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长三角影视文旅融合发展报告

2021-10-28 17:27 · 互联网     

近日,由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同程艺龙共同主办的长三角文旅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长三角文旅创新发展论坛在苏州工业园区同程旅行大厦成功举办。“一联盟一报告一基地”揭开面纱,论坛精彩迭出,聚焦文旅融合大发展。论坛上,由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影视与文旅研究所、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共同编制的《长三角影视文旅融合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隆重发布。

自1987年,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在长三角落户开始,长三角就成为了整个影视文旅产业的开拓者。影视与文旅的融合渐入佳境,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效应、示范效应,对长三角影视文旅融合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三角影视文旅融合发展现状

(一)长三角影视文旅融合发展概况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发展和形成浙江横店影视城、宁波象山影视城、上海科技影都、无锡滨湖影视文旅小镇四个头部文旅融合发展的影视基地,以及湖州影视城、秀里影视城、同里影视基地、苏州电影小镇等百余家影视基地。呈现着以下五大基本特性:

1.产业规模大、集聚强

以横店为例,横店影视拍摄基地自1996年“横空出世”后,相继获批成立浙江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浙江横店影视文化产业试验区。2017年,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入区企业多达500余家;而到了2019年,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成立后,整体占地面积将达到365平方千米;另一长三角具有产业代表性的基地宁波象山影视城——自2003年建成,目前总占地面积在100万-200万平方米之间;而上海科技影都则以上海影视乐园、胜强、盐仓三大影视基地为核心,建有30多个摄影棚,聚集40余家相关影视企业;无锡滨湖影视文旅产业集聚区落户企业达100余家,置景车间23个。百余家影视基地集聚长三角,各有特色,兼具影视拍摄基地与旅游目的地特性繁荣发展。

2.影视产量高、质量好

以横店影视城为例,截至目前拍摄作品总产量超过5000部;宁波象山影视城拍摄作品总产量在1200余部,上海科技影都、无锡滨湖影视文旅小镇总拍摄产量则均为1200部左右。其中,无锡国家数字产业园围绕“数字影视+数字制作+数字文娱+数字版权”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影视制作及数字文化企业落户,承接《中国机长》、《捉妖记》等视效超群的电影。

3.旅游发展快、业态新

长三角地区因人文古迹大多保存完好,根据不同影视项目打造不同时期仿古建筑,既作为影视拍摄制作基地,又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其中,横店影视城与无锡影视基地获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景区环境、交通、卫生等方面达到了全国*水平。利用影视基地拍摄影视剧的优势,除了景观打卡外,长三角地区影视基地发展出实景演艺、球幕影院游乐项目、4D游乐项目、主题文化节、研学路线、夜游路线等,从观光旅游转型为体验休闲旅游。横店影视城更是不断更新旅游项目,景点丰富、类型多样,成为影视基地文旅融合发展的佼佼者。此外,横店影视城提出打造影视体验度假目的地目标,2019年接待游客数量为1918万人次。

4.发展环境优、政策足

长三角地区影视基地发展环境优越,目前,因文旅影视城普遍的面积非常大,土地指标消耗非常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发展环境相对较好。例如,2021年上海市发布《关于支持上海旅游业提质增能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打造红色旅游、古镇旅游、支持旅游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景区等。2021年《浙江省文化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做大做强做优影视文化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影视文化创新中心和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基地。《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成全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样板地,横店影视文化旅游区被列为重点特色旅游功能区。2021年江苏省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开发以地域文化IP为引领,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2021年《安徽省智慧旅游“十四五”行动计划》提出要立足沉浸体验,打造智慧体验。

5.综合效益佳,贡献大

调研资料显示,浙江省2016年至201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同期旅游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2%,高于GDP现价增速1.7个百分点,对全省GDP的综合贡献超过18%。2019与2020年,从整个横店影视城来看,有三个数据*说服力:游客的总量接近2000万,旅游的综合收入均达到200亿,税收40亿。所以可以看到综合效应非常明显。横店影视城不仅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且让文旅融合红利溢出至横店各行政村,深化各村的影视旅游融合产业植入,搭建住宿、餐饮、拍摄棚等设施,带动村镇发展成为特色影视村,助推发展。

(二)长三角影视文旅融合发展经验

长三角影视文旅融合发展良好的背后,是由文旅深度融合,紧跟市场调节转型;打造产业集群,拓展影视文旅融合全产业链;创新数字技术,实现旅游产品优化升级等方面创新探索带来的。

