际上,观察去年全年数据,2022年,中国结婚登记共683.3万对,已经较上一年继续减少80.3万对。这个数字仅是2013年结婚登记数的一半左右并且创造了1986年有数据公布以来的历史新低。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在过去两年的深度调整中大幅缩水,延伸至这个7月继续降温;以婚嫁为主的钻石生意一蹶不振;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增长乏力,转而推出成人奶粉产品。

多个行业的回暖节奏显示,结婚率或已成为本轮消费复苏的重要变量。当政策连续刺激遭遇年轻人“不婚”,房地产会否陷入“久提不振”?消费市场又将发生怎样的改变?那些依托“婚恋”而存在的生意还有多大吸引力?

婚育率,楼市复苏大变量

“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是房地产市场一直流传的一种说法。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对36氪表示,无论是刚需购房者首次置业,还是改善家庭二次置业,购房的核心原因要么结婚,要么生子

郭毅分析,当居民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人口数量增多,包括大家庭拆分成几个小家庭居住以后,新产生的购房需求、学位需求,都会创造楼市新的消费。“随着近年结婚率降低,生育率连年下降,促进楼市消费的核心动因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对楼市消费力的带动也会后撤。”

观察我国数据,结婚登记率在2013年达到高峰,此后逐年降低。这一趋势,几乎与房地产黄金时代的落幕重合——通常业界将2004-2014年视为房地产的“黄金十年”——此后行业先后开启去库存、金融整顿、“三道红线”等几个阶段。

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也曾提到,在2020年8月提出“三道红线”之后,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境况不仅是监管方式发生了变化,需求端情况也开始悄然改变。

他认为,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 2013 年以后开始出现净下降,刚需人口也开始出现净下降。需求的变化,加上监管对需求本身的限制,如首套房资格、二套房首付比、贷款利率等,迫使整个房地产行业发生变化。

来到当下,行业经历两年多的深度调整,楼市进入下行通道,政策放宽的导向越来越清晰,而逐年下滑的结婚率及以此为基础的生育率或难以发挥如往年一样的支撑力度。

此前在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28日,住建部发布消息,要求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此后至8月31日,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四地住建委陆续跟进表态。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这说明四个一线城市近期会有“大招”,并预测,后续降低购房门槛、贷款成本和税费成本等将是一线城市持续放松的重点内容。以上海为例,市场对于单身购房、认房认贷、五年增值税、普通住宅标准这几大领域放松的预期很强,这也是购房者近期可关注的方向。

过去,上海一直对单身人士限购,业内预计未来如可放宽这一限制,或能释放大批单身置业需求。

实际上,单身人群购房比例与购房意愿也确实在近几年出现明显上升。此前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单身青年安家置业调研报告》显示,单身青年置业率总体达41%,其中60%的有房单身青年依然有再次购房的意愿。此外有超过70%的单身青年有购房打算。

那么这一趋势能否缓解结婚率下滑导致购房需求流失的压力?

对此,郭毅表示,单身虽有置业需求,但驱动单身人群购房的其中一大原因是,他们希望能在婚前购买自己的私有住房,利用单身资格用足低贷款利率、低首付比例低杠杆的金融优势以规避婚后两个个人首套房资格合并为一个家庭首套房资格。

也就是说,单身婚前置业背后的一大驱动因素依然是结婚由此可见,纯粹的单身购买自有住房远远无法弥补结婚生子数量减少对楼市形成的缺口。

钻石商净利大降,乳企转战成人奶粉

当前房地产市场降温,除中长期需求端发生变化之外,还有居民收入预期、市场信心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在那些依托“婚恋”需求发展起来的细分消费市场,其受到结婚率下降的冲击更加直观。

如以婚嫁为主的钻石生意,近几年几乎一蹶不振。

上百年来,钻石与爱情深度绑定。但面对如今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甚至干脆“不结婚”的年轻消费者,钻石商们构筑出的爱情“梦幻”,似乎要被打破。

7月12日,国际钻石交易所官网显示,全球毛坯钻石价格较去年三月的历史高点已下跌25%;成品钻石价格从去年3月开始持续下滑。再从上海钻石价格指数来看,今年一季度,钻石价格小幅提升,二季度再次陷入下跌。

品牌商们的业绩表现也能证实国内钻石消费的疲软。

2022年,DR品牌所属公司迪阿股份营收同比减少20.36%,归属净利润几近腰斩,同比减少43.98%。莱绅通灵也迎来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2022年营收相较高峰时期已是减半。IDO品牌母公司更是从今年初起,陷入关店、欠薪的深渊,已逐渐走到破产边缘。

在《经济观察报》的报道中,CARAXY凯丽希培育钻石品牌创始人郭升表示,结婚率的下降是影响钻石消费的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结婚率的降低也伴随低出生率,这让繁荣多年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以及围绕母婴相关的诸多消费行业感受到寒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继2016年短暂生育高峰后,全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2022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人,不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2000多万新生人口的一半。

据尼尔森发布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洞察及趋势报告》,在人口红利减退和生育率下降大背景下,中国市场母婴相关品类,如奶粉、婴儿辅食、尿布、孕妇奶粉等母婴相关品类在2022年均有所下滑。

其中,婴配粉行业更是继续探底,增长乏力。也几乎从2022年起,各奶粉品牌纷纷开启去库存战略,奶粉均价大幅下跌,对企业营收产生影响。

今年4月底,各大奶粉企业2022年财报出炉。其中,雅士利收入下降15.7%,澳优乳业2022年度毛利率为43.5%,相较于2021年度的48.4%降低了4.9%。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多家奶企先后推出成人奶粉品牌或新品

伊利在去年年报中指出,成人乳基营养品已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蒙牛也表示针对“银发经济”趋势,将强化中老年奶粉、成人营养的研发与投入;飞鹤在2022年财报中表示,将成人营养与孕妇婴儿、儿童青少年、健康食品视为重点4大业务领域。

不过,业内普遍的观点是,包括中老年在内的成人奶粉市场,仍需培育。

而结婚率下滑的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根据民政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为214.7万对,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4万对。但这一小幅增长部分是源于去年四季度疫情的挤压。彼时全国多地处在封控状态,部分人群将结婚登记行为推迟到今年一季度。

因此,2023年后三个季度结婚登记率能否保持同比增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而拉长周期来看,伴随我国居民步入中等收入水平,郭毅认为对于年轻人群来说,无论是消费欲望还是对于高品质物质生活的追求,或均将进入平稳缓冲状态。“随着低物欲时代到来,过去那些比较激进的、冲动的消费,以及年轻人群对于物质的冲劲儿可能没那么大了,他们在买房子等这类大宗消费上会更加谨慎。”

由此可见,人口红利断层正成为多个消费产业中长期的新挑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