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元旦,出门旅行的朋友们会发现,在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与知名景区,有不少操着各国语言的外籍游客流连其中、络绎不绝。
这源于中国进一步放宽优化的过境免签政策——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即日起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即10天;新增21个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进一步扩大停留区域。
数据显示,过境免签政策公布一小时内,海外游客搜索中国酒店和机票的搜索热度,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87%,海外游客元旦前后入住的酒店预订热度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超5倍。
而今年以来,随着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不断释出,在境内外广受欢迎,引发热烈反响。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
这意味着,平均每小时就有3600多位国际友人来到中国。
01 来中国,去哪玩?
如今,漫步在上海City Walk的经典街区武康路和安福路,时常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韩语对话,以及看到韩国年轻人在各式文艺复古的建筑前拍照打卡。
自2024年11月8日起,我国开始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允许韩国公民因经商、旅游、探亲访友及过境等目的入境中国,最长可停留15天。随后,政府进一步优化入境政策,将免签停留期限延长至30天。韩国赴华旅游热度暴涨,话题#周五下班去中国#,登上韩国社交媒体热搜榜。韩国SBS电视台在报道中,把这种现象描述为“中国让韩国年轻人在周五‘骚动’”。
数据显示,韩国游客入境中国热门城市依次为上海、青岛、北京、广州、深圳、大连、杭州、延吉、成都等,其中,上海是韩国游客最喜欢的中国城市,且增速较高,上海的韩国入境游客订单同比增长超180%,环比增长超40%。
周五下班后打个“飞的”到上海过周末,正成为韩国年轻群体的新潮流。南京路的冰淇淋品牌“帝娜朵拉”门店内,店员每天接待十多名韩国游客,周末时会翻三倍,通常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从韩国济州岛飞到中国上海,仅需45分钟,年初票价就降至新低;从韩国釜山飞上海的单程机票含税价格仅约430元,往返含税票价约1090元,比不少国内航线机票都便宜。加之免去办理签证的复杂手续和费用,使得韩国民众赴华旅游蔚然成风。
不仅是韩国游客尤为青睐“魔都”上海,去哪儿网对全球各国的外国旅客在中国乘飞机的热门目的地进行了排名,前十位分别为:广州、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杭州、西安、重庆、昆明、青岛。具体的热门景点也有很多,例如外国游客来华旅行的“三件套”:长城、故宫、兵马俑。除此之外,上海豫园、成都大熊猫基地、杭州西湖、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也深受外国游客青睐。
中国对外窗口之都——广州,也是吸引外国游客纷至沓来的著名城市。元旦假期前后,广州白云机场口岸出入境日均客流保持在4.3万人次左右,元旦当天出入境航班约为310架次。自首批次单方面免签政策实施,一年来广州白云机场口岸累计服务38国入境人员超74万人次,其中免签来华人员近40万人次,占比超一半。其中,免签入境旅客数量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法国;此外,德国、瑞士、新西兰、韩国等国免签来华人数同比增长均超过100%。
除了上述热门目的地,江浙沪2小时高铁圈、川渝2小时高铁圈、广深2小时高铁圈同样广受欢迎,甚至一些独具特色的小众旅游目的地也吸引着外籍游客前来探索,深度体验与众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风光。例如俄罗斯游客喜欢去黑河,因为这是他们必去的网购“收货地”;韩国游客除了上海,也开始扎堆张家界,感受中国壮阔河山;甚至是被誉为“最窄县城”的云南昭通盐津,也频繁出现在一些国际游客的vlog视频中,海外平台上有着较高的点赞量。
02 外国游客vlog里的中国
一次酸菜牛肉火锅,让波兰博主@Gus顾斯“满嘴流油”的同时,还不忘感慨“太上头了”!夏末秋初,近40度的高温下,不少重庆火锅店里“长满”外国人。在TikTok上,关于四川火锅的视频,最高点赞量超过了百万,带有#hotpot#标签的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了50亿。此外,在火锅美味的“诱惑”下,12月27日,19名外籍人士拿到了我国首批火锅料理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了中国首批外籍“持证”火锅料理师。
中国烧烤的香辣味,也把国际游客欲罢不能。全网近三千万粉丝的伊拉克美食博主@老王在中国,对此感受颇深,用他的话来说:川渝的辣,吃一口感觉有100万的蚂蚁在嘴里跳舞一样;江西的辣,吃一口鼻涕辣出来了,感觉挨打了……
烧烤火了,上海南京路*百货里的“很久以前羊肉串”门店,不仅新安排了会英语甚至韩语的工作人员,甚至还准备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开几个账户,向国际友人推荐离浦东陆家嘴、虹桥机场、浦东机场更近的门店。
以烧烤为代表的中国夜市美食,让一众外国游客先从舌尖上打开了China Travel,直呼“没有一个外国人可以带着腹肌离开中国”。在中国生活了15年的英国博主@司徒建国,海选出了他最喜欢的五个中国夜市:武汉万松园路美食街、新疆和田夜市、福州光明港夜市、沈阳老北市以及杭州武林夜市。
