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李一男自游家:我不是第二个理想

李一男不是李想,自游家也不会走理想的老路。两者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技术路径和品牌理念却千差万别。
2021-12-20 17:10 · 微信公众号:DoNews  赵哲峰   
   

各行各业中,有过成功经验的企业,总会被无数后来者争相模仿。在新造车这个想象空间巨大的新风口,更是如此。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17岁创办个人网站,24岁在北京成立国内*影响力的垂直汽车网站——汽车之家,而在距离北京1200公里外的武汉,另一个“天才少年”李一男15岁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26岁上任华为常务副总裁。

2015年,李想创办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8年发布理想汽车品牌;2018年,李一男开始筹划造车,2020年创立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刚刚宣布了品牌名——自游家。定睛一看,这两个品牌的LOGO似乎有着一定“血缘关系”。

理想*款车走增程式路线,定位中大型SUV;自游家*车也包含增程式动力,同样定位中大型SUV,而这两款车的生产基地距离仅40公里。

因为对技术的敏锐和对产品的苛刻,以及“一言不合就开战”的性格,李想在业内被称为“产品暴君”,“像素眼”和“通感体”等超能力被人津津乐道。性格耿直、坦率的李一男,也是个“有脾气”的人,但对技术同样执着。李彦宏说过,全世界只有不超过3个人可以胜任百度CTO,李一男就是其中之一。

相传,“二李”私交甚笃。小牛电动车最早的创始人胡依林,当年通过李想,联系上了明势资本创始人黄明明,经后者介绍,胡依琳才与李一男达成了合作关系。

无论怎么看,自游家与理想,李一男与李想,似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道自游家要复制下一个理想?

同方向的“歧路者”

理想*款车型理想ONE,定位于高端中大型SUV,搭载增程式动力系统,主打30万左右区间市场。不约而同地,自游家*车型自游家NV,同样定位于中大型SUV,也将搭载增程式动力系统,李一男也亲口承认“毋庸置疑,就是要做高端”。

而且从实车来看,自游家NV与理想ONE,无论是车身尺寸,还是整体轮廓,都比较接近。这么看来,计划在明年上半年上市、9月开始交付的自游家NV,将不可避免地与理想ONE短兵相接。

但李一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番话,则明确表达了两者的核心差异:“*天开始,我们就非常明确是按电车来设计的,不管是平台架构,还是外观内饰”。

关于产品细节,其补充道:“就算是增程,也做了大量的隐藏,包括隐藏式的进气口和排气管,我们的增程,实际上是个“电改油”,不是“油改电”。

李一男坦言,选择增程是他们对现实的的妥协。的确,在纯电产品还无法让用户完全摆脱续航和补能焦虑的今天,增程式不失为一个好的过渡方案。

以纯电架构为主,他们也确实是那么做的。

李一男的造车团队从2018年底创立至今,在过去3年中,已经不声不响地开发了两大平台,分别用于打造增程式和纯电动两类产品。而自游家NV也将同时推出这两种驱动方式,并非此前外界所言的专注于增程式。

相比之下,理想的技术路线,则是一开始便all in增程式了。

理想汽车整车控制系统负责人宁昀鹏回忆道,2016年的一天,李想走进办公室,在白板上写下“做大的增程车,面向家庭用户”。

直到2020年底,才有消息指出理想开始布局纯电,*车型将在2023年推出。而2022年,理想的第二款车型X01,依旧是增程式动力,并且是第二代增程式平台。

可以看出,理想并没有将增程式作为过渡方案,而是其产品规划中的主线,纯电动倒有点像“对现实妥协”的产物,与自游家的思路完全相反。

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来自于大相径庭的品牌理念。

决定投身造车大业时,李想已经有孩子,家庭开始成为人生重心。卖掉自己的摩托车,换成MPV,下班就回家吃饭,有时间就接送孩子上下学。

而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李想的创业思路,后来创办公司,就取名叫“车和家”。*车型理想ONE,明确主打家庭用户,只有6/7座车型可选(现在只有6座),没有5座版。

选择增程式,李想本人的理由是“你一个人开着车出去,找充电桩就找充电桩,排队就排队,带着父母、孩子出去的时候你再排队,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相比之下,李一男对家庭没有这么深的执念。自游家的品牌Slogan是“探索”、“精进”、“愉悦”。*个关键词,是“探索”。

