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苏州大学在华东拉了个「朋友圈」

截至2023年11月,苏大现任师资队伍中包括10位两院院士、8位发达国家院士,以及1位获得诺贝尔奖获得者。
2023-11-10 11:50 · 动脉橙果局  施懿   
   

苏州,是白居易梦中的花桥水阁头,李白耳畔的菱歌清唱、叶圣陶童年的园林,千百年来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

在这座古朴风韵的江南水乡中,坐落着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苏州大学(后简称:苏大)。这所高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0年,在这里不仅诞生了*个文学士学位、*批化学硕士,还成立了亚洲*所比较法学院。

其实,苏大有的不只有美景和历史,少为人知的创新转化之强。近五年,苏大新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企业85家,另有苏州方昇光电和江苏汇博机器人两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在新三板上市。

始于颜值,忠于实力。苏大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创新黑马的?

#01

引入人才,更培养人才

苏州大学的前身为创办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这是一所由美国监理会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基于这一历史因素,如今苏州大学的校训也有中英两版,分别是“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和“Unto a full grown man”。

但无论是哪种语言,我们可以看出苏大对人才教育的重视,这一观念自然也延续到了成果转化工作中。一方面,苏大重视创新人才,另一方面,苏大也没有松懈对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

■  苏大之大,在于大师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苏大的师资力量不容小觑。截至2023年11月,苏大现任师资队伍中包括10位两院院士、8位发达国家院士,以及1位获得诺贝尔奖获得者。

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苏大开出了丰厚的福利待遇。据2023年7月苏大官网显示,为引入特聘教授、拔尖人才,苏大除了解决科研经费、生活经费等“常规操作”以外,还将给予人才不低于450万的个人补贴,总金额超千万。因此,苏大也被外界称为“人才挖掘机”。

▲  苏大人才引入政策(图源:苏州大学)

此外,苏州大学推行"学术大师 + 创新团队"的培育模式,由领军人才领衔组建创新团队,赋予*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

然而对人才的吸引并不能仅靠外部条件。苏大从始至终都非常重视学科发展,成立了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等一大批*学科平台,极大程度的丰富了苏大的学科门类。呈量级增长的科研实力,才是吸引人才的最终秘诀。

2007年以来,苏大在人才引进方面累计投入7亿多元,共引进特聘教授139位,其中80%直接来自海外,组建成立了20余个创新团队。

大批优秀人才的引入,造就了苏大雄厚的师资力量,苏大学子也因此更易接触到最*、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以及研究方向。就如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迈克尔·科斯特利茨教授的带领下,苏大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多名研究生先后在Phy.Rev.Lett.、Nat. Commun.、Adv. Mater.等著名期刊上以*作者、*单位发表一区和二区SCI论文100余篇,创造了不俗的科研成就。

除了在学生教育层面,优秀师资力量也会带动整体师资队伍的进步。对于很多高水平科研人员而言,学术研究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而他们对学术科研的热爱也将影响到高校的学术风气,以及学术环境,带动整体师资力量提上,形成良性循环。

■  苏大之新,在于创新人才

引入高水平师资力量仅是苏大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部分。苏大还通过“平台-保障-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强调交叉人才的培养。首先,苏大舍弃了传统的专业学分认证体系,试行跨学科、自定义辅修学习机制,让学分认定制度更为灵活。

此外,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新工科领域,苏大率先开展交叉学科实验班。在苏大,高考分数并不是*标准。进校后,苏大会通过校内二次选拔的方式,择优选择创新人才,并进入交叉学科实验班学习。进入实验班的学生采用的培养方案有别于传统普通本科教育,而是加重了研究平台、实践实习基地等实践方面的比重,做到学以致“用”。

在苏大开放、创新的人才培养环境之下,拥有123年历史的苏大走出了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李政道、查良镛等多位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

■  苏大之专业,在于产业人才

然而科研成果转化,不但需要优秀的科研成果,还需要懂技术,熟市场的人才引领转化。为此,苏大继教院专门开设了产业人才培训学院,培养熟悉产业,又了解技术的市场人才。

此外,苏州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利用“校地”合作优势,多次邀请活跃市场的技术经理人们进校交流。一方面,通过这一机会能向外界传递苏州大学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具体工作,包括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契合点、合作模式等,加深产业界对苏大转化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苏大内部技术专业人员对市场的了解,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02

政策引领,打造适宜落地的“土壤”

如果说人才实力为苏大成果转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政策的引导则让其如虎添翼。对于即将进行转化的科研人员,苏大设立灵活的评价体系,改变绩效考核模式,让其能够潜心科研。而对于正在转化的科研人员,苏大又通过激励政策,鼓励其进行尝试。

■  论文不再是考核的*标准

对于很多科研人而言,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数量会与其学术水平直接挂钩。而苏大正在从校内出发,打破这一刻板印象。

在2020年,苏大发布了《苏州大学关于树立正确科研评价导向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不把代表作的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作为量化考核评价指标。

在苏大,绩效考核评定中对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的重视程度远高于论文发表数量与价值。对于专利质量,苏大也有一套完整的评定体系,从新技术、新方法、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及其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等九大方向进行评估。号召科研人员从社会需求出发,进行科研。这一做法能从源头减少“沉睡专利”的出现,提高科研人员专利价值水平。