长三角地区影视基地在影片拍摄投建目的完成后,都快速选择了转型为旅游观光目的地,且各具特色。此外,在发展中长三角地区影视基地又都快速根据市场调节旅游产品,陆续开发各自的旅游演艺、数字化影视娱乐设施、红色研学路线等,不断更新扩大影视基地的功能。

同时,长三角地区影视文旅产业是从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到旅游、衍生产业为一体的影视文旅全产业。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拥有国内最完整的影视产业链,且其产业链的各环节环环相扣、高速运转,覆盖影视创作、制作、发行、投资、交易、旅游产品开发等全环节的产业化平台体系,影视产业与科技、金融、旅游、泛娱乐化等深度融合。

而且,在数字经济区域协同发展与“雁阵式”产业转移升级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影视文旅融合数字资源高度富集、产业升级明确。例如,横店影视城在数字化旅游产品上更进一步,通过数字化手段创新了“暴雨山洪”等现场实景演出。长三角影视文旅融合过程中不断加速影视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韧性增强,影视文旅融合发展科技赋能持续强化。

(三)长三角影视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热火朝天的背后,由于快速的发展,也发现产业上的“新”问题,亟待协力解决。

1.项目雷同,产品同质化严重

在各地兴建影视基地热潮之下,除了行业内部发展的需要,还有发展地方旅游业、通过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房地产开发和土地增值等多重的利益驱动,新上马的影视基地规模动辄几亿甚至几百亿,却缺少长期、整体的规划,不追求差异化,扎堆兴建一批民国风、明清风等主题趋同特色相似的影视城,同质化严重,娱乐项目重复率高,竞争激烈。

2.地域文化欠开发,影视文化旅游资源融合不够

长三角地区影视文旅融合发展以来,影视文化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各自发展,影视基地几乎都是外来品,影视文化丰富,地域文化挖掘不足,地域特色彰显程度有限。另一部分影视基地则因为影视文化过于突出,地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受影响。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展现各省各地文化底蕴和特色是长三角地区“十四五”时期文旅融合的共同目标之一。

3.影视文旅融合领域人才不足

影视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复合型、未来型的文旅产业人才,既要有文化内涵素养,又要有旅游管理经验,更要具备全国乃至国际化的文旅融合视野。当前长三角地区影视文旅融合发展所需的管理型、专家型人才短缺,长三角地区仅有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设立了影视旅游院系。

.长三角影视文旅融合发展趋势

(一)宏观背景与国家战略

影视文旅产业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需要。推动影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吻合“十四五”的发展主题,无论是从新时代的国际背景还是国内背景来看,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未来影视与产业趋势

一是数字化将彻底改变产业业态和生态。影视文旅企业必须要建立用户至上思维和平台思维,形成基于数据分析和数据共享的数字化决策能力和精准运营能力。在“互联网+”的助推之下,影视产业构建完成了基于用户基础和互联网平台的闭环生态圈,实现全版权运营、尽可能多地开启长尾效应成为影视企业的共同选择,影视文旅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二是科技创新将推动产业结构迭代升级。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影视科技的创新主要集中在虚拟拍摄应用技术提高,影视制作云端化、智能化和融合化趋势,高新技术格式影视和现代数字影院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影视文旅企业应紧抓科技创新契机,用VR、AR、全息投影等新技术丰富产品和服务体系,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是“用户生成内容”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新媒体时代,“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简称UGC)概念盛行,消费者将自己DIY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提供给其他用户。影视文旅企业应顺应潮流,一方面利用KOL强化流量导引,另一方面利用UGC结构化数据推动新型文旅产品的研发,打造网红打卡点。

(三)未来旅游与需求变化

一是品质旅游成为旅游业新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我国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将处于不断提高的状态。人民群众对旅游的需求将从“有没有”转变到“好不好”“精不精”的品质需求上来,影视文旅企业应牢牢把握这一方向,大幅增加高质量产品和优质化服务的供给。

二是文化成为旅游的核心驱动力。随着旅游消费主体越来越注重旅游的“文化感”“体验感”,文化也正逐步成为旅游的主要动机,差异化的文化资源成为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影视文旅企业应精心遴选文化内核,并通过场景、氛围、演艺、互动等多种路径建设丰富的体验式产品体系,夯实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根基。

