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今天,证监会主席提到募投管退优化政策

证监会将和有关方面一道,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围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024-06-19 15:26 · 投资界     
   

6月19日,2024陆家嘴论坛在上海正式开幕。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并发表讲话。其中备受创投圈关注的有

证监会将推出“科创板八条”。这标志着科创板改革再出发。此次改革将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证监会将和有关方面一道,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围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引导更好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提升多层次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要壮大耐心资本,要从制度机制以及理念上解决包容创新的问题

对于退市涉及的投资者保护,证监会态度非常鲜明,对其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一追到底”,依法从严惩处各相关责任人员,决不允许“浑水摸鱼”“一退了之”。

今年是科创板设立5周年。5年来,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改革效应不断放大。吴清提到,最近陆续出台的新“国九条”以及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文件,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强监管、防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他进一步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企业通常具有高投入、长周期、经营不确定性大等特征,与坚持“长期主义”的耐心资本在本质上是高度契合的。

“创新本质上是面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只有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吴清说,这需要各个方面凝聚共识,打通堵点卡点。

眼下国内创投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变化。犹记得2024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此后,新华社发布《新华社经济随笔:“壮大耐心资本”的启示》,文中提到,“耐心资本”,顾名思义,就是引导资本做“时间的朋友”,不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干扰,陪伴硬科技、科学家与创业者“长跑”。“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都体现了经济发展的一个道理:要有前瞻眼光,更要有战略定力,不畏风险挑战,坚持做正确的事,在长期投入与坚持中结出硕果。

同样轰动的一幕是——2023年12月,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9项重点任务之首,凸显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会议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这确立了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定位,对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和促进创业投资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如此种种,给正在变革与重塑中的创投行业带来信心。

创投兴,则产业兴。创业投资是推动初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与成长的关键力量,已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业态。聚焦创投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期待中国创投迎来一个向上的拐点。

*演讲内容引自证监会发布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406/535628.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