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参与的个人天使投资项目超100起,身价超过670亿!他说是凭运气

短短1年时间,营业收入就超过1个亿,产品远销非洲、中东、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
2018-06-12 07:25 · 微信公众号:硕士博士圈  常远   
   

  他极少出现在镁光灯下面,既没有天使投资人的名气,也没有投资什么风口上的企业,但他却先后4次参与创业,并投出了几十个成功的企业,光一笔投资就翻了2万倍,他就是著名科技企业家、著名天使投资人龚虹嘉

  到哪个山,唱哪个山的歌

  1982年,20岁的龚虹嘉从偏居一隅的黄石前往武汉上大学,专业是计算机。

  按理讲,能够考上华中工学院也就是日后的华中科大,应该知足。

  的确,拥有“四大工学院”、“八大医学院”、“电气四虎”等头衔的华工绝非浪得虚名,其材料科学、电气工程等学科闻名中外,不超过重点线100多分根本录取不了。

  问题就出在龚虹嘉根本不喜欢工科。要知道,他高二获得国家标枪三级运动员称号,1982年高考作文获得湖北省*的满分,这些都与计算机远之又远!

  四年都在拿自己的弱项与别人的强项比,你说痛苦不痛苦?换上另外一个人,要么缠着辅导员换专业,要么就是整天混日子。

  但是,龚虹嘉却安慰自己,“不喜欢就多认识几个人!”

  然后,他发挥了体育特长,并像模像样搞了个足球俱乐部。

  经费?完全自筹!龚虹嘉租来历届世界杯的录像带,在校内播放。

  尽管只有几毛钱一场,但架不住学生多啊,一来二去,就累计了上万元。此后,他发起华工的足球俱乐部联赛,2年后就成为东湖重要的体育赛事。

  “我的大学读书、工作、创业、做天使投资人,甚至包括娶妻,都是在校友圈子里面进行。”

  30年以后的2012年,龚虹嘉给母校捐了1000万,设立创新创业种子基金,他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致敬母校。 

  做事留根线,日后好见面 

  1986年大学毕业后,龚虹嘉直接南下深圳闯荡,并在一家国有企业落了脚。

  很快,他所在的宿舍就成了班级同学在深圳的旅店。慢慢的,扩展到整个计算机系,并向其他学院的校友扩展。

  因为人好缘,只要找来过的校友,不管熟不熟,龚虹嘉都包吃包住。所以,他总是月光族,根本攒不下钱。

  因为好人缘,龚虹嘉的业务很快上了轨道,短短三、四年就成了单位的骨干。

  因为人缘好,他深得顶头上司的欣赏,“人品正、脑子灵”以至于上司下海的时候,也拉上了他。就这样,1994年,他与原来的领导合伙创办了德生,主要生产收音机。

  但是,当时的主流家电是彩电,收音机已经过气了。很多国产收音机只能靠价格战苟延残喘,一不小心就亏本,高端随身听都被索尼、松下等日本厂商垄断。

  所以,很多人并不看好龚虹嘉。

  但是,龚虹嘉却有自己的理解,“一方面收音机仍有固定的客户群,另一方面,夕阳行业里大资金进不来,反而容易成功。”

  果然,凭着性能稳定、外观美观、售后服务等特色,尤其是极高的性价比,德生收音机很快在市场站稳脚跟,尤其是50到600元的基本没有对手。

  短短1年时间,营业收入就超过1个亿,产品远销非洲、中东、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

  1995年底,德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龚虹嘉也淘到了*个1000万。  

  要雪中送碳,而不要过河拆桥

  这社会,人一有钱,脾气就大,尤其很多人刚有点小钱,眼睛就开始看天上了。

  但是,有了钱之后的龚虹嘉却依旧好脾气。找他借钱,手头紧就少借,手头松就多借,反正不会让朋友空手回去。

  *个天使项目就是这么来的。

  1995年,杭州3位60多岁的科学家搞了一个叫德康通信的公司,主做移动计费。但由于定位不清晰,刚刚创办没多久,资金链就出现了问题。于是,通过七拐八拐的校友关系找到龚虹嘉。

  创始人60多岁?完全没有做生意的经验?投给他们?疯了吧!

