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方兴未艾,硬科技企业才是未来最大的机会

展望未来,对于技术类的投资我们觉得还是有信心,尽管我们目前投的绝大多数还是从仿制,从应用开始。但是我觉得不要低估了中国人的这种特性,我们就是一直在走着从仿制,进口替代到逐渐逼近的过程。在现在机制越来越顺的情况下,这个速度会加快。
2016-12-07 18:28 · 投资界     
   

  硬科技浪潮下的得与失

  徐晨:非常感谢各位,其实我觉得今天在座各位代表了中国比较典型的科技类投资的机构,包括米总原来做的孵化加科技,这块我知道本身是科技企业。前段时间,我回顾了一下投资的历史,好多东西并不是特别新,包括我们现在说的硬科技,可能在我们的投资历程当中已经不止一次接触到所谓的硬科技浪潮。最后像王总说的,硬科技看了很多,有的人投的也不少,最后出名的非常非常少。在座各位能否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我们所处的国内创业环境当中,为什么你觉得硬科技在这个时间点是一个好的投资机会?你对这个投资机会的布局和理解是怎么样?如果之前有好的或者坏的经验也可以分享给大家,比如说曾经雄心勃勃投过什么非常颠覆性的东西,最后没有成功跑出来,还是从黄总开始。

  黄明明讲点干货,最近,我在好几个场合都讲过为什么突然硬科技好像成了大家都在谈论的东西。大家看过去三年的整个创投市场,我觉得第一没有寒冬,我觉得寒冬是被一些大咖忽悠出来的,你看大咖忽悠寒冬的时候,他的团队假都不休了,玩命投。

  徐晨昨天说了,没有寒冬。

  黄明明千万不要听大咖的,这是第一点。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我看到的一个情况是创投圈整体找不到北,一个核心原因是三大红利消失。哪三大红利呢?第一是人口红利,中国的人口红利在几年前已经达到峰值。现在,不管是年轻的劳动力的供给,还是年轻的主流消费人群都在快速下降,有一个共识是到了2020年会出现一个人口断崖式的下跌,这个东西我认为在未来五年十年是中国经济长期且无解的问题。年轻人不愿意养孩子,养孩子成本太高;第二个是流量红利,三四年前,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战争已经结束,也就是说过去两年冒出来很多公司是打酱油的,可能靠着VC的钱起来,但是很快遇到天花板。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今年4月份的一个统计,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上网时间200分钟,BAT三家占了71%的时间,这里面还没有包括BAT投资或控股的滴滴、新美大等公司。如果把BAT投资控股公司也算上,我觉得这个数据可能到90%甚至95%,流量地更多在向巨头聚集;第三,我认为大家遇到的难点是第一代互联网的技术红利已经消失,第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是超裂技术,通过超裂技术解决信息高速流转,打掉多数领域信息不对称性。百度、阿里、腾讯都在各自领域打掉信息不对称,成了千亿美金的平台,但是这个技术从发明到现在有20年,我没有看到一个很大的变化,产生了这么多的数据,怎么用这些数据帮助人做出更聪明的决定?过去几年,大家说模式创新走到头也好,移动互联网红利已经消失也好,我认为三大红利消失是核心问题。

  回到刚才主持人问的问题,在中国投技术创新一直没有好结果。关于这一点,我们前两天在交大的一个创业年会上跟老前辈IDG掌门人还在谈,他说过去20年挣钱全是模式创新项目,他们这些合伙人都是理工男出身。今天我一看这一排也都是理工男,好不容易有个美女还是做搜索引擎的。理工科出身的都有投硬科技的情怀。在中国一直不成功,我只想讲一点,有时候不能把时间点拉得太短,太短时间段里评判成功还是失败系是没有意义的。打个比方,20年前有两家公司,一家叫联想,一家叫华为,你看前十年一定是联想更成功。它有无数上市公司,房地产、金融控股,早就不是一个科技公司了。做贸易快,倒点主板、芯片进来就能赚钱,做核心技术多慢呀,华为干了20年。

