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小米华为的战争早已结束,何来终极一战?

小米曾经的营销确实让所有的厂家感到了压力,但是营销终究有穷尽之日,不可能成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的因素。任何商业的成功,营销是锦上添花的事,最终还是产品和技术说了算,因为用户在教育后终究会成熟起来。
2016-01-06 10:50 · 钛媒体  西域刀客   
   

  二、产品战略不同,技术能力无可比性

  小米最初在雷军“专注、*、口碑、快”的理念下,学习苹果的方式,以单款产品作为主打,2013年以前的小米,也正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走得生猛。但到了2013年,尽管有“市梦率”的概念给投资方讲故事,但小米仍然无法摆脱制造企业的成长速度规律限制,或者说无法达到雷军给小米定位于互联网企业所面临的几何倍数的成长速度的要求。

  以产销量和销量额来给企业提升价值也是2013年小米所面临的问题,红米上市,进一步拉低了小米手机的综合价格,但红米给小米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单款千万台的销量,在国产手机中难得一见。

  2014年可能是在红米销量的影响下,小米更是一路狂奔,虽然销量据小米自己公布的数据称达到了惊人的6112万台,但手机平均价值据称下降到了800元以下。到了2015年,小米形成了“百货公司”的模样,似乎都是为估值做的努力

  当小米失去了单品优势,失去了*的产品追求,那么它和普通的手机制造商就没有了区别,小米离互联网公司越远,其当初成功所依赖的特点就越来越模糊,其成长的速度也就越接近手机厂商的成长速度,2015年小米手机的销量仅比2014年增长了1000万台,与普通手机厂家的增长没有太多区别,甚至还低于vivo、OPPO这样的渠道新贵。

  不断变化的产品战略,让小米维护住了销量和营收,但也进一步压缩了小米品牌带未来的成长空间

  也许当小米意识到低端产品带来的利润低压,品牌缩水的现实后,也曾想向中端产品挺进。2015年5月小米note上市前放出的消息是定价3299元,但上市公布的价格顶配版已降2999元。当时雷军将这一产品看得比较乐观,并把定价过程艺术化地进行了表述。但事实上,自上市以来,小米note在淘宝上的价格就一直停在1900元左右,市场和用户并没有给小米和雷军多少面子。

  但这一现实是雷军现在无法接受的,于是就有了2015年底雷军对媒体所说的,“明年(2016年)3000元的小米手机会让大家惊艳”,小米手机想继续摸高3000~4000元价格区间,但现在看来,这一期望不太现实。

  对于一个进入行业仅5年的企业,技术积累和品牌积累都没有达到用户心理,靠堆积产品硬件和参数是无法达到商业成功的。近期,中国的一些手机厂商集体叫喧着要进入高端,但做这种春秋大梦时,需要想清楚,在目前产品硬件供应商一样,系统一样的情况下,如何给用户一个选择你家高端产品理由?

  话说回来,3000~4000元的价格区间,是一个看似利润丰厚,但却近乎寸草不生的价格区间,这个价格区间的产品,面临着苹果三星上代旗舰的竞争压力;而且选择这个区间的用户对价格并不敏感,再加1000多元就可以购买到苹果和三星的产品,这种需要影响高端用户的选择难度,对目前的国产品牌而言是可想而知的。而对于以千元机、2000元以下机型为主导的小米而言,其用户本身就对产品的价格非常敏感,1500元和3000元以上,价格相差一倍,在目前小米品牌的影响力下,很难说服用户放弃已形成高性价购机选择标准。

  应该说,小米的用户目前无法支撑起小米手机进入高端的梦想,而高端用户又不太会关注小米此类互联网品牌的产品,未来并非雷军想的那么乐观和“惊艳”。

  与此相反,华为手机是从机海战术走到精品战略来的,其以荣耀子品牌应对2000元以下的市场,而华为品牌目前更重视中高端产品拓展。2014年推出的Mate 7在中高端市场的优异表现,并不仅仅只是营销上的成功,更多的得益华为本身产品优异表现。

  从技术层面讲,目前国产厂家中,通信技术和4G核心技术专利,*可以和三星苹果抗衡的可能只有华为,这也保证了华为在欧洲市场正常进入。同时由于海思CPU的成熟,达到了与MTK、高通产品可以相近的水平,在手机方面有了更大的腾挪空间,目前这一优势国内厂商尚无法与之比肩。

  有人曾称ARM系CPU的设计生产并非什么自主技术,确实在ARM系CPU的授权中,由指令集授权和架构授权两个部分,高通810就是使用两种授权的产物,由于巨大的发热量让相关的厂家也深受其害。有消息称,新一代的820,高通将重新进行自主架构方式。说这些题外话什么意思呢?实际上ARM系CPU真还不是谁想生产就可以生产的。在国产厂家中,展讯、晶晨、炬力、全志、瑞芯微等厂家一些都早于华为开发ARM系CPU,但一直没有在主流手机厂家得到应用,从侧面也说明这ARM系CPU的开发,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小米也近期宣布要开发CPU,这事听听还可以,要说能达到应用级别,还是很久以后的事。

  另外在外观设计方面,刀客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经谈到,这几年华为网罗了一批曾在宝马、苹果供职过的国际*工业设计人才,其以Mate 7、Mate S、Mate 8以及为谷歌代工的产品Nexus 6P上都看到了其设计能力已与三星、苹果相差不远。而小米方面,受制于各种因素,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款在设计上能进入主流人群的产品。

  在产品战略上的差异,华为在进一步收窄品类,进一步向精品方向迈进,而小米在不停地扩大品类,两者正朝相反的方向行进,已没有可比性。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