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迅雷就像个过气明星,很久没人关注了。但在昨天,迅雷难得上了一次头条,居然是因为——内部撕逼?
11月28日,迅雷旗下的迅雷金融发布公开信,指明迅雷CEO非法集资和技术骗局,迅雷立刻声明纯属诽谤。双方相互指责,迅雷股票应声暴跌。
迅雷公开信截图
母公司和子公司内讧,实在找不到比这更搞笑的事情了,但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我们好奇的是,这家曾经一度让马化腾紧张的公司,怎么落到如此田地?
4年做出4亿用户,连马化腾都非常紧张
2007年前后,每个PC用户有两个软件是必装的,一是QQ,二是迅雷。
当时迅雷用户达到4亿,装机量达到8000万台,市场份额超过50%,是中国互联网仅次于QQ的客户端软件。
达到这一成就,迅雷仅仅用了4年。
迅雷的创始人邹胜龙,原本是美国杜克大学的计算机硕士,毕业后到硅谷找工作,被一家在地下车库办公、只有十几个人的科技公司看中,但邹胜龙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家公司叫谷歌。
邹胜龙
后来,一位同在硅谷工作的大陆留学生打电话邀请邹胜龙一起回国创业,当时邹胜龙并不看好国内互联网市场,所以也拒绝了——这个留学生叫李彦宏。
接连错过了两次黄金机会,邹胜龙再也坐不住了,在2003年回国创业,门户、搜索、邮箱、通讯这些热门领域都被人做了,那我就做下载吧!
于是,他联合自己的师弟程浩,创立迅雷,取“迅雷不及掩耳”之意,公司定位“快”!
为了打败当时市场占有率80%的网际快车,邹胜龙使用了在硅谷工作时听说的“多媒体索引加速下载技术”,用户下载资源可以直接从其他服务器或者PC短匹配,速度大大提高。
从2004年到2006年8月,邹胜龙吃住都基本在公司,迅雷两年半推出了29个改进版本,平均25天更新一次,仅仅一年就抢占了40%市场份额。
到了2007年,迅雷已成为“电脑标配”,用户达到4亿人,仅次于QQ。
当时无论是邹胜龙还是迅雷员工都对未来充满信心,觉得超越腾讯不是什么难以完成的目标。
“中国互联网再也难找出那么有活力的公司了,这种时刻再也回不来了。”一位迅雷早期的员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言语中依然掩饰不了兴奋。
他去面试时,公司只有100多人,入职时已经有200人。入职时迅雷只有一百多台服务器,几年后接近两万台。
这样的迅雷感染了无数有志青年,当时有大量腾讯员工,离职跳槽到了迅雷,弄得腾讯非常紧张,最后连马化腾都坐不住了。
腾讯前产品运营副总监黄卓生回忆,“Pony挺忌惮这个事,在内部开会,要抢占这个入口,在PC时代,大家都还在强调装机量。”
为了抵御迅雷的冲击,腾讯推出了QQ旋风,最后也是败下阵来,在今年正式下架。
连一代霸主腾讯都拿它没办法,迅雷的日子理应越过越好,但事实恰恰相反,在随后的日子里,迅雷却慢慢走向下坡路,2014年才在美国上市,现在市值只有12.53亿美元。
反观腾讯,当年股价只有5港元,现在已经飙升到415港元,市值超过了5000亿美元。真不知道当年跳槽的人现在作何感想?
接连错过4大机遇,从巨无霸沦落为路人甲
其实,迅雷*的敌人不是腾讯,而是快速变化的时代和固守自我的态度。
在PC时代,因为带宽有限且资源难找,像迅雷这样的下载工具无疑是刚需,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家都能在线看视频,谁还需要下载?
然而,迅雷却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在一次次风口前犹豫不决,最后失去了转型良机。
现在复盘,迅雷至少错过了4次翻身的绝好机会。
1、视频网站
迅雷旗下的迅雷看看是整个中国最早涉及视频播放、最有可能做大的,优酷、土豆都要比它晚得多,但迅雷却错过了这个机会。
因为做视频需要砸钱买版权,恰好那时热钱涌入,版权价格不断飙升——但当时一部电视剧版权才3000元人民币啊!
邹胜龙却保持了“冷静”,觉得视频网站只能靠卖广告赚钱,“肯定是一片红海”,没必要花这个钱。
一念之差,迅雷没在视频业务投入多少资源,最后也没做起来。而爱奇艺、乐视、优土纷纷砸钱抢占稀缺资源,成为数一数二的视频网站。
如今,优酷土豆以45亿美元卖给了阿里,即将上市的爱奇艺估值80亿美元,迅雷看看却在2015年卖给了响巢国际,并更名“响巢看看”,迅雷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视频业务。
2、光影魔术手
2008年,迅雷收购了火爆一时的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就是模仿这款软件起家的。
但在收购后仅仅几个月,迅雷就暂停了这个项目,项目组成员分流到其他项目组,光影魔术手最后一次更新还是2014年4月28日。
2016年12月,美图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现在市值已经接近500亿港元。
3、游戏
同样做下载,当年比迅雷倒霉100倍的VeryCD电驴,却能及时转型网页游戏,取得巨大成功。
2011年,电驴因为版权压力下架了所有盗版资源,流量一度下跌50%,创始人黄一孟力排众议,带领团队开发起网页游戏《天地英雄》。
结果已被外界判了“死刑”的电驴,仅仅一年就翻身,月收入过亿,月利润达到四五千万。
至于迅雷,早在2007年就有董事建议邹胜龙做网游,还拿出一份市场调查报告。邹胜龙服了软,让一拨人做游戏,另一拨人做会员。
后来会员做起来了,迅雷游戏却进展不顺,连续几个项目效果都很差,最后也慢慢不了了之。
4、浏览器
浏览器是用户的沉淀平台和流量入口,哪怕搜狐已经被BAT抛下,手中的搜狗浏览器依然可以市值50亿美金。
作为下载工具,迅雷沉淀不了什么用户,用户下载完东西就走了,假如当时做了浏览器,迅雷在商业化的操作会更加顺利。
况且,当时下载和浏览器是两大刚需,从下载切换到浏览器并不困难,可惜错过了这次机会。
把公司做成这样子,不怪CEO还能怪谁?