相比理想,自游家的品牌理念更加开放。高情商说法是“可塑性强”,低情商说法就是“还没成型”。

对于*车型的用户画像,李一男自己也没有清晰定位“我想我们至少可以探索一下,单身汉能不能买我们这个车,两个人能不能买我们这个车,三口之家四口之家可不可以?我觉得都是可以,我不想去定义我们的人群”。

另外,自游家NV确定不会推出6/7座车型,只有5座版。对于有三排座刚需的家庭用户来说,根本不会考虑这款车。所以,其与理想ONE并不存在过多竞争关系,更谈不上外界普遍认为的“对标”。

综上,除了*车型在定位上有些许相似以外,自游家与理想,完全是两个不同理念、不同技术路线的品牌,只是恰好他们都是造车新势力,处在同一条赛道而已。

但两者间的差异性,会在未来愈发突显。

不同阶段的“天才少年”

毫无疑问,李想和李一男,都配得上“天才少年”这个称号。但天才与天才之间的差异,远比普通人之间的差异大得多。因为天才,也总是极端的。

不可否认,“二李”之间有很多相似的性格色彩。

比如他们都年少成名,都经历过多轮创业,都对产品和技术有着远超常人的敏锐和执着,都是媒体眼中的“叛逆者”。

在电动汽车刚开始在国内萌芽的阶段,增程式汽车并不被业界看好。因为过去的例子(宝马i3、别克VELITE 5等车型)证明,增程式很难在市场中立足。

但即使这样,李想也坚持走增程式路线,甚至当时有投资人跟他说“可以给你投资,但前提是改做纯电”,李想也不为所动。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想赌对了。

与其说是“赌”,不如说是其对于产品和技术的独到洞察,成就了理想ONE。

汽车之家时期,他可以用“像素眼”发现焦点图的位置往左偏了一个像素。理想ONE开发时期,他可以用“通感体”指出座椅的海绵垫高了5mm。看到一个设计不够精美的内饰件,可以当场摔地上踩碎,不惜再花300万元重新开模,并指着设计团队的鼻子问“这是哪个傻子设计的?”。“产品暴君”的名号由此而来。

面对网友、媒体、同行甚至用户,李想也远不像其他车企高层那样“油滑”。心直口快,甚至有些口无遮拦,是他一向的社交风格。

而作为李彦宏钦点的“全世界唯三可以胜任百度CTO的人”,李一男的技术能力和产品敏锐性毋庸置疑。无论是华为的万门交换机,还是小牛的锂电池路线,李一男都选对了。

而在性格方面,年轻时的李一男,也跟李想一样“轻狂”。

他带领华为研发团队,仅用5年时间,就将公司市值翻了50倍。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李一男年少得志。有华为老员工回忆称,除了任正非,李一男谁都不放在眼里。此时的他,脸上写满了不羁与孤傲。

就在几乎被内定为任正非“接班人”之际,李一男却迫不及待想要自立门户。在签了一份竞业协议,并将自己的股权变现后,他创办了港湾网络,做大后毅然撕毁协议,去抢夺华为的客户资源,还从华为麾下挖人,正式站到了华为的对立面。

而李一男的人生,也从此开始跌宕起伏。

后来港湾网络被华为收购,他自己也先后在百度、中国移动等公司担任要职。再后来,还造过两轮电动车,也加入过创投基金,甚至还有过“利用内部消息炒股入狱”的“光辉历史”。

经历了大起大落,如今51岁的李一男将造车看做是人生“最后一搏”。与其他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新势力创始人相比,走过“狂风巨浪”的李一男将更具韧劲儿。

面对前路,他少了些笃定,多了些从容。

他说:“我们就是想探索一下,试试看这条路行不行”对于市场预期,“因为我的车还没出来,我就没有资格说这个话,能不能活,这种话我回答不了”。

在业界人人都在高喊“3年跻身主流市场”“5年产销百万辆”的风气下,李一男“反卷斗士”一般的作风像是一股清流。

甚至连最坏的结果,李一男都想到了,“失败了会怎样?总不能让我自杀吧?但要先结清供应商欠款和员工工资”。

而关于跟李想的私交,李一男则没有谈及太多,只表示“李想人很好,知无不言,之前给了我很多分享,但从我决定造车以后,我们就没有交流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来自李想的分享,让李一男受到启发从而推出增程式动力车型,但既然已经互为对手,两个不同阶段、不同心境的“天才少年”,未来将只会在生意场上兵戎相见了。

