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和合期货:短纤期货获批上市 纺织工业再添活力

涤纶短纤期货合约将于2020年10月12日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我国是全球的聚酯和纺织服装生产大国,而短纤是重要的聚酯产品。
2020-10-14 15:43 · 网络     

涤纶短纤期货合约将于2020年10月12日正式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我国是全球的聚酯和纺织服装生产大国,而短纤是重要的聚酯产品。作为继PTA和MEG之后上市的第三个聚酯产业链的品种,短纤期货将为相关产业企业提供公允的价格信号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有助于促进相关企业稳定经营,推动短纤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根据正式公布的短纤期货合约,短纤期货交易代码为PF,交易单位5吨/手,最小变动价位2元/吨,每日价格波动限制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最后交易日为合约交割月份的第10个交易日,最后交割日为合约交割月份的第13个交易日。

首批上市交易的短纤期货合约为PF105、PF106、PF107、PF108、PF109。上市当日涨跌停板幅度为合约挂牌基准价的±8%,交易保证金为5%。短纤期货交易手续费收取标准为3元/手,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收取标准为3元/手,交割手续费、仓单转让手续费、期转现手续费均为0.5元/吨。

国内涤纶短纤产业链概况

短纤,又称为聚酯短纤维(英文名称Polyester staple fiber),是一种以PTA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的聚酯产品,下游主要用于纺织品和服装。其标准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充分,在工艺上属于PTA和乙二醇的直接下游,受原料及自身基本面影响,价格波动率较高,短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其期货上市的呼声较高。

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引入日本、德国、法国的等发达国家的技术,短纤逐渐进入中国市场,80年代初期,中石化建立起国内最早的聚酯工厂。2003-2005年,国内民营短纤企业崛起,国内产能进入快速增长期。

截止2019年,短纤产能759万吨,产量610万吨,表观消费688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19年国内产量增速13.6%,产能增速7.6%,产量增速高于产能增速,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由于前期投产产能达产,另一方面得益于低库存下短纤开工率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涤纶短纤主要运用在三大领域当中:纺织纱线,占比77%,终端产品为服装、家纺、装饰布等;非织造物,占比17%,终端产品为湿巾、口罩等;填充用,占比6%,终端产品为冬衣、被枕、玩具等。

提升纺织行业全球竞争力

在直纺涤短的产能分布中,产能前三名的省分为江苏、福建和浙江。产能占比*的是江苏省,产能超过国内的一半以上,福建占比18%,浙江占比11%,这三个产区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国内的总直纺涤短产能的84%左右。

纺织行业的淡旺季分布主要和服装面料的生产和消费节奏相关。传统服装消费需求上,短纤的消费在一年内有两个旺季,分别为3-5月和8-10月,其他时间为淡季。短纤的需求情况从下游需求来看聚酯短纤下游需求主要应用在纺纱制线,占比达到76%以上,还有一部分应用于无纺布和填充料,填充料的需求近两年有所增加。

从下游需求主要集中的地点来看,短纤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在江苏、福建和浙江;贸易物流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南北双向。江苏的短纤主要流向山东、河北、安徽等地 浙江的短纤主要流向安徽、江西、湖北等地;福建的短纤主要流向江西、湖北、广东等地。江苏、浙江、福建三地市场互联互通,存在交叉采购的现象。

在和合期货看来,我国是短纤生产和消费大国,短纤作为重要的纺织原料,开展相关期货交易有利于完善聚酯产业链期货品种体系,有助于促进相关企业稳定经营,推动短纤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因此,上市短纤期货可以发挥品种的集聚效应,提高期货市场服务聚酯产业和纺织产业的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内涤纶短纤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