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从澳门撤离,被台湾赶走,在中国大陆…你们都懂,Uber在亚洲市场惨遭“围剿追杀”!

目前,Uber已在全球 108 个国家或地区成为*的打车应用,Uber在北美、欧洲大部分地区、非洲和南美洲都占据了*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在亚洲市场,Uber的表现不如人意,无法撼动本地出行公司的地位。
2016-08-26 09:33 · 创业邦  Amber   
   

  Uber与亚洲市场犯冲?

  据英国数据公司SimilarWeb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Uber已在全球 108 个国家或地区成为*的打车应用,Uber在北美、欧洲大部分地区、非洲和南美洲都占据了*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在亚洲市场,Uber的表现不如人意,无法撼动本地出行公司的地位。

  8月初,Uber全球宣布与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在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

  在事后给员工的邮件中,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这么安慰员工,“作为一名企业家,我知道要想成功不仅要听从大脑指挥,还要随心而动。而要持续服务中国的城市、打车用户和司机就必须要确保盈利,此次合并将允许我们从事更大的使命,赋予更多的资源。”从卡兰尼克的话语中能发现,“战略上放弃中国市场”是为了将有限的资本和精力放在其他市场上,更有可能的是Uber正在为IPO积极造势和努力。

  离开中国大陆市场,Uber在亚洲其他市场也遭遇了“滴滴盟友们”(滴滴投资的企业——Grab、Ola等)的抵死抗争,并逐渐处于下风:

  去年,Uber曾宣布投入10亿美金,加大印度市场的开发力度。从目前得到的数据看出,Ola的用户大概是Uber的2倍;Ola平均每天的用户叫车次数超过100万次,这是Uber的3倍

  同时,由于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Ola也在进行着一些裁员计划,在她去年收购的打车平台TaxiForSure里裁员数百人。

  在新加坡,打车应用软件Grab当之无愧是Uber主要的竞争对手。在滴滴出行完成与Uber中国的合并后,Grab创始人兼CEO陈炳耀(Anthony Tan)当即对员工表示,“事实证明,本土企业可以击败Uber。”去年,这家东南亚打车应用平台获得滴滴出行的投资。

  东南亚打车应用Grab创始人兼CEO陈炳耀(Anthony Tan)今天对员工表示,有关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成为一家估值达到350亿美元巨头的报道证明,本土竞争对手可以击败Uber。Grab在东南亚市场与Uber竞争,并于去年获得了滴滴的投资。

  目前,在东南亚市场里,Uber实现了菲律宾、新加坡两个国家的盈利。但整体来看,总人口超过6亿的东南亚市场还是一个巨大的、可增值的市场。由于电子商务和数字支付发展缓慢,东南亚的打车市场还并非没有进入“白热化竞争”状态。为了顺应市场习惯,Uber还在印度市场推出了现金收费的服务。

  从重要程度上来看,离开了中国大陆市场后,Uber接下去的野心是印度、然后东南亚等。卡兰尼克此前也表示,“打车市场看起来就是一个零和游戏(zero-sum game),Uber既是有野心的,也是忧心忡忡的。”言下之意正是,市场再大也容不下几个寡头玩家,这点从最早结束战场的中国大陆可以窥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