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黄仁勋,年度并购狂人

今年过半英伟达已至少完成了四笔并购,全部都围绕着AI业务展开,过去几年更是疯狂出手,大杀四方。
2024-09-26 15:35 · 投资界  刘博   
   

最近几次交流中,身边投资人不约而同聊起了黄仁勋。

这位英伟达掌门人,意外成了并购江湖的新偶像。“团队内部专门研究了英伟达的并购逻辑及打法,他们今年贡献了多笔并购案例。”一位VC朋友如是说。

甚至,有的投资人对照英伟达并购标的,来寻找国内有哪些合适的并购机会。

黄仁勋还在不停出手。最新一幕是,英伟达拟以约1.65亿美元收购软件初创公司OctoAI。细细梳理下来,今年过半英伟达已至少完成了四笔并购,全部都围绕着AI业务展开,过去几年更是疯狂出手,大杀四方。

黄仁勋扫货

年度并购狂人诞生

黄仁勋今年买了哪些公司?

时间回到今年4月,英伟达在官网正式宣布收购以色列人工智能初创企业Run:ai,具体收购金额并未对外披露,但有外媒称交易金额为7亿美元。后者成立于2018年,在此前就与英伟达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图形处理单元(GPU)虚拟化提供支持。

谈及这笔收购,英伟达表示通过与 Run:ai 的合作,将为客户提供一个可在任何位置访问 GPU 解决方案的单一架构。“客户有望受益于更高的 GPU 利用率、更好的 GPU 基础设施管理以及开放式架构所带来的更大灵活性。”

几乎是同一时间,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英伟达收购另一家初创公司Deci。Deci同样是一家来自以色列的企业,成立于2019年,提供高效的生成式AI和计算机视觉模型,可以通过调整AI模型大小,从而使其能够在AI芯片上更便宜地运行。

不难看出,英伟达这两笔投资的目的,都在于帮助客户更加有效地利用自家AI芯片产品。

背后更多细节流出——今年以来,英伟达高层为寻找收购标的,曾征求多家风投公司建议,一度邀请了12家“有前途的”AI创业企业,集中向英伟达高管做演示,CEO黄仁勋也包括在内,最终是Run:ai和Deci脱颖而出。

今年6月,黄仁勋又出手了。据彭博社报道,英伟达收购了Shoreline公司,这笔交易的估值约为1亿美元。后者的一位投资方表示,Shoreline的团队将加入英伟达DGX Cloud部门。

成立于2019 年的Shoreline,提供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致力于提高基于云的服务的可靠性和效率。

时隔一个月,黄仁勋今年的第四笔收购来了——买下一家旧金山的初创公司Brev.dev,英伟达的一位发言人对外证实了这笔交易。资料显示,Brev.dev主要提供AI和机器学习开发平台,可以在基于CPU和GPU的云实例上构建、训练和部署模型。

能被英伟达收入麾下,显然令初创公司激动人心。在收购完成后,Brev.dev在LinkedIn上表示:“与英伟达合作,意味着能够将最强大的硬件与业界领先的软件结合在一起,以实现这一使命。”

回过头看,2019年成为英伟达一个关键节点,利润与股价开始飙升,并在这一年豪掷69亿美元收购了以色列芯片制造商Mellanox,成为自身迄今为止公开的最大一笔收购。据不完全统计,英伟达在短短五年内已收购14家企业。

不难发现,英伟达的收购策略从早期的大规模收购,演变为更关注中小型企业。英伟达通过整合来自被收购公司的技术和资源,让数据中心业务得到针对性补强,在AI时代更好地满足企业客户日益复杂的需求。

一位VC投资人梳理发现,从具体的收购对象来看,英伟达对与AI相关的名类软件和工具更感兴趣,黄仁勋的收购属于"填缝型”,平台化战略意图凸显。

“对于英伟达这样的巨头而言,通过收购快速进入一个新兴市场,已经是一种惯用手段。凭借公司自身强大的综合实力,这种简单甚至有点粗暴的方式,往往也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生涯里

最遗憾的一笔并购告吹

这恐怕是黄仁勋职业生涯最大的遗憾。

故事还要从2020年4月说起。彼时软银已开始深陷亏损泥潭,不得不将芯片巨头ARM摆上货架。后来,软银与英伟达之间进入到拉锯战,直到同年9月才达成协议,确定将以现金加股票的形式完成。