三是旅游消费的分众化趋势明显。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消费者对旅游往往有不同的需求,而在社交媒体推荐算法的引导和放大下,这些分地、分层、分龄、分圈的分众化趋势更加明显。旅游文旅企业应重视细分市场的差异化选择,精准营造满足目标细分市场期待的旅游体验场景,精准开发符合目标细分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定制化产品。

(四)影视文旅融合发展新风尚

一是国风体验类产品成为新热点。随着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不断加强,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喜爱与日俱增,对于影视文旅企业而言,创新国风体验类产品,是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重要发展途径。

二是红色旅游类产品掀起新浪潮。我国红色旅游市场呈现快速扩张态势,未来攀至万亿市场规模指日可待,旅游文旅企业应顺应红色旅游兴起的大势,充分发挥资源、场景等优势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三是沉浸互动式产品成为新方向。影视文旅企业纷纷利用基地的热门影视IP、现有场景、群众演员,推出沉浸式实景娱乐产品,使消费者可以参与其中、领取任务、互动演艺,获得多元体验。

.长三角影视文旅融合发展对策

(一)战略定位

未来,长三角影视文旅产业应聚焦“新发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益导向,主动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战略布局,借助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上海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技术、市场、产业等优势,勇于自我革新和系统重构,推动影视与文旅深层次、多维度、全方位融合发展。将长三角影视文旅产业建设发展成:全球一流、业态完备、行业*的影视产业集聚之区;世界知名、文旅交辉、游客向往的影视体验度假之地;彰显中国精神、人类价值、时代风华的中华文化展示之窗。

(二)原则导向

一是创新为先,系统重塑。以数字化的理念、思维和技术,对影视文旅行业模式、服务、产品、机制进行系统性重塑;二是特色为根,开放协作。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特色优势锻造长板,打造核心竞争力,坚持错位发展,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推动影视文化、服务、产品走出去;三是品质为要,跨界融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高端产业链布局;四是文化为魂,深耕内容。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影视植入优秀先进文化;五是人民为本,共建共享。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带动地区共富。

(三)策略举措

1.深耕“影视+旅游”,构建全矩阵产业体系

一是要延伸完整链条,围绕电影工业化、文旅国际化,聚焦影视、文旅两大核心板块,围绕特色锻造长板,加快补齐短板,形成业态齐全的产业集聚区,构建影视文旅全产业链条,守好根据地;二是抢占价值高位,转变长三角影视文旅传统发展模式,推进“+数字”“+文化”“+科技”,不断由外围配套向行业核心,实现由粗放向精细转型,实现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打造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建构生态矩阵,发挥影视文旅1+1>2的叠加效应,构建影视、文化、旅游、娱乐、休闲深度关联、相互共生、多元交叉的影视文旅为主的大文娱全新产业矩阵。

2.聚焦“技术+内容”,构建全周期供给体系

一是顺应数字化浪潮,以技术突破提供优质内容供给,推动影视观光游向影视度假游、休闲游、体验游发展;二是打造供给闭环,围绕旅游新旧六要素,构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商、学、养、闲、情、奇”全流程、全周期产品业态;三是深耕内容创新,推进影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标识;四是更新产品业态,推进影视基地数字化改革,以数字技术为重点,大力推动5G、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影视文旅产业的应用,如提供国际水准的水下拍摄等服务,打造数字光影等。

3.盘活“社群+IP”,构建全客群营销体系

根据后疫情时代影视文旅发展趋势,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IP+社群+场景”,一手经营产品,一手经营社群,以影视IP为基础,精准构建线上线下场景,让影视IP活起来、火起来。一是构建“IP宇宙”,盘活自有影视IP集群,地区非遗等文旅IP植入,提前围绕IP进行周边产品和事业的开发,构建成系列、有体系的影视IP群;二是打响主题品牌,打造特色鲜明、辨识度高、易于推广的主题品牌;三是实施精准营销,不断细分市场、细分时段、细分服务,特别是要注重年轻市场、女性市场的营销。

4.强化“内生+外联”,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

一是强化模式创新,变场租模式门票模式为价值生态链模式,以平台化思维、专业化运营、智慧化管理,探索发展影视文旅融合新模式;二是强化协同合作,搭建长三角地区影视文旅产业发展联盟,积极引导各地影视产业差异化发展,避免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推进形成三省一市互补发展新格局;三是强化要素保障,积极用好国家各级影视产业支持政策,推动营商环境优化,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等作用,完善影视文旅产业统计标准,增强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促进影视文旅产业信息协同共享。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