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微软5000亿收购暴雪背后

回顾这场“世纪交易”,微软究竟是如何巧妙脱掉“垄断”外衣,说服各国监管机构放行?交易达成后,微软与暴雪的强强联合,能否为其在游戏行业完成扩张?
2023-10-17 07:00 · 中国企业家杂志  邓双琳   
   

历经22个月,游戏界有史以来*一笔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

伦敦时间10月13日,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宣布,接受微软将动视暴雪云游戏版权授予育碧的补救措施,批准微软收购动视暴雪。随后微软宣布,已完成对动视暴雪总价约6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00亿元)的收购,动视暴雪正式成为了微软的全资子公司。

回顾这笔交易,可谓一波三折——

2022年1月18日,微软宣布将以687亿美元现金收购动视暴雪。这是微软成立以来规模*的并购项目,随着交易的完成,微软将超越任天堂,成为游戏业务收入仅次于腾讯和索尼的世界第三大游戏公司。

消息一出,引发全球科技市场震动。由于交易金额巨大,牵涉多国监管,这场并购案推进并不顺利,在各方利益博弈下,交易一度濒临失败。美国、欧盟、英国的监管机构先后表态对此次收购案造成“垄断”的担忧:微软和动视暴雪结合之后,垄断游戏市场,遏制其他厂商的生存空间,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经过微软和暴雪一年多的奔走疏通,中国、日本、巴西、欧盟等38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批准了这场收购,但在最关键的英国,官方仍认为这笔交易会损害英国云游戏公司的竞争。

为了扫清最后的障碍,在今年8月的最新重组交易方案中,微软做出了让步,同意将动视暴雪所有现有游戏和新游戏的发行权转让给法国游戏公司育碧,这一协议为期15年,适用于除欧盟之外所有市场。

这意味着,微软将无法在自己的云流媒体服务“Xbox Cloud Gaming”上发布*的动视暴雪游戏,也无法控制这些游戏在竞争对手服务中的许可条款。达成协议后,CMA认为重组交易做出了重要改变,基本上解决了此前的担忧。

回顾这场“世纪交易”,微软究竟是如何巧妙脱掉“垄断”外衣,说服各国监管机构放行?交易达成后,微软与暴雪的强强联合,能否为其在游戏行业完成扩张?

1、一波三折

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微软一直在争取各地监管部门对收购案的许可。为了获得监管机构信任,微软必须要洗清“垄断”嫌疑——微软的解决方案就是它与竞争对手达成的《使命召唤》保留合同。

收购消息一出,首先提出反对的是对手索尼。在游戏主机领域,微软的Xbox一直是索尼PlayStation的劲敌。动视暴雪作为游戏开发商,旗下《使命召唤》等热门游戏在索尼玩家群体中*声望,每年能为索尼带来约15亿美元的营收。一旦微软完成合并,垄断了旗下热门游戏,长期以来势必会侵蚀索尼市场。

索尼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微软本就掌握了游戏主机硬件以及云计算能力,短板在于游戏供给;收购完成后,动视暴雪的游戏储存将大大丰富微软游戏订阅服务Game Pass的IP内容库,可谓是游戏界的Netflix。

事实上,在宣布计划收购后,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通电话便打给了索尼CEO吉田宪一郎。纳德拉知道,索尼担心微软的收购交易可能导致动视暴雪的游戏从PlayStation平台下架。“我和吉田宪一郎的关系非常好。我只是想非常、非常清楚地告诉他,我们今后会毫不含糊地支持索尼平台。”纳德拉后来在法庭上作证时称。

这通电话是微软法律策略的关键一环。微软希望逐渐将竞争对手转变成盟友,通过私下签署协议的方式先发制人地解决监管机构可能提出的担忧。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微软一直试图拉拢索尼,双方的谈判断断续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8月底。当时,微软游戏部门负责人菲尔·斯宾塞给索尼高管吉姆·瑞安发了一封电子邮件,里面附上了一份微软保证可以留在PlayStation上的游戏清单。但瑞安后来在作证中称,“这份清单意义不大,《守望先锋》在清单上,但最新版的《守望先锋2》却不在上面。”

随着监管审查的深入,微软与索尼结盟的希望也变得微乎其微。于是,微软把目光转向了另外一家大型游戏主机制造商任天堂,虽有利益冲突,但任天堂反对态度并不强硬。去年12月,微软宣布与任天堂达成10年协议,在Switch上提供《使命召唤》游戏。

但这一做法并未打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很快,FTC就在其行政法院提起诉讼,寻求阻止这笔交易。FTC在上诉文件中提到,微软的收购历史证明其仍会将收购来的游戏划为*所有,也有足够的动机排除索尼这样的竞争对手,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

Xbox高管邦德在作证时称,FTC的诉讼迫使微软签署了一些合同,巩固了它对竞争对手的非正式承诺。随后,微软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与流媒体游戏合作伙伴达成的几项协议。今年5月,欧盟批准了这笔收购交易,条件是微软必须遵守这些流媒体协议。

7月,一位美国联邦法官也驳回了FTC阻止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请求。法官杰奎琳·斯科特·科利表示,她之所以被微软说服,部分原因是微软向其他平台提供了《使命召唤》。她在裁决中写道,微软“可能不会有违反这些协议的动机”。

