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车企进入大洗牌期
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十年前,进口欧蓝德落地价格接近三十万,但如今,21款三菱欧蓝德只要十万出头就能开走。对于在中国市场日渐式微的三菱品牌来说,这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三菱汽车决定将停止在中国生产汽车,该公司已开始与广汽汽车集团就此进行最终协商。
随后,三菱汽车的公关部门负责人井上彻二表示,该报道并非公司正式发布的消息,他表示:“我们仍在与股东进行对话,尚未做出任何决定。”但无论如何,三菱在中国市场销量低迷是不争的事实。
近年来,在中国市场消失的小众汽车品牌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正式退出中国市场、破产倒闭重组、停止经营汽车业务的汽车品牌多达40余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质量担保部主任贺兴近日在“中国健康汽车研究计划”交流研讨会上直言,车企的倒闭为消费者带来的影响要比4S店的倒闭大得多。
无独有偶,新能源车企也有不好过的,据*财经的报道,多名威马汽车车主在公开平台上投诉称,威马汽车车机、APP均显示无网络连接,处于暂停服务状态,与此同时,手机钥匙也已经无法使用。*财经记者从威马智行APP了解到,上述车主反映情况属实,威马智行APP界面已无法加载任何信息,疑似网络服务器关闭。威马汽车400客服热线也一直处于忙线状态,无法打通。
据中国青年网的报道,中国车市竞争日趋白热化,淘汰潮也在接踵而至。瑞银中国此前发布研报称,中国目前大概有148个汽车品牌,其中114个是本土品牌,34个是外国品牌。到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缩减至十几家及以上。
据财联社的统计,截至2022年10月,财联社记者对近两年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破产重整案进行初步统计后发现,国内共有27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破产或破产重整。其中,有17家企业的经营范围涉及整车制造,并且不乏博郡、陆地方舟、知豆等曾受到当地政府支持的“网红”。而今年最受关注的无疑则是威马汽车了。
02 众多车企淘汰退场,车子该咋办?
首先,从自由生长到优胜劣汰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市场竞争中,无论是哪个行业,都会经历从自由生长到优胜劣汰的过程,汽车行业也不例外。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产业生命周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任何产业都会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汽车产业也不例外。在汽车产业的发展初期,市场上的汽车品牌相对较少,各家车企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车企涌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逐渐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使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那些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则会被市场淘汰。
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政策的推进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汽车的动力系统,也改变了汽车的使用和维护方式。这对车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那些能够抓住这个机遇,积极进行技术转型和产品升级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然而,并非所有的车企都能够成功应对这些挑战。一些车企由于各种原因,如资金链断裂、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市场策略失误等,无法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最终只能选择退出市场。
其次,车企的退出最危险的则是购买了车子的消费者。汽车不同于一般的快消品,企业的退出将会影响到汽车的后续一系列服务,车企退出市场对消费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何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方面。对于已经购买了该品牌汽车的车主来说,车企的退出会给他们带来很多问题。例如:维修保养问题、配件供应问题、二手车交易问题等。
对于燃油车来说,这个问题还不至于特别突出,由于技术相对成熟,虽然不一定能找到原厂的配件,但是只要不是太特殊的配件,往往还是有可能在市场上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替换产品,不过如果品牌过度小众,这样的配件也必然是难以匹配上的。
而新能源的问题则是严重多了,特别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由于其技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缺乏足够的第三方专业支持和维护,将会很容易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由于其使用的电池等关键技术与传统汽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修理。如果车企退出市场,那么车主们可能会面临找不到合适的维修服务的问题。此外,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电池老化、续航里程下降等问题,这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处理。一旦连厂家都没有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将会成为巨大的难题。
第三,存量汽车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一是建议国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专门对车企的进入与退出进行制度安排。一方面,可以推动产品标准化,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确保不同品牌的车企都能够遵循相同的标准。这样有助于减少不同品牌车辆之间的差异,方便消费者在维修和保养方面进行选择。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后续保险机制,给退出车企的车主们留下缓冲垫。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保险基金或提供保险补贴,为车主们提供一定的保障。
二是消费者在购买汽车的时候,则应该更加注重购买大品牌汽车。大品牌通常拥有更强的研发实力、生产能力和售后服务体系,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幸存下来。同时,在购买车辆时也要注意了解车企的背景和实力,避免购买到质量不过关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
三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除了上述的保险机制外,还可以建立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体系。政府可以鼓励或要求车企在退出市场前必须对市场上的存量车辆进行维护和升级。同时,也可以引导第三方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维护市场,提供专业的维护和保养服务。
总的来说,车企进入大洗牌期,众多品牌淘汰退场,这是一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正在考验着每个市场参与方。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