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鼠年春节的平静。
快!火神山医院的紧急筹备工作对90后货车司机小强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年初三,小强在货拉拉平台看到一个单子,从成都紧急运送2吨建材10扇铁窗到武汉火神山医院。
看到信息后,小强毫不犹豫地接单了。他花了2个小时装车,用了21个小时将物资顺利送达了火神山医院。从当天下午5点半到第二天下午2点半,他几乎没有休息,配速突破了他的个人纪录。
“他中间没怎么停,一口气杀过来,报备的时候我看到他的身份证号是1994年。”
货拉拉武汉运力调配负责人何浪表示,火神山项目非常紧急,这批物资跨越四川、重庆和湖北三个省市,里程超过1100公里,所以难度很大。
“新冠”疫情肆虐。从武汉“封城”开始,各种医药物资、基建物资、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抵达武汉。
物流配送人员怎样*时间将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物质配送到疫情现场?时间的紧迫性、运送通道是否通畅、运力是否充足等问题成为物流从业者必须克服的难题。
亲自指挥一场跨国采购紧急任务后,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发文感慨:
当一批批防护设备运抵国内的时候,我终于理解了什么是战略物资。抗战时期,战略物资是盘尼西林、枪支弹药、军工设备。今天,面对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略物资是防护服、是N95口罩、是护目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个个不起眼的物流人“背负”着战略物资穿越在疫区一线,跟时间赛跑。
疫区最深处的同城配送
武汉封城后,何浪从朋友圈得知,武汉城内的很多救援物资无法送达医护人员手中。
由于在公司负责物流配送协调工作,使命感驱使他立即开始组织员工寻找救援司机,并组建了武汉爱心运力微信群。
“其实我们当天开始找的时候,觉得会有些困难,因为这么多物资需要送,而且大部分司机都是外地务工人员,春节都放假回家了。”不过很快,何浪就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很多留在武汉的司机踊跃报名,积极配合救援。
配送任务紧急,货拉拉在封城第3天正式发布通告,在武汉城区开通救援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免费为救援物资提供运输服务。
疫情期间,货拉拉武汉地区的司机换了一种工作方式。正常情况下,货主直接在APP下单,通过网络联系司机,司机自主接单即可。而现在,司机的工作全都转战到了微信群。
“我们接到一些机构的运送需求之后,会在群里面联系司机,看有没有人愿意接,他们报名之后,我们工作人员给他下单,再让司机去现场帮忙运送。”何浪对创业邦表示。
由于武汉进行了交通管制,外来车辆无法进入城区,负责同城货运的货拉拉在疫情期间成为了救援物资“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者。
“一般的救援物资都是送到武汉的郊区或者慈善机构,但是他们没有车把物资送到医院,所以我们就是提供这样一个协助。”何浪这样解释货拉拉在武汉的工作。
由于货拉拉主要对接政府、医院和慈善机构的物资配送,所以司机都有运送救援物资的通行证,在运输方面没有遇到限制禁行的情况。
据何浪介绍,目前货拉拉武汉爱心运力群已经有110多名司机加入,截止发稿前,一共运送救援物资64批次,包括火神山医院10套双开门铁门、26万余只口罩、1.37万套防护服等物资,运输费用全部由货拉拉平台承担。
除了运送救援物资,货拉拉还为武汉地区医护人员运送“爱心午餐”。
武汉封城后,医院的食堂员工在外地无法回城,一线医护人员的三餐难以保障,就餐需求越来越大。对此,货拉拉联合Today发起“爱心午餐”行动,为武汉40多家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义务运输,并捐赠1万份餐食。
活动当天,货拉拉就为武汉第七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市普仁医院、长江航运总医院等送去了1.6万份爱心餐饮。
“这个爱心午餐会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我们的运力会一直保持,保证这个项目结束,这意味着武汉的疫情得到很大程度缓解,才有可能会结束。”何浪说道。
疫情之下,物资的运输需求大大增加,武汉的运力资源尤其紧张,这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让互联网的规模优势以及信息互联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物流行业可能会发生更深度的协同合作和资源整合,对于货拉拉而言,我们在城区内运输积累的运力和经验比较丰富,未来可以和其他干线平台结合起来形成更好的协同。”货拉拉首席营销官(CMO)张燕梅表示。
物流人幕后的“能量”补给
在货拉拉为火神山医院运送2吨建材的同时,为司机提供油电服务的能链集团,为火神山医院施工设备送来了300吨油。
火神山医院占地3.4万平方米,最高峰时,工地上有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同时作业。
看到这种情况,能链集团立即捐助200万元购买了300吨油,用于支持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同时又捐助了100万元用于支持救援车辆加油和充电。
据能链集团联合创始人孙玮临介绍,本次300万元捐赠有131万来自员工自发捐赠。
“除夕当天,公司内部针对武汉疫情发起了募捐,员工在一天内就捐了131万,完全出乎意料,有些收入低的我们没同意让他捐太多。”孙玮临对创业邦表示。
能链集团创始人戴震决定将捐赠补贴到300万,全部用于支援武汉地区。这些资金原本打算用来购买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物资,但是后来公司发现市场非常紧俏,这些货源十分紧缺。
“这时候我们关注到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现场有大量施工设备,都在抢工期,工地用油肯定非常紧张,所以我们决定发挥自己在能源方面的优势,为工地捐献300吨油,保障施工建设。”
孙玮临表示,这300吨柴油是经过测算的,完全可以满足两个工地的所有用油。
从24日发起募捐,25日完成募捐,27日对接中石油和慈善组织,到28日早上*批油运到火神山医院,能链集团一共用了4天时间。
在创业邦记者问到这个时间线的时候,孙玮临一脸疲惫地说:“基本上都是熬通宵的,稍等我看下聊天记录。”
