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不正规平台再“冒头”,还呗提醒用户谨防金融诈骗

2021-03-22 17:57 · 互联网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持续调整和转型升级,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力,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消费支出占GDP比重高到54.3%。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国民经济润滑剂的金融业,特别线上金融,将如何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要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人大代表建言为其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合规运营。

在3月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强化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科技监管,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防范金融风险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如有委员呼吁,“国家应建设统一共享开放平台,在统一规则下有序开放共享数据资源,用以解决“数据孤岛”、信息滥用等问题。”

从中不难看出,线上金融监管“严”字当头的意味已经相当浓重,不过即便政策信号已经如此明显,近几年监管政策也较为高压,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仍存在一些发展中遗留的“恶病”,其中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欠缺是最被诟病之处,高发病区是金融APP,过度收集、违规收集信息的问题仍较为严重。

不少金融平台利用业务便利,不但收集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基础业务数据,甚至还未经用户授权,或者强制用户授权,将魔抓伸向了用户的通讯录、相册图库、视频资料,乃至人脸信息等更为私密的信息,并且这种做法甚至有成为行业“潜规则”的趋势。

更为可怕的是,不少人对于留存于网络的个人信息缺乏敏感度,对数据的最终去向、使用途径和安全性漠不关心。

事实是,在互联网应用高度发达的当下,个人信息使用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支付转账、解锁解密、实名登记,等等一系列经济活动,都以个人数据为支撑,用户泄露的信息极有可能会被用户到精准诈骗、洗钱、涉黑等违法犯罪活动中,如不法分子以违规收集的个人信息注册信贷账号骗取贷款,或者对用户通讯录好友实施电信诈骗、开展高利贷、套路贷业务等,这都将给群众的正常生活埋下巨大隐患。也难怪两会期间,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提案被广泛关注。

就目前而言,消费金融平台获客及开展服务的主要通仍为金融APP,由于APP技术门槛并非“高不可攀”,这也间接造成了个人信息保护问题难以根除。

其实在早在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安全管理的通知》,就正式拉开了金融APP合规治理的帷幕,时至今日,金融APP乱象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不过想要真正根治问题,不光要监管部门发力,金融行业本身也应自觉自律。

以基于生活消费多场景的消费金融平台“还呗”为例,自运营之初就把合规发展当做了企业安身立命的底线,并且以此为信条搭建产品与技术,得益于合规发展,“还呗”母公司数禾科技在2017年获得了重庆市小贷牌照,2018年更是成为了中国互金协会的成员,在2019年移动金融客户端备案通知发布的*时间“还呗”即积极接入其中,坦然接收广大用户与监管部门的监督审查。

针对个人信息安全与合规问题,“还呗”坚持在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传输等各个环节都进行规范化管理,用户无论是注册还是获取信贷,当需涉及到用户个人信息使用时,“还呗”都会先征得用户的授权,并且,“还呗”的风控系统会对用户授权数据进行严密“封装”,完全杜绝信息盗用、滥用以及贩卖。

为帮助用户避坑,“还呗”还特意在APP内增设了防诈骗提示,会根据用户的使用节点与所获取的服务,为用户推送相应的金融知识以及常见金融诈骗手法,时时刻刻提醒用户注意金融安全。并且,“还呗”还成立了专门的法务部门,对仿冒的虚假网页、APP进行监察取缔,从源头上切断不法分子诈骗用户的渠道。

不但如此,“还呗”将软件风格优化为简约风,同时将服务条款透明化、清晰化,以不设置捆绑条款、不做虚假宣传、不逾法定利率“三不”准则,贴近用户需求提供服务,实实在在让用户享受到金融科技带来的便捷。

文末,“还呗”再次提醒用户,金融诈骗无处不在,用户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金融与信息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