  但龚虹嘉却愿意尝试一下,“能帮尽量帮一把。”

  也不知道是龚虹嘉给带来了好运气,还是赶上了我国手机市场的大爆发,反正短短2年,德康就成为全国*的手机实时计费软件商,而且1996年底,一下子中标了6个省的手机计费系统。

  偏偏那个时候,同城的另外一家通信公司也看好这个市场。

  什么见效最快?当然是定点挖人。于是,那家公司的人力资源就在德康马路对面租了1000平方米的写字楼,“只要是技术骨干和市场经理跳槽,薪资涨30%,职位升一级。”

  谁能扛过如此赤裸裸的诱惑?果然,三个月过后,整个高管团队只剩下龚虹嘉和另外一位管市场的副总经理。

  你想啊,一旦系统延迟交付,不但一分钱拿不到,还会面临巨额违约索赔。当时,整个德康的团队都疯掉了。

  一位宁波电信局的一位领导看不过眼,他向龚虹嘉推荐了丁磊。当时丁磊已经能熟练使用UNXI系统,是我国前1000名拥有邮箱和个人主页的互联网用户。

  可惜,丁磊除了北上广深,其他的地方根本不考虑,“要投身互联网,就必须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去。”

  不过丁磊会做人,他去广州之前,把自己的同学张涛推荐给了龚虹嘉。而龚虹嘉更有魄力,仅仅几面之缘后,就直接将张涛提拔为总工程师,“负责整个公司的技术团队。”

  就这么一招神来之笔,德康就活了。4个月之后,技术团队稳定了,并一口气把6个省的计费系统搞了出来。

  可以说,正是龚虹嘉的坚持,正是龚虹嘉的大胆用人,最终让德康熬过了寒冬。

  2年后,德康与亚信合并。2000年5月,亚信成为*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龚虹嘉也笑到了最后,德康成为他*家通过公司上市退出的公司,并由此彻底实现了财务自由。

  事实上,龚虹嘉不但投钱,也乐于为创业者站台。

  2008年,成立4年生产视频芯片的富瀚微遇到低谷,整个队伍都散了,总经理走了,项目经理也走了,项目青黄不接,资金周转不灵。

  但那年底,龚虹嘉照旧出现在公司年会现场。

  当时,公司创始人紧紧握住龚虹嘉的手,眼含热泪,“你来了,我们心里就踏实。”事实上,从那以后,富瀚微的每一次董事会,每一次年会,龚虹嘉都亲自参加。

  这一坚持就是9年,直至2017年2月20日,富瀚微在深圳创业板上市。

  “做天使投资人要有一颗仁慈的心,即使看到赚钱的可能性为10%,赔钱的可能性为90%,也要帮助他人实现梦想。” 

  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龚虹嘉的投资哲学是三不投资,“做别人不想做、不愿做、不敢做的。”

  正是得益于这种思路,2002年,龚虹嘉投资了富信掌景。当时手机还处在2.5G时代,流媒体应用很新鲜,但龚虹嘉却投了,“一个背景很差的团队,只要充满激情,舍得拼命干,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

  正是得益于这种思路,他投资了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的创始人陈宗年、胡扬忠找到龚虹嘉的时候,一无资金,二无团队,三无经验,有的只有产业报国的情怀,有的只是数字音视频监控的技术。

  当然更主要的,两人都是龚虹嘉的大学同学。所以,2001年11月,龚虹嘉一投就是245万,“希望能打破日本人的垄断地位。”

  而且,龚虹嘉上来就要散财,他提出创始团队的股权激励问题,“大伙没有钱买,那我就无偿转让。”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比团队合理持股更为重要。

  这回又踏对了节拍。等到美国911事件爆发,全世界的安防行业迅速迎来大发展,我国更是一口气启动了“天网工程”和“平安城市”,以视频监控为主的安防行业就成了超过千亿规模的大行业。

  当然,在公司头几年,龚虹嘉还花了大量时间和公司股东、创始团队讨论发展策略、产品路线、市场定位、公司治理,帮助海康威视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此后你知道的,2010年,海康威视登陆A股,成为市值过3500亿的视频监控龙头。当然,龚虹嘉的那245万也变成了580亿。

  目前,龚虹嘉身价超过670亿,参与的个人天使投资项目超过100多起。近年来,他深度布局基因、中医药等生命医学产业,并投了上海傲源、嘉博文、泛生子基因等20多个公司。

  但是,龚虹嘉极少露面,也极少谈论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逻辑,说得最多的是靠风水、凭运气,“因为与国内主流专业的机构投资人相比,显得太不主流、太不专业。”

  的确,龚虹嘉衣着朴实、说话随和,走在人群中毫无特殊之处,甚至去银行办个信用卡,都不能审核通过,因为信用记录里没有买房买车的记录......

  但是他相信,当每个人心地善良、心存感激并且愿意相信、敢于创新、勤于思考,好运就会悄悄靠近。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硕士博士圈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