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饿了么张旭豪:O2O平台的流量红利阶段已经过去!上半场靠地推,下半场靠人工智能

张旭豪也坦言,3·15事件让饿了么开始反思。过去他们认为自己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创新、科技、用户体验只要满足线上的就可以了,但其实任何的O2O平台,任何的互联网+的平台最后都是要落在真正的线下环节。未来,饿了么还可能推出餐饮直播,直播做饭。
2016-09-13 20:22 · 投资界  Evey   
   

  以下为分享实录:

  地推驱动到人工智能驱动

  饿了么经历了互联网的几大变革,从最早的电话订餐时代、PC订餐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到现在人工智能AI,未来更多的是大数据时代。我们今天还能活到现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一颗创新的心,并且要通过技术去满足每一次技术革新、技术浪潮的机会。

  我认为,外卖包括上门服务领域,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可能靠的都是地推,靠的都是执行力来驱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我们帮助很多餐饮商户、卖家到我们这里来做生意。未来我认为引领整个行业下半场更多的不是靠执行力,也不是靠这样一个地推,更多的可能是需要靠人工智能,更多的是需要靠数据的分析、数据的运营驱动商户在平台上进行交易,所以引领整个行业下半场更多的是一些技术的创新和科技的创新。

  抓住每一次技术变革的机会

  饿了么最早是抓住了一个很小的切入点。最早,餐厅提供服务时,很多餐厅都是通过电话来接单的,那个时候效率很低,每一个电话过来还会有占线的问题。我们就想是不是能够给商户提供一个简单的系统、一个网上平台,让他可以在网上接收订单,解决占线、订单打印等小问题。这也是我们最早的会员文化的形成。最早在我们学校周边来推广我们饿了么平台的时候花了三年左右的时间,这些时间更多的其实都是花很多的精力来帮助这些商户安装电脑,拉网线来使用我们的系统。所以说我们今天成为一个每天订单量出货500万单的平台,但是我们最早的切入点其实仅仅是因为一个接单的问题,一个商户效益的问题。要做一个大的平台,一定要找一个很小的切入点,然后把它做实做透。

  行业发展到第二阶段,我们发现商户可能不是一个大的问题,更多的问题是在于物流,最后三公里的物流服务,很多时候上门服务质量取决于物流体验。其实我们也开始搭建我们自己的一个物流的平台和网络。饿了么的物流有自营的组织机构、众包的组织形态,包括还有加盟商、经销商的网络。目前在我们平台上注册的物流人员已经超过100万,每天在我们的平台上活跃的物流人员已经超过了14万人。

  我们通过多形态的物流形成了自己的蜂鸟物流平台,未来整个物流平台其实更多的要靠大数据,要靠人工智能来进一步的调度好我们每一个配送人员,同时让我们每一个订单的履约时间能进一步降低。在整个配送当中准点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同时我们在订餐之前就要给到消费者预计时间,并使服务比这个预计时间越来越准。所以说我们认为,未来整个外卖行业如果能更好的运用人工的智能调度系统,我们有理由相信,整体配送时间可以压缩到30分钟以内,这其实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3·15事件的反思

  过去我们认为自己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创新、科技、用户体验只要满足线上的就可以了。但是其实通过3·15事件让我们反思,任何的O2O平台,任何的互联网+的平台最后都是要落在真正的线下环节。作为一个互联网+食品的平台,其实我们重点不是在互联网上,更多的可能要在食品上面。所以说如何通过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来给到消费者更好的在食品安全上进行一个提升,我相信这才能真正叫做真正的用户体验的提升。

  通过这一点,其实我们在内部也成立了食品安全部门。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包括直播类技术,我们在很多的厨房开始要搭建我们自己的摄像头来进行直播,让更多的消费者都能实实在在的看到餐厅的后厨的情况,从而来对每一家商户进行监督,提升食品安全。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Evey,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609/2016091340309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