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G is coming!”到“5G is here!”,类似的口号标语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渠道早早地进入全民视野。
对于无论是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厂商,还是华米Ov等手机厂商,抑或是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来说,5G好像已经成了一个有点过气的网红热词,说吧引起不了多大关注,不说又显得自己不够fashion。
在媒体和企业的密集轰炸下,5G现在的处境略显鸡肋,似乎走到了一个瓶颈。但更让人震惊的事实是,从6月6日国家颁布5G牌照,至今才不过一百多天,但关于5G的技术、设备、憧憬等讨论,又让人恍惚觉得已过千年。
前100天,5G曾成功点燃了公众的激情;100天后,在巨大的期望下,5G又将何去何从?
枪响后
“当然,我不想落后,没有国家和公司希望落后,但是这确实是*次。”被雅虎财经记者问及中国5G发展速度时,高通公司CEO史蒂夫·莫伦科夫(Steve Mollenkopf)如是说。
与高通一样感知的还有中国的消费者,由于4G时代积累的经验以及前瞻布局,大量中国企业早早开始研发5G技术,并最终成为最早摘下5G果实的那一批人之一。 据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4月份,全球5G专利来自中国的就占了近4成。
这其中有本来就是通信起家的华为,近水楼台从底层芯片到网络设备,全面切入5G。从投票事件以来,一直到后续的一系列风波,将华为推向风口浪尖,产品方面Mate 20 X、Mate 30系列等多款5G产品也让公众一次次“沸腾”。
国产厂商中比较特殊的绿厂OPPO,明明今年四月份就已经在欧洲首发了5G商用手机——Reno5G版,但在最近密集发布的新机中,Reno2却和iPhone 11是唯二不带5G功能的。
库克时代的苹果已经缺乏创新动力,再加上和高通一波三折的纷争,错失5G并非出乎意料。但OPPO从2015年就成立了5G团队,向3GPP提交了2600篇技术论文,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38000件,难道这一切的努力不是为了在5G上一鸣惊人吗?
刚刚调整职务的OPPO副总裁吴强,前不久在天翼展上宣布OPPO明年所有3000元以上手机都支持5G。在微博上久未发声的他随即转发了这篇报道,并强调“在推动5G落地商用中,既要冲刺奥运冠军,又要普及全民健身”。
这句话表面是说OPPO自己的5G战略,其实细想也是说给整个行业的。
在5G时代来临时,中国通信行业被世界看见,在一家又一家厂商的带领下,又是制定标准又是首发新机,让中国成了5G赛场上的“奥运冠军”。但奥运冠军让我们成了体育大国,但因为普及全民健身的不足,至今我们都不算是体育强国。再多的金牌也换不来全民体育素养,这个中国人早已在体育方面明白的道理,在5G方面却好像还有点没想清楚。
从“奥运冠军”到“全民健身”
诚然,冠军并不是人人都能当的。
此前,众多厂商 为证明自己的5G终端实力,为产品配置高通*5G解决方案骁龙X50,但受技术限制,骁龙X50采用28nm工艺单模设计,功耗过高,发热情况突出,且无法兼容SA,口碑并不理想,甚至部分挫伤了用户对5G期待的热情。
究其根本,部分厂商太想尝尝“冠军”的滋味了,让5G变成了宣示品牌形象和技术能力的噱头,使得这个市场在一片热闹背后有着许多的华而不实。
但冠军争夺的背后,留下的则是消费者端的一地鸡毛。对5G来说,对于冠军的反思,甚至比技术上的突破更重要。
长期以来,手机厂商一直试图把自己塑造成冠军的角色,彷佛无所不能。但如果追根溯源,“冠军”也只是“全民”中的一员,如果脱离开产业链上的其他伙伴,“冠军”其实什么都不是。
根据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截至2019年8月,国内5G手机销量仅为29.1万部,市场整体出货量占比仅为0.12%。这样的结果,显然与“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的宣传还有一定距离。
其中的阻挠因素有许多,5G需要更高的网速,全新的场景,万物互联的生态,然而现在,这些还远未成熟。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表示,截止到今年7月份,全国范围内已建成5G基站3.8万座,而且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同时5G尚未出现差异化内容服务,缺少杀手级应用,最终造成热情的用户转变成持币待购的观望者。
可见,5G生态走向成熟,必须依靠通信全产业链协作的力量。在巩固网络、产业链、互联网服务等全生态实力的基础上,中国才能从5G大国成长为5G强国。成为“奥运冠军”之后,更应考虑如何拓展网络覆盖,如何降低终端价格和资费,如何丰富应用容量——在有了“奥运冠军”之后,这同时也成为了一场需要全员参与的“全民健身”运动。
据媒体报道,2019年底三大运营商将建设8-10万个基站并进一步下调5G资费,全国将有超过40个城市开通5G商用服务;联发科与紫光展锐等上游企业完成技术攻关,近期更有消息表示,联发科预计2020年的出货量将达到6000万颗5G芯片;互联网厂商也在捕捉5G网络特点,定制专属服务。
这场运动,已经开始,在“全民健身”后,迎来的将是更强大的“体育”强国。GSMA预计, 2022年中国市场5G用户渗透率将达到30%,2025年突破60%。
价值回归
掌握了5G技术,等同于找到了通往未来的钥匙。不过得到钥匙只是厂商闯过的*关,后续考验仍然很多。
“如果5G网络的*亮点只是高速上网,那5G注定会沦为鸡肋。”有业内多位人士直言。除了追求更高的“峰值速率”,5G的更大用处在于营造全新的用户使用场景,催生更为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为万物“互联”,甚至“智联”创造条件。
实现“万物互联”的前提在于,5G设备的普及,而5G设备中最关键的一项在手机。而当前,价格成为阻碍5G手机普及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全民健身”的另一项关键在于让普通人也能用得上5G手机。
随着不断有厂商推出全新5G产品,5G手机的价格已经从万元降至4000元以内。前不久高通宣布发布全新系列的5G双模芯片,OPPO随即表示将全球首发。再结合吴强“3000元以上手机都支持5G”的言论,可以预见一场头部巨头间的见血厮杀即将来临——对消费者来说,一部平价的5G手机,远比一部只是为厂商抢夺“冠军”称号的手机,来得更有意义。
结语
5G革命并非一条坦途,但前景可期。
应用场景的改变,势必催生智能设备的改变,不过无论外界如何调整,用户对手机的基础需求不会轻易被撼动。按照业内的说法,“5G不是4G+1G,‘快’之外的关键在于更有内容,用户基础的硬需要不容忽视。”未来智能手机仍然是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平台,用户不会因为升级5G网络,对于拍照、性能、续航等底层基础功能有丝毫妥协。
对个人用户而言,他们的需求没有改变,始终需要通过更好的摄像头记录图像,更清晰的屏幕观察世界,更长的续航时间延续美好的体验。
变与不变中,5G的通道正在逐步打开,未来的模样也愈发清晰。
在这条通往未来的路上,一场头部厂商之间的“耐力赛”徐徐拉开,这其中比拼的是企业基本面,包括技术、研发实力、供应链、人才和文化等等。无疑,更加均衡的企业将拥有更多优势。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一点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