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日本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及启示
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日本农业现代化始于二战后,目前日本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良种化水平居世界前列,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非常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追溯体系完善健全,农户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没有太大差别。
日本农业发展客观条件:日本国土37.8W平方公里(我国1/25),人口约1.27亿(我国1/11),山地较多、人口少、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户有时间从事非农业活动,1970年后日本兼业农民增多。
战后初期日本完成了地主制度解体和自耕农创设,日本农村小生产为主,与欧美农业现代化不同,日本要选择先改良土地和农作物品种再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一改三化”路径,即“土地改良-化学化-良种化-机械化”。
1、一改三化
1)土地改良—日本特有农业现代化开端
改良目的:提高地力、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耕种面积;
改良三阶段:1949对水田改良 → 1960对旱田改良 → 1960中期对草地改良。
2)化学化
使用化肥农药等对生产率的提高起重要作用,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过度的化学化曾经造成巨大污染危害。
3)良种化
水稻:始终把品种改良尤其是水稻放在重要地位,水稻品种改良世界一流(不同维度有不同品种:气候维度有特寒、寒冷、温暖、暖等;灾害维度有抗风、抗湿、抗旱、抗灾、施肥、抗病等;季节维度有早熟、中熟、晚熟等);
水果:1960后蔬菜种植主要为设施型生产方式,在水果质量及品种多样化方面进行研究,使日本水果业发展位于世界前列。
4)机械化
特点:适用性强(适用化、小型化、轻型化、系列化、高效化)、种类齐全。
2、日本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三种类型
农民协会:1947年《农协法》颁布后,开始出现农协。农协在日本网络最庞大、功能最齐全,日本99%以上农户都属于农协会员。农协业务范围有三方面:共同销售、采购农资及部分生活资料、共同信贷保险。从中央到都道府、市、町、村都建立了经营上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民间农协组织,农协设有营农指导员,指导生产、经营,农民则集中精力搞生产。2009年日本共有农协741个,共有营农指导员14457人(其中农业技术指导员10881人,占总人数的75.3%;农户生产经营指导员1551人,占10.7%;农机服务指导员314人,占2.2%),96.8%的农协有农营指导员,19.4%农协有31人以上农营指导员。
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由2个以上农户组成的、共用大型设备的合作组织,如集体栽培组织、共同利用组织、畜牧生产组织等。
地区农业集团:以村为基础,把区域内所有农户组织起来,统一调整指导管理生产。
3、日本特色农业信息系统
DRESS系统:电信电话公司的实时管理系统DRESS,公众电话后端链接大型数据库、互联网网络、气象预报系统、温室无人管理系统、高效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及个人电脑用户,提供农业技术、文献摘要、市场信息、病虫害情况及雨保、天气预报等信息。各县都设立了DRESS分中心,随时交换信息。
GLS系统:农户可按作物品种、地区特点在网上查询农技资料,日本利用农田地理信息系统GLS管理的耕地面积已超过20%。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技术服务的推广不可或缺,与互联网良好的结合是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关键。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工具化的特性为创业带来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但过度依赖于互联网偏离农业服务行业的本质,也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沟壑。寒冬之时,亦是回归理性创投之时。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Do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