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有着庞大的亚健康人群以及慢病人群,这类人在保险行业被统称为“非标体”,与健康的“标体”相比,出险概率更高,所以,保险产品在核保时往往会“一刀切”拒保。
近期,多家保险机构相继发布面向“非标体”出售的健康险产品,那些因身体问题而被拒保的用户,现在有了承保的更多可能性。这也意味着,随着保险市场竞争的加剧,此前未覆盖的“非标体”人群健康险需求受到市场重视,加上科技的发展与应用,风控和核保手段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非标体”保险产品背后,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开始牵手互联网科技公司、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等,瞄准“非标体”保障不足的缺口,凭借科技赋能重塑保险服务链条,抢滩市场“窗口期”。与此同时,“数字疗法”也为健康险带来全新想象空间,或成为破解非标体人群保障问题的关键。
为“非标体”打开一扇门
在购买健康险时,保险公司为每个客户留了三扇门,身体健康的能进敞开的门,意味着可自由承保;身体有点毛病就只能进虚掩的门,想挤进虚掩的门有三种方式:加费、除外和延迟投保。
健康问题常不可逆,能附加条件的承保,总比拒保好。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就是关闭的门,也就是拒保。作为子女的消费者如果为父母买保险,贵还是其次,最难的是面临“买无可买”的窘境。
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从1999年的10%增长至2019年的18%,20年间翻了近一倍。同时,根据2017年的数据,17%的老年人消耗了将近70%的医疗费用,而商业健康险支出只占整个医疗支出不到4%。尽管近年来健康险持续火爆,但“非标体”保险产品供给缺口依然很大。
2021年4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征求意见函,其中提及“扩大商业健康保险服务覆盖面,提高重大疾病保险保障水平”,为亚健康人群保险的发展作出了政策方面的鼓励。而近段时间,市场上也涌现一批“非标体”保险产品。
今年2月份,妙健康与众惠相互合作推出“控压卫士-高血压住院医疗保险”,这是市场上*可承保高血压二、三级患者,并提供主动慢病管理的健康险。6月份,水滴保上线由爱心人寿承保的非标体人群可投保的重疾险产品“水滴守护爱重大疾病保险”,覆盖多种慢性疾病人群。几乎同期,慧择也携手阳光人寿上线了面向多种带病“非标体”人群的重疾险“达尔文易核版2021”。
瞄准庞大的非标体人群,提出对非标体保险服务的概念,相当于打开一扇门,意味着一些非标体人群也可以投保。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保险机构该如何实现更好地风险控制以及采取怎样的定价策略,才能让这种产品可持续发展下去,让赔付水平处于可控范围,而不能是“昙花一现”。
大数据赋能保险精准风控
科技对保险的助力,大大加速了商业健康险的发展,逐步填补供给侧留出来的增量空间。非标体群体的保障实际上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过去的保险诉求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受制于医疗服务不透明和割裂的数据孤岛,现在经过保司和科技企业共同的努力挖掘,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当前,市面上的多款“非标体”健康险产品,基本上都采取了AI、大数据对人群进行智能核保,客户通过线上的智能核保系统告知患病情况,就可以直接获得相应的保费、保额信息。“水滴守护爱重大疾病保险”和“达尔文易核版2021”都属于这一类,可针对多种常见病的自动加费承保。
但是,这种针对多病种承保的“非标体”保险产品仍有不足,尽管突破了传统的核保模式,核保尺度更加宽松,通过线上服务也提升了消费的投保便捷程度,但从保费价格来看,与年龄、所带病种息息相关,比如“达尔文易核版2021”对高血压二级患者要加费承保,三级患者直接拒保。
相比之下,单病种“非标体”保险产品更有针对性,比如众惠相互与妙健康合作的“抗压卫士-高血压并发症保险”,市面上也有多款高血压患者专属产品,但大多只支持一、二级高血压患者投保,而控压卫士可支持一、二、三级高血压患者投保,覆盖人群更广,对并发症保障实用性高。
控压卫士虽然也属于短期医疗险,但是敢于承保三级高血压客户,成为市面上的稀缺产品。在其背后,主要是依托于妙健康提供的“数据+服务”支持,让保单客户可以在投保后激活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接受AI机器人引导主动记录每日血压数据,在根据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要做好“非标准体”健康险市场,“数据+服务”正是破解之道。在支撑健康险定价、核保的大数据之中,不仅要在投保前做到智能核保,更需要在保中、保后提供全流程服务,沉淀数据优化保险精算模型,从而可以根据投保客户个人身体情况,满足客户的健康需求,更能实现差异化定价。
数字疗法或成为重要抓手
2019年末银保监会发布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将健康管理服务的成本从净保费的12%提升到20%。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的通知》,引导健康险向管理式健康险迈进。多家险企也开始在“健康保险+健康管理”模式下进行一些尝试和创新。
非标体保险是增量市场,未来保费空间一定更大,也更需要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下一步,保险产品形态可能会发展为所有保险用户都可以增加健康管理服务,但服务的内容会根据体检的数据进行差异化定制。而在更远的未来,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数字疗法也许可以成为亚健康、非标体健康险的重要抓手。
早在2017年,美国就出现了数字疗法。直到2020年11月,中国*“数字药品”获批。今年5月,包括妙健康、微脉和数愈医疗在内的中国企业成为国内首批获得国际数字疗法协会(DTA)认证的中国企业,这标志着国内数字疗法领域的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也将会影响到保险行业。
中国保险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江崇光认为,“如果通过数字疗法对用户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使得保险公司的赔付降低,实际上等于保险公司有收益,把这部分收益和数字疗法企业进行分成,这对数字疗法来说也是一个走得通的商业模式,而保险公司也大大减少了风险。”
“数字疗法将会嵌入到健康险产品中,通过认证的有效健康管理服务,可以帮助健康险进一步从健康人群向慢病患者等非标体拓展,与用户高频的互动,降低发病率,实现更好控费。”妙健康首席医疗官罗晓斌博士表示,数字疗法可以弥补过去保险服务上的短板,实现精准服务和控费。
相比碎片化、没能成体系的数据,结构化的数据才是大数据精准风控的前提,所以,把数字疗法嵌入商业保险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现阶段“数字疗法”在中国才刚刚起步,这种非介入、无负担的对身体进行干预开始受到各界关注,但目前还需要经过长期有效性验证,才能拿到一些可参照的经济学模型,最终为保险业提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