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自免爆火,一天两笔超10亿美元交易

连日以来,自免赛道异常热闹,重磅交易频现,火爆程度可见一斑。仅5月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4起并购交易,总交易金额超50亿美元。
2024-05-29 15:22 · 动脉网  车维维   
   

5月28日,强生宣布与Numab Therapeutics达成最终协议,强生将以约12.5亿美元的现金,收购Numab的全资子公司Yellow Jersey Therapeutics(YJT),以获得一款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双抗药物NM26的全球权利。

强生表示,该交易预计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此外,由于Numab曾将NM26在亚太地区的权益授权给了Kaken Pharmaceutical,强生将与Kaken Pharmaceutical“达成一项单独的协议”,以获得NM26在亚太地区的权利。

Numab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avid Urech博士表示:“很高兴能与强生公司达成这项协议,相信他们能够迅速推进NM26的开发,为特应性皮炎及其他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此次交易验证了我们的发现和工程平台的价值,以及为大量临床未满足需求的患者群体带来多种新型多特异性抗体的潜力。我们的合作战略从早期开始吸引了Kaken、Eisai、勃林格殷格翰和小野制药等生物制药合作伙伴,这也成为我们实现平台的价值以及继续推进潜在的变革性免疫学和肿瘤学项目的关键。”

强生创新医学全球免疫学治疗领域负责人David Lee表示:“为了给数百万AD患者提供持久、无症状的缓解方法,我们的药物针对不同患者亚群的多种疾病驱动途径进行定制。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致力于开发差异化的双特异性药物,将两种不同疾病驱动途径的靶向结合起来。NM26有潜力专门为强烈瘙痒相关的皮肤发炎患者提供创新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自免领域在一天内完成两笔超10亿美元交易。除了强生此次并购,同日早些时候,日本化工企业旭化成宣布10.6亿美元收购瑞典生物技术公司Calliditas,获得其核心管线Nefecon(布地奈德缓释胶囊,用于治疗IgA肾病)等。

囊获潜在“first-in-class”双抗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

NM26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同类首创双特异性抗体,即将进入Ⅱ期临床。强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与现有治疗方法相比,NM26可提供独特的益处,并解决AD患者未满足的关键需求。

特应性皮炎(AD)是最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在不同的患者亚群中具有不同的疾病驱动机制,具有高度异质性。其中IL-4Rα触发Th2介导的皮肤炎症,IL-31影响皮肤瘙痒和随后的抓伤。目前的治疗方法不能提供持久的、无症状的缓解,大约70%的患者不能达到最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的缓解。

NM26靶向IL-4Rα(I型和II型受体)和IL-31,前者触发Th2介导的皮肤炎症,后者影响皮肤瘙痒和随后使疾病恶化的抓挠。除了可能改变AD的护理标准外,NM26还可能对涉及Th2炎症和瘙痒的其他炎症性皮肤病有效。

该双抗是使用Numab独特的λ-Cap™和MATCH™技术平台发现和设计的,利用该技术平台Numab公司正在建立一个高度差异化的多特异性药物发现和开发项目的管线,主要围绕炎症领域和肿瘤领域。

就在两周前的5月16日,强生宣布以8.5亿美元现金收购一家专注于免疫介导疾病双特异性抗体公司Proteologix,并囊获其多款双抗疗法,包括PX128和PX130。PX128是一款靶向IL-13/TSLP的双抗,即将进入针对中度至重度AD和中度至重度哮喘的I期临床开发。PX130是一款靶向IL-13/IL-22的双抗,正处于中重度AD的临床前开发。

强生正在积极推进其制药部门的创新战略,计划在2030年前推出20种新药。自去年12月提出这一计划以来,强生将重点放在了肿瘤学和免疫学研究上,并已在这两个领域达成多项交易,包括今年1月收购癌症生物技术公司Ambrx Biopharma,5月收购免疫药物开发商Proteologix,以及此次收购YJT。

此外,强生还表示了对双特异性抗体的兴趣,该类药物能够同时靶向两个不同的靶点,正越来越受到大药企的青睐。目前,强生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了双靶点多发性骨髓瘤药物Talvey和Tecvayli。

在宣布与Protelogix的交易时,强生曾表示其目标是在其他疾病领域建立一个具有“差异化和互补性”的双特异性药物组合。如今,强生又增加了NM26药物,进一步丰富了其双抗产品线。

强生全球免疫副总裁Candice Long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为所有患有免疫介导疾病(如AD)的患者提供变革性疗效。对差异化双特异性抗体的投资,将成为我们开辟免疫学领域的新篇章。”

自免赛道爆火,

一月内完成超50亿美元交易

连日以来,自免赛道异常热闹,重磅交易频现,火爆程度可见一斑。仅5月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4起并购交易,总交易金额超50亿美元。除了强生的两次自免收购以及日本旭化成收购Calliditas之外,在不久前的5月22日Biogen以18亿美元收购HI-Bio,其核心管线为CD38抗体,开发自免适应症。

自免赛道拥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潜力,根据沙利文数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60亿美元,2022~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6%,其中中国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达到近250亿美元,较2020年实现十倍增长,是全球自免药物的重要增量来源。

上一代自免“药王”修美乐,撑起了艾伯维十几年的业绩。而在新一波自免浪潮中,Th2、Th17通路则成为*的机会。

除了强生和艾伯维,赛诺菲、葛兰素史克、诺华、福泰制药等大药企也在重点布局该领域。赛诺菲IL-4R(Th2)、强生IL-12/IL-23(Th17)跻身百亿美元品种,IL-17、IL-23诞生了多款重磅炸弹。强生近期的两起并购亦是从双抗切入Th2迭代赛道。葛兰素史克以14亿美元收购Aiolos获得长效TSLP抗体切入Th2赛道。赛诺菲经将自免炎症作为*核心,连续展开多项交易。礼来收购DICE从小分子替代角度继续布局IL-17。

与此同时,在国内市场,各家本土企业也在迅猛发力。根据研发客统计,A股和H股上市近80家新药研发“活跃分子”,有43家企业入局自免赛道。尤其是在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领域,本土部分药企已取得了初步的研发成效。

参考资料:

50亿美元:自免风口一个月内4起并购交易—— 医药笔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脉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