迅雷一次又一次错过发展良机,最应该责怪谁?不少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创始人邹胜龙。
1、过于干涉项目。
前迅雷员工、知乎网友“codedump”曾经这么说过:“在迅雷两年多,参与的不少项目,大都是历时几个月,然后以失败告终,然后开发人员转入到别的组,再然后继续前面的流程。特别的,我印象中,大多数CEO邹胜龙亲自指明要做的项目,基本都以失败告终。
这样的体验,与大家公认的国内*产品经理的其他公司BOSS如周鸿祎,马化腾等形成鲜明对比。一次两次还好说,多了不仅很大地打击士气,更造成了员工对领导层的不信任。”
刘飞是迅雷早期的一位高管,他曾经这样感慨:“CEO很多时候,应该关注大方向,不要过度抠细节。CEO需要关注的东西太多了。一个公司一般都会有几个甚至更多项目,如果他深入去参与这个项目的话,变成整个项目的阻碍,因为项目的所有人都在等着CEO做决定。最后,员工不敢负责,也不愿意主动承担,因为反正老板有他的想法和主意。”
在迅雷历史上,有好几个里程碑式的大版本,比如迅雷6,都是邹胜龙亲自关心开发的,最后不了了之,用户根本没升级过这个版本。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化腾,众所周知马化腾对产品细节要求很严格,自己会亲自去体验产品,但只把握大方向,提出要修改的细节,从来不会干涉具体执行,更不会让他来决定某个具体功能要怎么做。
2、过于关注技术
“不写微博、不写博客、很少网上聊天,经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计算机硕士的邹胜龙,总给人一种“技术宅男”的感觉,从没见过他或者联合创始人程浩出来为自己的产品代言。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仅仅做技术是不够的,企业要在营销、公关、传播上有所突破,就连同样专注技术的马化腾、李彦宏和雷军等人都纷纷站出来,为自己的公司发声。
正在做直播的雷军
这样一对比,迅雷至少在品牌打造上远远落后于对手。
3、抠门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迅雷员工口中的邹胜龙就是——“抠”。刘飞的原话是“抠”,黄卓生则说“抠抠搜搜”。凡事太精打细算,放不开。
就像做视频,当时一部电视剧版权在3000块左右,而且当时根本没有什么版权意识,迅雷完全可以拼借资金优势搜刮优质视频版权。
但恰好当时外资入局,大家都在抢版权,3000块涨到了3万、5万、10万...邹胜龙觉得价格太高,选择了退出,结果呢?当年几十万的电视剧版权费,现在分分钟破千万!
类似的事情,无论是视频还是浏览器、软件商店、移动互联网都一再发生,这就不是巧合了。
作为创业公司,省钱是可以理解的,但省钱不代表不花钱,遇到值得投资的领域就要大胆放手一搏,可惜这种事情从来与迅雷无关,迅雷账面上的现金一度远远高于市值。
未来,迅雷将何去何从?
2017年,邹胜龙终于卸任迅雷CEO一职,职位由腾讯云前负责人陈磊取代,他是个有能力的人,但修复一座将倾的大厦不会比平地盖楼更容易,这次的内讧也说明了这一点。
迅雷的未来会是怎样,估计谁都没法预测,也只能静待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只是感慨,曾经的霸主,怎么就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心理学家罗杰斯有一个奇怪的悖论——“当我能接受现在的自己时,我就必须做出改变”。
他的意思是,人都有路径依赖,过去的成就可能成为包袱,让自己只能活在过去的成就中,视野受限,看不到一个真实的世界。
迅雷不就是这样吗?迅雷靠“下载”起家,却被“迅雷=下载”的理念牢牢锁死,即便更好的机会出现在面前,只能任凭其溜走。
但在互联网行业,一条路走到黑是没用的,如果你不能持续创新,革自己的命,那离被淘汰真的不远了。
柯达,研制出世界上*台数码相机,却死也不肯放弃胶卷业务,最后被淘汰出局;
诺基亚,曾经无可匹敌的手机霸主,死抱着破旧的塞班系统和键盘不放,随后被苹果和安卓打得尸骨无存;
雅虎,曾比谷歌、苹果牛100倍的巨无霸,一直坚持传统的电邮和广告业务,最后一败涂地,被收购之后,连名字都没能保存下来。
无论经商还是做人,都如同攀岩,如果在高处沾沾自喜,踟蹰不前,则意味着被赶超和碾压。
更有可能的是,你脚下这个支点,随时都有破碎的可能。一旦这样,你就会坠入万丈深渊,从此万劫不复。
想跃入下个阶段,你必须做一次动态攀岩,为了抓到下一个支撑点,放弃自己脚下已有的支点,即放弃自己之前所拥有的一切成就。
问题是,你有这样的勇气吗?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创业智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