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他创造了伊利,逼出蒙牛,错把企业当亲儿子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有人曾经问他,打算干到什么时候?他果断回答:至少干到70岁。在被问及是否要通过东山再起来证明点什么?他反问对方:从濒临倒闭的小作坊,干到国内乳业巨头,在伊利的22年已经说明一切,还需要证明什么吗?
2016-10-17 09:54 ·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  张静波   
   

  不同意,我们就辞职

  在郑俊怀的经营下,奶食品厂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真正让它质变的,是一次带有“逼宫”味道的行动。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国有企业拉开了股份制改造的大幕。郑俊怀认为,这是一个让企业腾飞的机会,于是派人到深圳去学习经验,并向市里打了报告。

  当时,市政府确定了12家试点企业,奶食品厂并不在列。郑俊怀不甘心,在征得90%的员工同意入股后,他大着胆子向市政府“摊牌”。在一次市长办公会上,他说,我们不要资金,不要减税,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改制。如果不同意,我们就集体辞职。

  说这话时,郑俊怀已做好打算,哪怕放弃副处级待遇,也要背水一战。面对郑俊怀的“逼宫”,主管部门产生意见分歧。最后,白音市长一锤定音,答应了他的请求。

  1993年,奶食品厂启动股份制改造并更名为伊利股份,意思是伊斯兰的利益。

  为了推动改制,郑俊怀规定,每个人都要认购一定数量的股票。他自己则身先士卒,买了7000股。但大多数人对改制信心不足,有个女员工买完之后又要退股,闹得很凶,最后厂方不得不妥协。

  但三年后,这个女员工却悔青了肠子。1996年,伊利在A股上市,当初每股1元购进的股票,上市后涨到了8元。

  从市场上募集到资金的伊利,此后如虎添翼,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到2003年,伊利的销售收入已达62亿元,雪糕、冰淇淋、液态奶等连续多年稳居*。

  郑俊怀本人也被评为全国劳模,被人们尊为“中国乳业教父”。

  家长式的作风

  从亏损小厂到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郑俊怀是伊利崛起的*功臣。很多人说,没有郑俊怀,就没有伊利集团。

  光环笼罩之下,郑俊怀滋生出一种家长情结,他把伊利看成自己的孩子,试图掌控它的一切。这种家长情结让他有时候过于强硬,最终得罪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在执掌伊利期间,郑俊怀对公司的钱“抠得要死”,有人形容他:“别人拿伊利一分钱,都像是从他肋条骨扯下来一样。”对于政府发起的赞助活动,郑俊怀态度冷漠,比伊利小的企业都送上三五万,而他最多批一万。他也因此在政府不得人缘。

  郑俊怀尤其不能容忍那些对他构成威胁的人。有人统计过,在他任上,被“排挤”的高层多达十几个,其中就包括曾经的得力干将牛根生。

  1983年,郑俊怀和牛根生几乎同一时间进厂。只不过,郑俊怀作为厂长在台上演讲时,牛根生还是一个洗瓶工。

  虽然身份低微,但牛根生脑子活,干劲足,厂里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他积极响应,承包下一个车间,很快干出了名堂。

  郑俊怀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并委与重任,到1993年奶食品厂改制成伊利时,牛根生已升任副总经理,主管冰淇淋、雪糕生产。

  牛根生不辱使命,带领一帮年轻人,推出一系列创意十足的产品,伊利的雪糕很快就风靡全国,仅“苦咖啡”一个单品就创下3亿元的销售记录。

  郑俊怀很满意,称牛根生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但此后,伊利越做越大,牛根生的声望也日隆,这让郑俊怀感到了威胁。更要命的是,两人在做事风格上也存在分歧。

  郑俊怀喜欢稳扎稳打,而牛根生喜欢大胆挺进。这本无对错之分,但郑俊怀担心,如果任由牛根生发展,自己会失去在伊利的控制权。于是,开始掣肘牛的影响。

  从1998年开始,两人的关系急剧恶化。牛根生在内部调动资源的自由受到限制,甚至买把扫帚都要打报告。在伊利看不到未来的他,三次主动请辞,郑俊怀没有应诺,而是将他送到数百里之外的北大,名为读书,实为弃用。

  一年后,牛根生离开伊利,带领投奔他的十几名老部下创立了蒙牛。后来,这家由伊利弃将组建的年轻公司成了伊利最强劲的对手。

  牛根生走了,但郑俊怀心中的恐惧并未消散。

  虽然伊利是他一手带大的,但他毕竟只是国企负责人,总有一天会退休,再加上各路资金对伊利虎视眈眈,这让郑俊怀寝食难安,于是打起了股权的主意。然而,这个想法最终将他送进了监狱。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