由于不同方向科研、转化时长各有不同。苏大专门采用了长效评价机制。即根据科研项目类型、转化依托平台、技术难度等方面入手,为不同的项目“个性化”设置评价周期,并有意识的缩短评价流程,尽可能做到多元化客观评定。

这样灵活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科研人员进行实质性的转化科研,减少冗杂的流程,为科研人员创造了一片更适合科研成果落地的“土壤”。

同时,苏大并没有一刀切号召转化。在支持科研转化之余,苏大也鼓励基础科研发展,个性化的评定标准使不同类型的科研人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之路。

■  激发转化热情,从两端做起

对于正在进行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苏大设立了“诱人”的鼓励政策: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重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成果,成果完成团队可享有该成果转让100%收益。

高额度的收益,更容易激发科研人员的“主人翁”意识,进而激发转化热情。

除了真金白银的奖励以外,苏大还转门转化人才设立了晋升渠道,单列“应用推广型岗位”。这一岗位的申报不设置职务高低限制,只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潜力与岗位的匹配度,为技术人才打通晋升空间。

然而,技术转移人员的积极性也将影响转移效率。对此,苏大技术转移人员采用均采用企业化聘用的用人模式,减少技术转移人员对高校的依赖性。但为鼓励其主动提高转化能力,对于转化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鼓励其参加学校事业单位招聘,并予以优先录用。据悉,目前已有两位转移中心企业员工成功应聘成为苏州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部的科研管理干部。

另外,技术转移人员的薪酬体系采用多劳多得的“低底薪+高绩效”的模式。但绩效奖励却格外诱人:在苏大,科技成果成功完成转移转化(经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并全额到款)后,所得净收益的 80%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10%作为中介费,10%作为学校的收益。“编制+绩效”的双重奖励,减少了苏大技术转移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在政策的加持下,苏大近年来专利转让和许可转化数量开始快速提升:2015年仅29项,到2019年全年已达176项,转让比例占学校当年授权专利的15%以上。

#03

散是满天星,聚是“苏大强”

由于历史因素,苏州总被戏称是“散装城市”。但随着城市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深化,苏州也呈现出“分是十三星,聚是苏大强”的趋势。而这股合作之风自然也吹到了苏大。

■  与科研优势合作,提高创新能力

科研创新能力自然是转化成功与否的*标准。为提高创新能力,除了自身进行改革以外,苏大还从外部积极的汲取能量。

在2013年,苏大宣布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共建纳米材料界面科学与应用技术实验室。实验室聚焦纳米材料与技术进行创新科研。纳米材料的运用与研究在能源环境、生命健康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与中科院纳米研究所的合作,有利于苏大在材料领域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推动原始创新。

2023年,Nature杂志《自然指数:纳米科学与技术》专刊以“苏州大学开创性纳米研究为全球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为题,报道了苏大在纳米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这足以证明苏大在纳米领域的实力正在稳步上升。

▲ 报道截图(图源:苏州大学新闻网)

无独有偶,在2012年,苏州大学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共同成立了苏州大学-西安大略大学同步辐射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的成立,不仅完善和发展我国大型同步辐射科学装置,同时也为苏大同步辐射人才培养和跨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科研平台。

在2020年,该中心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作共建的“软X射线能源材料原位分析线站”——这也是我国首条大学牵头与光源共建的同步辐射线站,也成为了高校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典范。

此外,在医疗、化学、工业等众多领域,苏大通过合作力量不断登高,立于我国高校科研的前列。

■  发展地区经济,深度绑定市场

苏州作为国内工业体系最全的城市之一,独具产业规模优势和集群优势,然而“大而不强”的特点仍困扰其发展。而苏大的创新实力正好补齐了苏州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的短板。

因此,除了与科研院所合作以外,苏大还以自身为中心,发挥“校地企”优势建起了“朋友圈”。

在地方层面,苏大贯彻“一院一市一基地”模式,即一个学院与一个城市共建一个产业技术研究基地。在和江苏各大城市的深度合作下,苏大先后与张家港、南通、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等地方政府共建了6个产业研究院。

在企业端,苏大则实现“一团队一企业一平台”模式,即一个科研团队与一个龙头企业共建一个科研平台。截至2023年,苏大已和阿特斯光伏、科沃斯机器人在内的130余家龙头企业共建了校企合作科研平台。

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使得苏大科研团队能够“点对点”满足企业需求,实现科研项目的“订单式研发”。这样的方式大幅提高了苏大的转化效率,同时也“定制化”解决了企业的技术难题,目前已有3家企业在与苏大的合作中,累计投资超千万元。

除了校、企、地三者之间的官方合作以外,苏大科研人员还能以个体方式参与到合作中。苏大允许科研人员直接至企业兼职,指导企业科研、生产,同时也接收企业在职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将合作伙伴处成“校友”,进一步加深了三者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与科研院校深度绑定,还是“校地企”合作,都加速了苏大科研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同时提高了科研成果在转化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共赢。

#04

是鱼米之乡,更是创新之城

山川巨丽,风土清嘉,江南之奥壤也。如今的苏州不再只是鱼米之乡,更是一座创新之城。苏大屹立其中,受其滋养,反哺之私。

在2020年《自然》发布的自然指数报告中,苏州大学被誉为近年来"全球上升最快的高校"。或许正是广纳人才、开放合作的办学思维,让苏大走出了一条“和而不同"的高校创新之路。如今,苏大创新转化已渐入佳境,集合作之力,定能扶摇直上。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脉橙果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