  蒋月军:这个主题是硬科技,今年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今年为什么硬科技会热起来?不知道现在这个点上算不算热起来,如果这个点上还不算热起来的话,我相信硬科技一定会热起来。原因在哪里?去年包括今年上半年之前,我认为互联网红利已经到头了,模式创新的投资基本也到头了,去年一大堆的O2O今年死掉了很多,大家对于模式创新的项目都不敢投了,认为流量行业到头了,互联网行业到头了。这两年倡导转型升级,转型升级靠什么?我们认为一定是靠科技创新,所以从这个点上来看,科技创新一定会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而且更多的机会是在科技创新领域。当然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或者投资人要投出经典项目,我相信光技术创新是不行的,一定是靠技术创新跟模式创新的结合。

  把时间放得更长一点,原来互联网是PC互联网时代,又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流量红利到头了,我们认为接下来一定是物联网时代。我们做投资需要站在未来看未来,站在未来看今天,接下来我们应该投什么?围绕科技创新,哪些细分的领域里面还有机会?我们想五年以后中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商业场景?哪些场景跟我们预测的时代相结合。反过头讲,我们今天投什么项目,眼光都要放长远。比如说我们预测物联网时代很快到来,物联网时代到来的时候,我们场景不是3G、4G,而是5G、6G。我们要思考所投的科技类项目,我这个项目今天投下去几年以后是5G、6G时代,那个商业场景里面我们手头的产品、手头的这个方向、手头的这条赛道是否符合五年以后的那种商业场景。当然,科技创新类的投资项目很苦,往往创业团队来自科研、技术一线。搞技术的人一直认为我的技术很牛,我的产品很牛,但是我们做投资的、做商业的一定要把好技术转成好产品,把好产品要转为一个好的商品。刚才黄总跟徐总提到,技术投资或者科技类的项目很苦,投资成功好像很难,时间很久,除了科技创新所选的赛道以外,我觉得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团队或者叫选手,一个团队只是技术特别强的,产品特别好的一个团队,还不行。它一定还要运营能力很强、市场能力很强、经营意识,经营能力很强。因为早期一些科技项目、一个好的产品要走向一个大的商业场景,要经历时间的鸿沟和商业鸿沟。你那条商业鸿沟跳过去了,市场可能就打开了。

  另外一块,我觉得除了硬科技赛道领域,时机也很重要,投早了有可能我们投了这个项目成为先烈,投晚了有可能这个估值很高了,所以对我们投资人来讲,时机选择非常重要。这个取决于投下去三年、五年以后,这个项目会是什么样的项目?对投资机构来讲,它的回报是什么样的。我非常赞成五牛的潘总讲的,任何投资如果不考虑退出,那就是耍流氓。作为投资人来讲,每个项目投下去必须考虑退出,这个项目未来的退出可能性是在哪里。只有从这些方面去考虑,我相信我们成功的概率才会大一点。谢谢。

  徐晨:谢谢蒋总,蒋总提到一个点就是时间很重要,我也想把这个话题转给梁总,您现在看了不少科技企业,从现在来看,你觉得科技类企业的价格产生过高的趋势吗?还是科技企业还在相对价格洼地里头?

