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1月OpenAI推出的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一夜之间火爆全球互联网之后,AI大模型的战争便一发不可收拾。
目前,AI大模型已经蔓延至金融、医疗、教育、工业、游戏、法律等多个垂类领域,麦肯锡在其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经济潜力:下一波生产力浪潮》中预测,如果将其报告中关注到的63种生成式AI应用于各行各业,将会为全球经济带来每年2.6万亿至4.4万亿美元的增长。此外,麦肯锡还将AI大模型定义成了下一波生产力的浪潮的代表,认为AI大模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为与消费者关系密切的汽车与手机行业,早早便与AI大模型紧紧连接在一起,比如在汽车领域,三六零集团与哪吒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布大模型产品NETA GPT,将360智脑、360搜索和360数字人等先进AI技术应用在座舱等领域,并将在4月上线并通过OTA方式推送给用户。
在此之前,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集团等均释放了拥抱AI大模型的信号;在手机领域,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三星等手机厂商均展示了主打AI功能的手机产品,争相竞逐AI大模型,其中星纪魅族最为激进,宣布“All in AI”,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全力投入明日设备AI For New Generations。
AI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正在成为汽车和手机向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动力,不难预料,随着AI大模型浪潮奔涌而至,汽车和手机行业将进行一场全面的“智能升级”。
01.AI“上车”加速落地
汽车行业是AI大模型最重要的落地场景之一,比如将AI大模型应用于车机系统和智能座舱,实现更高智能化的人车交互,以及和自动驾驶进行深度融合,最终实现高阶智能驾驶甚至是无人驾驶。
主流观点认为,汽车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的上半段,目前这个进程基本结束,而且取得了接近四成的市场渗透率,但真正考验新能源汽车的是下半段智能化。
目前,AI大模型对汽车领域最直观的影响是赋能智能座舱,进一步增强车载语音助手的交互能力与多模态理解能力。
不少车企已经展开了行动,试图抢占先机。
2024年1月9日,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正式拉开序幕。大众汽车集团在CES 2024上宣布未来将在车机端部署Cerence Chat Pro,将ChatGPT集成到大众语音助手的后端,并将现有的IDA语音助手引入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率先应用于ID、Tiguan、Passat和Golf系列车型中。
宝马集团也在CES 2024上表示,选择基于亚马逊Alexa大语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打造全新一代BMW智能个人助理,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语音可实现人车智能化交互,为驾乘人员提供更人性化的帮助,及时解答有关车辆的疑问。与此同时,奔驰则展示了全新的MB.OS车机系统,最明显的升级之一是其搭载的全新虚拟助理利用生成的人工智能和专有的AI大语言模型,用以提供更自然的语音反馈和对话,基于例程的详细建议等等。
自动驾驶也是AI大模型探索的重要方向。
2月18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内部信中提到,2024年要投入共计35亿元,发展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按照何小鹏的说法,2024年是小鹏迈向高阶智能驾驶,让高阶智驾走出国门走向全球的*年。
此前,小鹏汽车曾和阿里联合打造自动驾驶AI智算中心“扶摇”,用于自动驾驶模型训练。何小鹏表示,“扶摇”是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为小鹏在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训练奠定了算力基础。
除了高调发力的小鹏汽车之外,蔚来和理想汽车的“基于端到端”自动驾驶模型也将在2024年上线,比亚迪更是明确指出:“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并推出了全新的整车智能化架构“璇玑”及其AI大模型“璇玑AI大模型”。
“可以预见的是,AI大模型在新能源汽车上的部署和应用将成为众多车企竞逐的新阵地。2024年,也将成为AI汽车的元年。”一位汽车行业人士向DoNews表示。
02.手机等待新一场革命
不只是在汽车行业,2024年以来,“AI浪潮”在手机领域也愈演愈烈。
OPPO率先提出了AI手机的四大特征:AI手机首先要能够高效地利用计算资源,以满足AI时代下生成式AI的计算需要;同时,AI手机要能敏锐地感知真实世界,了解用户与环境的复杂信息;AI手机还需要拥有强大的自学习能力;此外,AI手机还将具备更充沛的创作能力,为用户提供持续的灵感与知识支持。
目前,AI大模型“登机”,在手机行业已然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比如vivo自研的“AI蓝心大模型”已在自家中端机落地;OPPO发布了*端侧应用7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手机Find X7;荣耀发布了MagicOS 8.0操作系统以及自研的70亿参数端侧AI大模型“魔法大模型”;星纪魅族宣布停止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全力投入明日设备AI For New Generations;苹果CEO蒂姆・库克也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苹果将在2024年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开辟新天地”
手机厂商纷纷加码AI手机赛道,原因在于AI手机的想象空间巨大。过去数年,手机行业陷入疲软,消费者换新需求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品侧缺乏革命性的进化。而AI手机的出现,或将成为焕发手机行业生机的机遇。
根据IDC的预测,在2024年起,新一代AI手机销量将会大幅度增长,并带动新一轮换机潮,2027年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5亿台,市场份额超过50%。Counterpoint Research称,2024年AI手机出货量初估将超过1亿部、2027年预估达5.22亿部,期间的平均复合年增率达83%。同时Canalys也在中国AI市场趋势洞察报告中提到,防守市场份额并开发新的功能已经成为行业重点,而AI恰好是这一战略转变中的关键因素。
对于各大手机厂商而言,AI手机是一场关乎未来生存的关键之战,也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
不过,尽管AI手机有望为手机行业带来上行周期,但无法忽视的是,AI手机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AI手机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用户数据以实现其智能功能,这引发了关于数据隐私和安全的担忧。如果手机的安全措施不到位,用户的个人信息可能面临泄露和滥用的风险。此外,AI技术在不断进步,但在某些方面仍不够成熟,尤其是一些AI手机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仍存在误差和局限性导致用户对于AI手机普遍感知不深。
一位智能手机行业人士向DoNews表示,现阶段AI手机的噱头大于实质,AI在影像、翻译、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并不是杀手级应用,AI手机的本质是让手机变成一个拥有智慧的超级平台,谁对用户最理解,谁真正地懂产品,谁就能在竞争中保持差异化并突出重围。
03.AI应该被限制在笼中
AI大模型诞生之时,就暗含着巨大的道德隐忧、伦理缺失、安全风险。总体来说,世界各国对于AI大模型的治理远远滞后于AI大模型技术的发展。
“针对AI大模型的监管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一位人工智能行业人士向DoNews指出,“随着AI大模型的出现并应用在汽车、手机等各个领域,随之产生的伦理问题将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促进科技向善,就迫切需要加强治理。”
早在2017年7月,国务院就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当时提出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部分领域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和政策法规初步建立;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到2030年,建成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
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七部门联合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服务应当遵守的规定等进行了明确。
2023年10月,科技部等十部门印发的《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正式公布,并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要求,算法、模型和系统的设计、实现、应用等遵守公平、公正、透明、可靠、可控等原则,符合国家有关要求,伦理风险评估审核和应急处置方案合理,用户权益保护措施全面得当等。
不只是中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均对AI大模型发展密切关注,其中欧盟对于AI大模型及数据保护尤为关注,其《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涉及个人数据的使用和处理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趋严并非意在制约AI大模型的发展,而是要在合规框架下可控发展,对于AI大模型而言,加强监管、净化行业环境、驱逐不良现象可能会带来限制,但对各行各业的长期发展却大有裨益,如何在合规发展的前提下,尽快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并落地,已成为AI大模型的长期命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Do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