科利法官还指出,微软作出了有利于消费者的让步。“这种审查已经取得成效:微软以书面、公开和法庭文件的形式承诺,将《使命召唤》在PlayStation上保留10年,让后者与微软自家Xbox保持同等地位,”科利法官写道,“它与任天堂达成协议,将《使命召唤》带到Switch平台。它还签订了几项协议,首次将动视的内容引入多个云游戏服务。”

彼时,微软收购动视暴雪面临的*障碍只剩英国监管机构CMA,但CMA仍在4月底阻止了这笔交易,称其担心微软将主导新兴的游戏流媒体行业。交易受阻后,微软于8月份提交了一份重组交易供 CMA 审查,根据新提交的协议,微软将不会购买动视暴雪持有的云游戏版权,而是在交易完成之前将其出售给独立第三方育碧。

达成协议后,CMA最终为这笔交易开了绿灯,这也意味着微软扫清了所有法律上的障碍,完成了这笔游戏史上*的收购案。

不过,虽然收购完成了,FTC依然计划对微软的收购提出上诉。FTC 发言人表示:“微软和动视暴雪在定于 12 月举行的上诉法院听证会之前完成了交易,但我们依然推进联邦上诉程序。微软和动视、育碧的新协议为合并带来了全新内容,必然影响美国消费者,联邦贸易委员会正按照行政程序展开评估,仍然认为该交易对竞争构成威胁。”

可见,微软的这场交易在未来仍有许多麻烦要处理。

2、未来命运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动机并不难推测——2022年“元宇宙”概念爆火,游戏成为科技公司竞相争夺的关键入口。微软希望借助此次并购,拓展其游戏社交内容的能力。

游戏社交内容生产一直是微软的短板,因其平台*内容较少,导致游戏主机的销量迟迟追不上索尼和任天堂。此前,微软Xbox的高管曾在内部会议上表示,“如果微软到2027财年的市场增长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话,那么我没有理由相信公司还会继续从事这个行业。”

收购动视暴雪,显然将极大弥补微软在内容上的不足。动视暴雪旗下拥有大量IP,成为Xbox 家族一员后,微软将接管《使命召唤》《古惑狼》《暗黑破坏神》《守望先锋》《小龙斯派罗》《托尼霍克》《魔兽世界》和《糖果粉碎传奇》等游戏系列。

动视暴雪则有意借助微软这座靠山“焕发第二春”。

游戏*暴雪在移动手游时代的确掉队了,其优势依然聚焦在PC端,在手游上探索的速度过于缓慢,出品质量也无法达到玩家的期待。

在2016年推出《守望先锋》之后,暴雪已经很久没出新IP了,网友评价其只能靠着“吃老本”活着。2021年11月,暴雪推迟了《守望先锋2》《暗黑破坏神4》两款游戏的上线时间;其作品《暗黑破坏神:不朽》从2018年开始宣传,直到2021年11月才开启内测。

根据动视暴雪2022财年财报,其营收数据也并不理想,全年营收约为75亿美元(约合54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5%,经营现金流的降低,也限制了其产品开发能力。

在达成合作后, 动视暴雪的CEO 鲍比・考迪克在接受外媒采访中透露称,“我们终于可以把那些过去 30 年来放在游戏库中的经典游戏拿出来,进行真正的重制了。”

随着收购案的落地,微软已经迫不及待开始了在动视暴雪内部大规模的调整。根据官网消息,动视暴雪CEO鲍比・考迪克将继续担任目前的职位直至年底,2024年将离开动视暴雪。考虑到目前鲍比・考迪克依然持有不少动视暴雪的股份,海外分析师认为,在这次收购案中他或许能够获得数亿甚至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

而微软游戏业务主要负责人菲尔・斯宾塞,也在近期透露了微软的下一步计划 —— 进攻索尼和任天堂的大本营日本市场。不仅仅是在日本建立工作室,微软的目标是“全面扩张”。动视暴雪旗下的几个拆分部门(动视、暴雪、King)中的游戏将会陆续上线Game Pass(微软的游戏订阅制)和其他游戏平台。

在另一个游戏大国,去年11月17日,动视暴雪和网易双双官宣“分手”,受此影响,暴雪旗下包括《魔兽世界》《炉石传说》《守望先锋》等在内的多款热门游戏已在2023年1月24日0点起在中国大陆停服。

自2008年以来,网易一直在国内代理暴雪游戏。但2022年11月,由于在代理费存在严重分歧,网易和动视暴雪分手。截止到2022年,《魔兽世界》中国玩家全球占比40%左右,全球玩家总数已过800万,其中中国玩家大约400万。

近一年过去,动视暴雪仍在寻找新的国服代理商,但尚未有明确结果,反而是和网易的官司频频上头条。

网易起诉暴雪的主要原因是暴雪拒绝承担国服玩家退款义务,同时还拒绝向网之易支付国服退款相关的预付提成费用,涉及金额近亿元。网易要求暴雪退还3亿元欠款,其中包括网易已全额支付的《魔兽世界》等停服游戏的退款、未售游戏商品库存的预付款项以及数款未开发游戏的预付保证金。

被“财大气粗”的微软收购后,撤出中国大陆市场的暴雪游戏,或许不会那么拮据,不仅可以还网易的债,还能让400万《魔兽世界》玩家重新回忆青春。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中国企业家杂志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