加拿大旅行博主@JetLagWarriots 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酱香饼仙人”,因为他在上海街头游玩时,对“酱香饼”这种中国小吃“一口爱上”,喜欢之情溢于言表,因此喜获网友赠送的昵称。无独有偶,@混血王子阿龙*次去武汉尝试“酱香饼”时,兴奋地在社交平台发视频共享,并直言“原来披萨奶奶这么香!”。
正如英国著名美食作家扶霞,在其所著《君幸食》中所说:“很多被普遍认为是在西方诞生的饮食现象,其实都是‘华裔’,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有时甚至是几千年)以前。早在十二世纪,开封就有了餐馆,比巴黎出现餐厅要早大约六个世纪。被现代西方美食家奉为圭臬的对食材产地与风土条件的讲究,根本不是法国人或加州人的发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对此一直孜孜以求;同样的,还有所有食材必须应季的美食理想,中国人讲究这个,不仅出于实用,也因为追求应季风味。当下流行‘不可能汉堡’(Impossible Burger)这类用豆类和马铃薯等植物蛋白做成的仿荤食品,也有历史悠久的华夏祖先,至少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中国厨师们就已经在制作各类素食‘荤菜’了。”
不过,而当外籍游客为中国美食痴狂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一点麻烦:中国菜名到底要如何翻译,才更有国际范儿?中国近代翻译理论家严复,曾经提出一条著名的翻译标准,即“信、达、雅”。但China Travel流量突然来袭,很多餐馆似乎有些措手不及,例如白酒,很多餐厅菜单上写的是“Chinese Baijiu”,麻婆豆腐直接音译为“Mapo tofu”。跨文化的菜名翻译工作,看似小事儿,实则是打通国际文化沟通的一道关键屏障,任重道远,中国店家仍需努力。
03 入境游便利性,还需提升
不仅是菜名的翻译,China Travel超热强度来袭,而在中国城市“硬控”老外的背后,移动支付、衣食住行预订等等,均成外国游客的重重关卡,便利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实际上,即便入境游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仍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权威国际旅游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的国际旅游收入约2000亿美元,泰国600多亿美金,中国是400亿美金,在亚太地区排名不到前三。另一方面,通过跨国比较,在前几十位的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入境旅游对GDP贡献率*。2019年,外国人入境游收入仅占中国GDP的0.5%,距离国际中值1.5%,还有近1.3万亿元的增长空间。
携程创始人梁建章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两大原因:一是支付不便;二是签证不便。
在支付层面,当世界拥抱中国时,中国便利的扫码支付居然一度成了“拦路虎”。通常来讲,外国人更倾向于使用信用卡和现金支付,并且他们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关注程度往往高于中国居民,因此对于实名认证制度持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面对中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无现金和数字化支付方式,外籍人士感到难以适应。在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中国两大主流移动支付平台时,他们在注册、绑定银行卡以及日常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障碍。
而为了解决外籍人士在中国支付时遇到的问题,微信和支付宝在2023年7月底进行了支付链路的升级,以减少国际用户在注册账户、认证和绑定银行卡上的时间。同时,这两个平台也加强了与Visa、Discover、Diners Club和MasterCard等国际信用卡组织的合作。支付宝在2023年8月推出了新的国际版,增加了包括公共交通、打车、酒店预订和景区服务在内的多种旅行场景功能。此外,海外用户下载WeChat后,可以与国内的微信用户互通,入境后无需重新注册,只需按照应用内的指引即可激活微信支付功能,并绑定国际信用卡在中国境内直接使用移动支付。
与此同时,旅游服务人员的外语水平与国际化接待能力,也决定着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旅行体验。
但疫情三年的入境游停滞期,导致精通外语的国际导游流失颇多,目前外国游客回流,市场严重供不应求。中国旅行社协会导游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桂珍曾经给出一组数据:目前全国约有66万持证导游,中文导游占比约91.6%,外语导游占比约8.4%,存在外语类导游,特别是小语种导游欠缺的问题。据了解,虽然外语导游的日薪确实能够轻松超过千元,但是收入很不稳定,因此,全国的外语导游基本上都是兼职或者自由职业。
签证方面,今年以来陆续放宽的过境免签政策,正在持续为中国入境游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据摩根士丹利估算,中国入境游未来10年的收入有望累计达到1.7-4.5万亿美元,10年后入境游对中国GDP的贡献率有望上升至2-4%。
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来到中国,身临其境地体验与感受这一东方古国的独特魅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价值星球Planet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