黄仁勋对于ARM的喜爱程度非比寻常,他曾在交易官宣后表示,“我特别着迷ARM能帮助像英伟达这样的公司去实现开发特殊的计算设备。我相信这种开放的模式、让计算机行业具有更多选择是正确的方向,我们的合作可以加速这一趋势的发展,使其得到更加广泛的部署,”在他的设想中,将在ARM总部英国剑桥建立一个世界级的AI研究中心。

一旦这笔交易完成,不仅缔造软银史上最大规模的资产出售,也将是全球芯片行业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案之一。当时曾有投资人表示,“如果英伟达真的收购ARM,就相当于收购了移动端的英特尔。”

但现实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因各方监管机构均未能批准,最终英伟达还是放弃了对ARM的收购。当时宣布这一消息时,黄仁勋难掩遗憾。

尽管交易告吹,但并不影响英伟达在AI江湖攻城略地。不知不觉间,英伟达已构筑出一幅庞大的投资版图。S&P Global数据显示,英伟达在2023年已成为仅次于微软、软银和谷歌的第四大风险投资企业——其去年投资了大约30多家初创公司,数量比前一年翻了两番。

在近日的高盛投资会议上,黄仁勋指出,企业投资AI的回报不仅体现在短期收益上,更在于中长期的效益提升。AI可以通过更精准的数据分析和业务预测,显著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在他看来,在AI时代,摩尔定律已经失效,“我们不会再看到CPU和通用计算机每年都快一倍了。如果我们每10年看到它快一倍,那就很幸运了。”

正如黄仁勋在很多场合强调那般,科技行业发展迅速,尽早对遥远的未来进行投资是英伟达的必走之路。背后则是他时刻保持的危机感:

“我们不需要假装公司一直处于危险之中。事实上,我们一直处于危险之中。”

接受被并购的命运

有黄仁勋名字出现的地方,就不可避免会提到另一位名字——苏姿丰。

虽然两人渊源颇深,但黄仁勋所创立的英伟达与苏姿丰领导的AMD,一直以来都是针锋相对的存在。

当英伟达挥动并购大刀,AMD同样大举出手:过去一年已向十几家AI公司投资超过1.25亿美元,以提升AMD计算平台的领导力。

今年8月,AMD宣布已签署收购ZT Systems的最终协议,交易价格达49亿美元,将以现金+股票混合的形式支付。而在稍早前的7月,AMD又宣布以全现金交易方式拿下位于芬兰的AI初创公司Silo AI,交易金额约为6.65亿美元。

如果把目光拉长,“大鱼吃小鱼”的一幕幕不胜枚举——苹果在年初收购加拿大初创公司DarwinAI;随后微软通过雇佣方式将Inflection的创始团队和大部分员工纳入旗下;OpenAI更是在5天内接连收购Rockset和Multi;AI独角兽Character.AI也卖身于谷歌……

如此一幕幕,并非偶然。

眼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意识到,仅仅拥有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并不够,还需要强大的资源和团队来推动规模化发展。与其执着于将公司发展成巨头,不如专注于打造“小而美”的创新产品,并通过被并购的方式实现价值最大化。

而对于大厂而言,他们也希望通过并购获取优质的AI技术和人才,弥补自身在创新方面的不足,从而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防止被新兴的AI企业颠覆。

相似一幕开始发生在国内AI创业江湖里。其中,阿里堪称迄今最猛AI“捕手”,凭借扫货似的投资打法,迅速聚齐大模型五虎。

腾讯也不遑多让。腾讯去年5月就投资了清华系大模型公司深言科技;而在Minimax、百川智能和智谱AI的投资阵容中,同样也出现腾讯的身影。几乎同一时间,美团龙珠成为了月之暗面A1轮的领投方。

一时间,国内AI投资盛行起了“大厂轮”,头部AI独角兽身后都出现大厂们的身影。一位VC合伙人表示,以往沿着流量和平台逻辑的投资案例消失不见,“赢者通吃、一家独大”的时代正被打破,“但投资AI,尤其是大模型,让这些沉寂许久的大厂战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又能再现往日攻城略地的荣光。”

犹记得一位创投大佬提醒,未来大部分在重复创业的企业,基本没有上市的可能:要么通过行业并购重组,纳入到现有的上市公司的体系;或者说横向拓展,寻求新的空间;要么精耕细作,探索深度的技术创新服务,从而赢得市场和利润,为社会做贡献,为股东带来现金流的回报。

这样的生存发展方式,实际上适用于每一个行业,每一家中小企业。硅谷知名创业家 Steve Blank 认为,创始人是最懂公司的人,应该努力为创业公司套现增加价值,即使面临的是被收购。

创业者需要开始接受被并购的命运。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刘博,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409/540681.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