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深度好文】“妄想家”刘强东:被一场天灾逼到电商领域,要把京东做到一万亿!

刘强东自1998年创业以来只推销两种东西,一是向中产消费者推销信用,二是向寒门子弟推销希望。只要外界相信这两种东西有远大前景,那么刘强东的“万亿京东梦”就不会是梦。
2016-10-14 07:33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迟玉德   
   

  这一次,刘强东又表现出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他对众人说:你们讲的都有道理,但我还是要做,因为用户喜欢一站式购物,图书也比3C产品的需求大,不提供图书的话,就无法吸引更多用户,这是京东不能接受的。不过他也给团队吃了一颗定心丸,承诺只投资1000万元,要是亏光了就罢手。

  这之后,刘强东秘密成立了一个独立的新团队,团队leader是在亚马逊做了4年的石涛。在石涛的带领下,新团队于2010年5月开始运作,8名采购员每人每天平均拜访4~5家出版社,仅三个月就签下了500多家出版商和20万个图书品种,与此同时,他们还搭建起了仓储和后台系统。

  图书是上线了,但怎么让公众知道京东也做图书了呢?

  刘强东的办法是面向京东会员搞一个大活动:对年消费3万以上的钻石会员赠送多本畅销书,铜牌以上会员则给予不同的折扣。这一策略非常成功,网站流量一下子翻了十几倍,而且好多非铜牌会员争相成为铜牌会员。

  这个结果证明了刘强东最初的判断——增加图书品类会促进3C产品的销售。这个判断后来不断得到验证,一般而言,用户会在注册或买书后的3~6个月购买手机和电脑,之后会购买电脑外设,最后会购买日用百货和服装。这是一整条消费链,而图书是最开始的那个抓手。

  做完赠书活动后,刘强东又在2011年年初发起了一次针对当当的价格战,将占当当销售额1/3的少儿图书低价大促销。这是一种很聪明的打法:彼时,当当一天的订货量是12万~14万单,京东则只有3000~5000单,京东在图书上打价格战不疼不痒,但当当就得大吐血。

  当当当然不甘示弱,它也发起了针对京东的价格战,挑选了50款京东最畅销的3C产品,每款无条件便宜100元。此外,当当还联合24家少儿出版社大张旗鼓地抵制京东,后来还告到了工商局。最后,工商局出面平息事态,要求双方不要胡闹,同时调查京东有无违规。

  这种结果在短期内给京东造成了压力,但长期来看却有利于京东,它明白无误地告诉用户:京东做图书了,跟当当一个级别,而且比当当卖得便宜。

  刘强东进军图书领域的策略成功了,到2014年6月,京东就在图书品类上超越了亚马逊,成为市场第二。

  做大才是硬道理

  京东做图书并不是为了挑战当当和亚马逊,而是为了扩大用户。这一阶段,刘强东已经成了“沃尔玛模式”的信徒,相信上规模才能出效益,而只有品类足够多才能上规模。因此,在图书之外,京东还进军到家电、日用百货和服装三大领域。

  进军家电的过程和进军图书的过程相似,也是问题一大堆:一要建立新的仓库和仓储系统,二要在送货之外对冰箱、空调等进行安装和维修,三要让品牌商愿意直接向京东供货并给予低价。

  前两个问题还好解决,只要决心足够大大,并找到足够多的专才,就能把国美和苏宁那一套学过来,可是最后一个问题却没那么简单。进军家电无疑是要挑战国美和苏宁,而这两家对家电行业的控制那是众所周知的,哪个品牌商敢向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做起来的闯入者供货,就更不用说提供更低价格了。

  此外,当时媒体上疯传京东的资金链要断,这就让品牌商更不敢向京东供货,因为家电销售都有账期,供应商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收到钱,谁也不敢在京东押太多货。

  为了破局,刘强东决定进行新一轮融资,让供应商看到京东不差钱。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总结其几笔大型融资为:2010年4月,京东获得高瓴资本2.65亿美元投资,这是当年互联网领域*一笔融资。2011年4月,京东又获得俄罗斯DST、老虎基金等的15亿美元投资。此外,京东还启动了赴美上市事宜,并于2014年5月22日登陆纳斯达克。

  在充裕资金的支持下,京东开始收获各大家电品牌的战略重视。2014年,美的、海尔、西门子、三星等一线家电品牌开始在京东上发力,高端型号产品都向京东开放。作为回馈,京东则给合作商提供账期上的方便,让大家尽快拿到钱,而且拿到高于其他平台的利润。

  让合作商赚到更多钱,这是刘强东一直以来的经营理念,他认为规模比利润更重要,而只有把利润充分散给供应商,才能快速上规模。

  这一策略是有效的,京东的大家电业务从2011年起步,每年以8~10个大家电仓库的速度扩张,到2013年8月就覆盖了22个省。2014年,京东占家电在线销售份额的50%以上,只有天猫可与之竞争。

  对于京东而言,进军家电领域的*意义是快速做大了销售额,从而吸引资本的垂青。但要想快速扩大用户,则需进军日用百货和服装领域。做这两个品类,并没有发生什么大战事,京东人只是像进军其他品类一样,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宗旨也一如既往,即让用户一站式地获得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

  在所有的服务中,物流服务至关重要,也很影响用户体验。起初,京东和其他电商平台一样,也将物流承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但这样做会导致发货速度慢,丢货,以及因野蛮装卸而损坏商品,用户体验很差。刘强东把用户体验当成命根子,因此无法长期容忍这种情况,2007年他实在忍不下去了,决定自建物流。

  然而,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董事会时,高管和投资人都吓坏了。

  “预算要多少钱?”投资人问。

  “10亿美元。”刘强东回答。

  ……

  投资人无语了,他们恨不得大哭一场,后悔自己怎么投了这么一个“妄想家”——当时京东连2000万美元都还没有融到!

  不过,刘强东最后还是启动了自建物流工程,他决定的事情没有人能改变。他给投资人两个选择:要么陪他做下去,要么变现走人。

  刘强东要自建物流,并不是想自己搞一个传统物流公司,而是要建立一套符合京东业务模式的新物流系统。

  他的整体设计思路是:把货物尽可能配置在用户附近,以减少货物的搬运次数,这样就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提高了送货速度。配置货物是依赖电商平台的数据,数据出来后去采购,然后将采购的货物存于各地仓库。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