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少儿编程这场梦 是时候该醒醒了!

少儿编程的吸引力远不如英语和兴趣类培养,再加上受制于用户生命周期短,目前少儿编程的赛道不过像是阳光下的泡沫,一扎就破。
2019-10-17 08:09 · 鲸媒体  大鱼   
   

如果说,在中国教育行业中,早幼教、K12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那么少儿编程则是出场自带BGM,只不过这个背景音乐是《二泉映月》。

少儿编程起步

对于少儿编程的重视,美国占得了先机。

美国少儿编程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1967年,“少儿编程之父”西摩尔·派普特(Seymour Papert)设计了一款专为儿童打造的编程语言LOGO,儿童可以通过写LOGO语言控制机器人“小海龟”的移动,操作虽然简单,但对儿童独立思考和逻辑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1990年,美国正式开启儿童通过机器人学习编程的大门,但到1998年之前,都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1998年以后,美国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比重逐渐增加,玩具巨头看到了这背后潜藏的巨大商机,少儿编程开始走向商业化。同年,乐高推出了Mindstorms系列机器人,机器人编程开始从实验室走到大众消费者身边。

2013年之后,美国少儿编程跟随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进入成熟期,市场上开始涌现出大量的培训机构,教学产品也更加细化。

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对于少儿编程的嗅觉也很灵敏。以色列在2000年将编程纳入高等学校的必修科目,要求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学习编程;2012年编程成为日本中小学生的学习课程;2014年是“英国编程年”;2017年起,新加坡在中小学考试中加入编程课目。

中国少儿编程教育起步则比较晚。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到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模式。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把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考评体系,但当时并未引起大的波澜。

2017年以后,少儿编程才真正实现大规模爆发,主要还是因为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将人工智能上升为了国家发展战略,其中明确提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并且,浙江省于同年将信息技术纳入高考选考科目,考试范围包括编程、数据库处理、表格处理等。

有数据统计,2017年,国内有23家少儿编程新企业成立,全年少儿编程领域的融资交易规模超6亿元。

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发行后,要求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根据公开资料,当时少儿编程公司的数量最少有165家,仅上半年融资金额就超过了2017年全年融资总额之和,到2019年年初,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200家。

中国少儿编程的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极大,而美国向来喜欢用钱说话,直接在2016年投资了40亿美元用于少儿编程教育,2017年,特朗普要求美国教育部每年投入至少2亿美元用于STEAM教育。尽管支持方式不同,但这背后相同的是不同国家对于编程教育的重视程度。

政策扶持、资本看好让少儿编程看起来风风火火,但整个赛道依旧仍处于起步阶段,政策只是鼓励,但能不能做得好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少儿编程在走下行路?

少儿编程究竟能不能成为像学习语数外一样的刚需?这是包括少儿编程企业、投资人以及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是,编程语言正在成为全球青少年除中文、英语之外的第三门语言,编程知识的学习成为青少年与未来科技接轨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

编程猫联合创始人孙悦也曾表示,目前编程教育已经在朝未来人工智能社会的必需品方向发展了,甚至不用等到人工智能社会,5g时代可能就已经是了。

尽管赛道内的人对少儿编程有着独特的热情,但也有做过青少年编程的从业者对此不是很看好,认为人工智能浪潮对少儿编程的作用不是推动而是替代,少儿编程其实是在走下行路。

有两个例子,*,目前机器人的编程能力很强,只需设定逻辑,所有的编程语言都可以通过机器人来完成,这个时候学生再学习编程语言到底有多少价值?第二,编程语言不断地在被新的东西所替代,如果盯着一个可能过时的东西学,到未来再用时这个东西是否还是所需要的?而当一个人成为社会新生劳动力时,当年所学的东西在学科上已经成为过去式。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少儿编程赛道业内的人可能早已被自己的满腔热忱冲昏了头脑,其他赛道的人或许更能看清当前的局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行业从业者表示,少儿编程的生命周期比较短。市面上很多少儿编程机构都是针对6-16岁的孩子提供课程,但他不认为少儿编程教育有这么长的生命周期,因为到8岁以后,二三年级学生学科类的培训已经完全占满了他们课外时间,可能就没有时间再去学习编程类的东西,只有极少数学生会在K12 教育阶段完全投入编程学习。

另外,少儿编程公司目前的重点还是放在持续拉新上,这就造成用户数据上非常乐观,但财务数据未必就那么好看了,再有就是看续约和完课率,估计情况也不会太乐观。

以明星企业编程猫和核桃编程的数据为例。有公开资料显示,截止到2019年8月,核桃编程同期在读学员超过65万人,单季度增长突破85%;2019年暑期班,核桃编程营收超过1亿元;老学员续费率超过85%。编程猫用户已达用户2063万,入驻院校11500所。3月实现现金流打正,6月单月收入6000万,预计下半年实现盈利。

如此看来,编程似乎确实不是未来科创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工具出现。

其实,从很多少儿编程公司的课程设置也能看出,他们并未以把学生培养成程序员为目的来开展项目,而是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所以,无论是编程猫还是核桃编程,都是通过图形模块、游戏、机器人等具象的产品模块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位家长也称,在孩子低年龄段的时候,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去尝试体验,拓展思维、锻炼创造力,但是等孩子长大了,学业负担重了的话就会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各个企业未把培养技术人才当做目的,少儿编程本身还与K12、职业教育不同,培养的不是技术,不是特长,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和逻辑能力,这不足以形成刚需,而且这个思维和逻辑能力也并不是非得通过编程教育才能培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少儿编程的吸引力远不如英语和兴趣类培养,再加上受制于用户生命周期短,目前少儿编程的赛道不过像是阳光下的泡沫,一扎就破。

只是从其他赛道的发展周期看,少儿编程能否跑通模式,仍需等待验证,至于是3年、5年,还是10年,就留给时间来作答。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鲸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