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宏大叙事与高增长预期向来是风口。也正因此,在资本狂热时期,大部分企业都会形成共识:涌向蓝海领域。
无论是创新药的PD-1大战,还是医疗器械的电生理、神经介入、TAVR厮杀,都是如此。
不过,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与竞争的白热化,不少参与者发现,高额投入并未如愿转化为持续的丰厚回报。内卷愈发严重,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无效分配,还拖累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预期中的蓝海迅速消失,与此同时,一些看似“偏门”的细分市场却孕育着独特的机会。
以“脑膜胶水”为例,虽然市场规模受限,但其高利润与稳定的增长潜力,为部分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商业机遇。赛克赛斯的“赛脑宁”自2018年上市以来,销售收入从最初的31.71万元飙升至2023年的9201.66万元,其高达90%以上的毛利率更是证明了深挖特定领域潜力的价值。正是基于“赛脑宁”的表现,赛克赛斯向创业板发起冲击。
当然,之所以被视为“偏门”,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场规模的先天限制。因此,这类企业需要持续在更多领域突破。
但不管怎么说,这类企业的成功,一方面源于对市场缺口的敏锐洞察与产品差异化战略的构建,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对成本控制与价值链优化的深入探索。
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崛起,反映了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变——从盲目追求规模与速度,转向更加注重技术和品质的内涵式增长。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市场环境的演变,相信会有更多小众领域的“黑马”企业涌现。
01 神外创新黑科技
“脑膜胶水”的核心作用,是保护脑脊液不外漏。
脑脊液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存在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由脑室系统产生,环绕脑和脊髓,用于运输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缓冲震荡,保护脑组织和脊髓,维持颅内压和脑组织渗透压,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硬脑膜是一层保护大脑和防止脑脊液与外界接触的重要屏障。不过,一些手术可能会破坏这层屏障。包括开放性颅脑损伤、肿瘤的侵蚀、炎症以及颅脑手术,均可能破坏硬脑膜。
临床上一般通过缝针缝合硬脑膜以完成对硬脑膜的修补。但缝合过程中会产生微小的针孔,很难形成完全密闭的环境,术后颅内压的波动可能引起缝合处脑脊液的渗漏。
被破坏的比例并不低,根据《脑脊液漏规范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开颅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4%-32%。
脑脊液渗漏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严重的头痛、感染、脑膜炎和假性脑膜膨出等,这会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缺陷,甚至死亡。严重脑脊液渗漏患者只能通过再次手术修补漏口,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也会大幅增加。
在硬脑膜修补过程中,医生通常会通过补针或采用动物源或化学合成类的硬脑膜修补材料加强修补的效果,但上述方式均无法完全解决缝合口脑脊液渗漏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防止脑脊液渗漏,医用胶水应运而生。医用密封胶在使用前通常处于液体状态,在使用过程中变为凝胶状态,从而具有黏结创面、止血、防渗液、防黏连等作用。
参照欧美市场,在临床使用方面,医用胶与人工硬脑(脊)膜产品的使用比例接近 1:1。在很长时间,可吸收医用胶的研发难度较高,因此该类产品在国内市场曾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02 逐步突破的市场
虽然听起来颇为平常,但脑膜胶水的研发要求却相当严格,理想状态是能够"即刻成胶,滴水不漏",满足安全性、有效性和便利性这三大显著特点。
成分安全:低溶胀度,可完全降解,凝胶过程中无产热,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稳定粘合:具有显著的水密封效果,有效防止脑脊液渗漏;
操作简便:易于装配,能迅速溶解并即刻成胶,方便医生在手术中使用。
在海外市场上,目前仅有Integra的DuraSeal® Dural Sealant System和史赛克公司的Adherus® AutoSpray Dural Sealant两款产品。
而在国内市场,Integra和史赛克的产品尚未获批,这为国内企业提供了率先突破的机会。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赛克赛斯和迈普医学两家企业参与竞争。赛克赛斯的可吸收硬脑膜医用胶(赛脑宁)自2018年在国内上市,而迈普医学的睿固硬脑膜医用胶则在2023年获得批准。
尽管国内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关企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例如,赛克赛斯的赛脑宁产品在2018年的收入仅为31.71万元,到2023年已大幅增长至9201.66万元。
并且,近年来赛脑宁的单价从2021年的2844元/支下降至2023年的1866元/支,但其毛利率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2021年为92.38%,2023年仍达到90.81%。这表明脑膜胶水是一个利润丰厚的领域。
目前,国内神经外科手术中脑膜胶水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国外神经外科手术中普遍使用医用胶的习惯在国内逐渐推广,预计这类产品在国内将进一步释放潜力。
03 提高天花板的思考
当然,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仅仅布局脑膜胶水这一产品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在于,单一产品的市场潜力终究有限。受到手术数量、产品定价等多种因素制约,脑膜胶水的销售额天花板显而易见。
Global Data统计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市场,用于硬脑(脊)膜修复的可吸收医用胶市场总规模约为0.84亿美元,其中Integra LifeSciences与史赛克公司分别占据约70%和30%的份额。
无论是Integra还是史赛克,脑膜胶水都只是它们众多业务中的一部分。国内企业同样如此,通常将脑膜胶水作为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以迈普医学为例,公司遵循科室全产品线的原则,提供围绕神经外科手术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其系列产品覆盖了神经外科脑膜修复、颅骨修补及快速止血等多方面的临床需求。
赛克赛斯则以“植介入生物材料”为核心,在止血及手术防粘连类、组织封合及保护类、介入栓塞类、组织工程类等生物材料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布局。
在医疗器械行业,尽管许多耗材领域拥有高技术门槛,但单个产品的市场容量往往受限,这也是整个行业的普遍特征。
"大赛道、小单品"的现象,对企业提出了双重挑战:不仅要求企业在产品研发上保持*,还需在市场策略上做到精准布局,通过跨学科创新与全球化市场拓展,持续扩展业务范围,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换句话说,器械企业要想在"大赛道"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单品"机遇,就必须在技术、市场、战略三个维度上同步发力,构建起稳固的业务生态链。
唯有如此,才能对抗内卷,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把握先机,持续前行。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氨基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