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盒子”的受众
拿小米“盒子”为例。小米“盒子”被雷军定位为小米手机的“手机配件”。而小米手机的用户,大多为在校学生、刚刚步入职场、收入不高且租房住的年轻一族。这类用户本来对电视机的需求就很小,甚至部分人没有使用电视机的条件。所以,如果从小米手机来拓展“盒子”的用户,从定位上说,用户的重叠度不高。
最近的一组数据显示,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开始“老龄化”,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而这部分人群,似乎对“最发烧的手机配件”也不会有很大兴趣。
3、“盒子”的致命伤
只要你想走上台面,就得被上游的内容提供商掐着脖子。根据2011年国家广电总局《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机顶盒产品,必须与牌照持有方合作才能进入市场。目前市面上只有CNTV、南方传媒、上海文广等7家广电系央企拥有牌照。小米“盒子”之所以能够二度重生,也证明小米已经接受了“断臂”的代价。
小米“盒子”本周再次宣布与CNTV携手,通过CNTV旗下未来电视公司的中国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提供内容、客户端管理和用户计费等,小米则仅通过该平台“向用户提供服务”。
乐视也同样采取了与CNTV合作的方式。根据乐视和CNTV签署的协议,CNTV负责互联网电视业务的整体运营和管理,提供符合广电总局政策要求的内 容分发平台和播出控制平台,向用户提供自有和第三方的节目内容,进行播控审核。乐视则负责互联网机顶盒的终端研发、生产、运营和服务,向CNTV提供内容 和CDN分发资源。
市场究竟有多大,谁也说不清。互联网牌照方可以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比如百事通就刚刚发布了一款名为“小红酷盒”的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由此可见,就不排除以后“盒子”市场做大,牌照方踢开其他“盒子”自己做的可能。
命运被捏在别人手里,终究是很悬着的事。
一张牌照,让人欢喜让人忧。可能小米们已经开始羡慕起台面下的“盒子”们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事记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