  梁隽樟关于硬科技类企业目前投资的价格与价值的问题,我先说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大家提到的硬科技热,这是在中国市场上。你要看在美国或者在包括以色列这些地方,过去所谓的硬科技投资一直在进行。但是有自己的规律,一波一波往前推进,并不是说突然冒出来的。另外一个,硬科技的投资实际上不是个小玩意,必须真正解决问题,能够带来价值,才有走向成功。我先简单回应一下您的问题,你说这个估值高不高?因为我们基金有专门的团队在看美国科技类的项目,横向对比起来,对于同样的类型、同样水平的技术或者同样的组合团队,美国项目要比中国项目的性价比更好一些。但是反过来看,在不同的场景下,这个可能还得细看。在中国为什么说硬科技会热起来?第一,从需求来看,过往,很大程度上,中国企业的发展更大驱动在于包括制度红利,包括像人口的整个结构的变化,除了人口红利之外,还有城镇化这个过程、消费升级带来的驱动等等。

  对中国很多行业来说,我们也在关注硬科技公司跟行业应用的结合。这是有很大的空间的,所以我们当谈论价格的时候,我们得跟未来潜在市场能带来的价值相对应。如果综合起来看,我们现在还是很坚定地愿意在这个硬科技领域继续去看,去布局。当然,我们出手也会比较谨慎,刚刚我提到我们在美国有团队,所以我们会在全球范围内去比较。从技术本身来说我们希望找到过硬的技术;从跟行业结合应用来说,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在中国未来逐步看得见,产生实际价值的一些产业应用。

  另外,我很同意蒋总提到团队,在面向硬科技的投资也好,面向解决方案投资也好,其实这里面对人的要求会特别不一样。不仅是研发能力还有销售能力、整体资源整合能力,都要求很高。从整个发展过程来说,发展还是需要时间的,我们一定得熬得住。

  徐晨:谢谢梁总。据我了解,刘总投了非常多的科技类项目。我想听您讲讲,从现在来看,您对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业企业的历史经验是什么?据您观察,市场上的主要的这些公司的区别和特点在哪?

  刘春松:其实,徐总比我们更加专业。前两个星期,参加一次活动时候,我也在说,现在,我们看到所有的创业基本上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科技类创业,另外一类是商业模式类创业,今天所谈这一块都是在科技类创业的范畴。科技类创业的范畴可以再被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一些技术给行业带来的颠覆性,或者说一些非常高规格的创业,比如说前阵子搞得很火的石墨烯、航天、页岩气等,给整个行业带来非常大的革新和改变;另外,有一些科技类创业着眼于行业应用的改变。举个例子,比如怎么样把手机摄像头更加清晰,把手机怎么样做得再轻一点。这两大类还是非常不一样的。拿我们投资过的项目举例,我们曾投过做北斗卫星,直接上天取代GPS。这个是非常高端的硬科技的创业。我们还投了一个做螺旋桨的可调桨,转的时候往边上转一点,这样可以省掉舵的力量。这属于非常接地气、非常细微的应用创新。

  其实,所有科技型创业项目的几个特点我们接触下来,可以从中借鉴很多,包括我们怎么去看这些项目或者怎么给到一些估值、怎么帮助它等等。第一个,所有的科技型项目都有很深的技术壁垒。这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型项目的创始人大部分都是技术出身,都很牛,对自己盲目自信,追求极致化的东西,要把这个东西做到100分、120分,但是这个时候,他们会忽视一些市场和营销的东西,客户可能只需要花80块钱买80分的东西,而不是100块钱买100分的东西。我们怎么调节这个度,怎么更好地适应市场?我经常跟很多技术型创业项目和它们的创业者说,创业跟你们承担863、承担重大专项课题还是有区别的,不能单纯说我要把技术拔到最高的高度,更多的是要把这个技术做出来,满足客户需求,很好实现变现的东西。这个是更加重要的,也和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做的事情。

  第二个,我觉得所有的技术型创业很大一个特点在于都是熬出来的,时间周期都很长。很多项目前期需要很多各种各样技术路线的验证,有个项目是在手机里用的,上海这边验完,富士康验,然后再拿到台湾富士康验,台湾富士康验完又去美国苹果公司验,整个周期两年多。整个过程中,投资人、创业者怎么样能够熬过这段时间?我觉得第一,要控制现金流;第二,在熬的这段时间,有一些别的项目或者一些别的东西支撑、帮助团队走下去。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1612/2016120840640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