除了支援火神山建设,能链集团还捐赠100万元支持救援车辆加油和充电。截止目前,已经为G7、货拉拉、快狗、首汽约车等平台提供免费加油服务,为T3、曹操、东风等平台提供免费充电支持。
据能链CEO王阳介绍,免费加油充电活动会持续三个月左右,同时为了保障司机安全,能链也在免费提供“不下车支付”技术,实现隔离加油充电,避免司机感染。
对于这次疫情捐赠,王阳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表示,“我们相当于是给行业卖水的这样一个角色,在疫情当中提供了能源补给的服务,我们与快狗、货拉拉、G7这些平台都保持很好的联系,所以在疫情发生之后,*时间就把补贴的钱充到了他们平台司机的账户里。”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都在援驰武汉。医护人员冒着生命风险救治病人,物流司机不顾一切运送救援物资,还有企业为司机提供加油充电服务。
“说实话,火神山医院其实不缺我们这300吨油,他们的建设经费非常充足,但是我们想让那几百个挖掘机工人在没日没夜工作的时候,知道大家是记着他们的,让他们心头一暖,这是我们捐赠的真正意义。”王阳说道。
海外华人捐赠的“桥梁”
这场战疫,不仅关系到国内的每一个,也牵挂着海外华人的赤子心。
疫情爆发后,海外华人开始大量采购防护服、口罩等医护用品支援武汉。但由于跨境运输涉及到报关、清关等很多环节,很多人并不清楚如何将物资运回国内。
得知消息后,跨境物流平台“运去哪”立即成立了疫情保障专项组,创始人周诗豪亲自负责,打通救援物资的国际物流通道。
“我们接到很多客户的求助需求,所以就发起成立了这样一个保障小组,专门帮助海外的救援物资尽快运输回国。”运去哪市场总监严海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截止发稿,运去哪已经帮助运回200多批次救援物资,包含大量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医护用品,其中包括复星集团的全球采购,也包括海外华人组织的捐赠。
从平台承运的捐赠数量来看,目前捐赠最多的地区是日本,其次是美国,第三名是欧洲。
据严海韬介绍,目前项目组有40多个成员,但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只有11个人,大家分别负责不同地区的物资运送,包括日韩、美国、欧洲、东南亚、中南美、中东等。
大量的捐赠物资运输,不同地区的时差,使团队成员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从除夕夜到今天,很多人每天就睡两三个小时,基本上可以说是24小时连轴转。”严海韬向创业邦透露。
在承运海外捐赠物资的过程中,严海韬坦言遇到了不少问题。一方面,很多捐赠者购买的医护产品没有出口资质,平台需要帮助协调相关手续,这个过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另一方面,整个项目团队分布在世界各地,需要跨区域跨国家协作办公,所以存在时差问题。“比如我们和美国有12个小时的时差,很多时候需要晚上工作,需要不断适应时差这方面。”
最重要的是,随着疫情不断发展,海外直飞国内的航班越来越少,这给海外救援物资运送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我们会考虑是不是通过香港转运,或者通过日本转运,或者通过韩国转运进来。”
与国内物流相比,跨境物流由于牵涉到出口、报关以及时差等问题,比国内物流更加复杂。
在世界卫生组织将疫情判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限制来往中国的航班,这也给海外物资捐赠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虽然工作强度和难度都很大,但是严海韬告诉创业邦,他*的感受就是万众一心,“很多华人购买了很多物资,抢运了很多物资,就一心为了把医疗用品尽快运到国内,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真的是非常团结。”
灾难下的应急物流体系
在这场“抗疫之战”中,物流成为了战略物资及时抵达战场的重要支撑。
除了货拉拉、能链、运去哪,还有满帮、G7、福佑卡车、顺丰、菜鸟等物流平台都在为疫区提供救援服务。
除夕当天,满帮集团CEO张晖亲自指挥,开通了平台绿色服务通道。截至发稿,平台司机已经向湖北运送了8批应急物资,包括消毒液80吨、医用防护面屏185箱、医用手套251箱,并向贵阳运输了5车活动板房建材,支持当地抗疫工作。
与此同时,G7也紧急成立了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用以提升“车货”匹配效率,福佑卡车、狮桥运力、车满满、美菜网、货拉拉、快狗打车、闪送、运去哪等都加入了驰援武汉的平台。
这次疫情让人们不禁思考一个问题,灾难下的应急物流体系应该如何建立?
无论民间还是官方的救援资源,应急物流体系将会使救灾的速度和效率得到快速提升。这套复杂的体系,需要政府、公益组织、捐赠者、供应商、物流服务商等多方协作,而数字化技术可以为协作提供重要的支撑。
“平台对于救援物资运输的支持,理论上类似 ‘练兵千日,用在一时’。我们在2017年就开发了“交通战备民用运力(货车)动员潜力实时掌控与指挥调度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平台货车资源,在非常时期执行救灾抢险任务。”满帮CEO张晖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表示。
“整个疫情最值得思考的是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三个月、六个月,哪些公司能够活下去,哪些公司会死掉?对我们来讲,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能源行业进行更好的数字化。”能链集团CEO对创业邦表示。
近五年来,中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8%持续降低到14.6%,随着“互联网+物流”的持续渗透,这个比重会继续降低。在货拉拉首席营销官(CMO)张燕梅看来,未来物流行业的重点提升方向有两个,一是提升效率,二是降低成本。
疫情发展确实给当下带来了一些困难,但同时人们也意识到,物流是社会的经济动脉甚至生命动脉,而科技创新可以减少传统模式带来的低效率、高成本问题,数字化或许是未来的必由之路。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强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创业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