“技术大拿”尚未建立“护城河”

一般来说,有过成功创业经历的人再创业,成功的概率也会更大。用行话来讲,就是“有过从0到1的经验”。

李一男的上一段创业经历,就是很好的“个人品牌背书”。小牛电动在外观设计、技术路线创新甚至品牌营销方面,都有一定的独到之处,这也是新造车行业比较重要的一些能力,我们暂且可以称其为“互联网基因”。

而且,据在发布会现场看到自游家NV实车的媒体同行描述(现场不允许拍摄照片),其外观设计属于当下流行的“硬派越野”风格,类似于福特Bronco、RIVIAN R1S那种。目前,还没有国内的新势力品牌采用类似设计。看来,自由家与小牛一样,对市场风向的把控同样精准,仿佛再次找到了“流量密码”。

但与媒体的集体好评不同,李一男对此却冷静得多,“没啥经验可借鉴,造四轮跟造两轮,复杂程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的确,两轮电动车发展至今,依旧是单纯的代步工具。而如今的电动汽车,则被定义为“智能移动终端”。在电动化、智能化、人机交互、工程制造等多项技术“交叉内卷”的当下,身为“技术大拿”的李一男,也将面临诸多挑战。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一男更偏向于表达“汽车是长周期产品,好产品是打磨出来的”这种观点,其更关注那些“不变”的部分,比如外观设计、底盘架构这些。而对于当下火热的车机、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可以通过OTA持续升级的部分,则没有表达过多看法。

或许这就是李一男内心的真实想法。或许,也是因为其团队目前并没有“能够拿出来宣传的技术创新”,故以此“话术”,来保护羽翼尚未丰满的自游家。

不过即便是后者,也不意味着这个品牌就没有想象空间了。

技术护城河并非一蹴而就,对于新品牌来说,*车的使命是打开市场。例如理想汽车,至今尚未建立很高的技术护城河,但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做企业拼的是综合实力和韧劲。

同样的剧情,在国内近年来涌现的大量自动驾驶创业公司中,不断重演。

当年那一批技术最*的无人车公司,Roadstar、景驰(现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因为“工程师文化”过于厚重,企业缺乏成熟的管理者和掌舵人,早期获得大笔融资后便迅速陨落。他们之中,有的还在生死线边缘挣扎,有的则已经分崩离析。

反倒是当初技术水平丝毫不起眼的地平线,凭借独特的市场切入角度,以供应商身份入局,获得了大批车企青睐,如今也迎来了高光时刻,无论是业绩还是技术,都在快速发展。

对于李一男和他的自游家来说,首先保证活下去,在漫长的生命周期中搭建技术护城河,实现“弯道超车”,不失为权宜之计。如果一开始就孤注一掷搞技术创新,快速燃烧经费,则很容易昙花一现。

据悉,现在的自游家,已经有了1000人左右的核心研发团,但相比小鹏的4000人,理想的2200人(6月底数据),蔚来(无具体数据,但其仅自动驾驶团队就达到800人)等头部新势力,自游家的研发规模只能算刚刚拿到入场券。未来想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更多的融资和稳定的市场表现。

没缺过钱,未来也不愁没钱

“造车以来,没有一天缺过钱”,李一男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钞能力”。

此言非虚。就在自游家品牌发布会当天,其还宣布了A轮获得5亿美元融资的消息,领投方为IDG、COATUE等知名投资机构。

不仅现在不缺钱,未来几年,自游家大概率也不用为钱的事儿发愁。

早前就有报道称,有熟悉李一男的投资人表示“如果他(李一男)开放融资,我们会*批投资。”据悉,李一男在小牛电动时代,就曾创下过“15天*7200万”的“神话”,足见其号召力。

可想而知,此时必定还有不少没赶上*波造车热潮的投资人,手中握着大把的钞票去寻找优质项目。而李一男的自游家,就是当下新造车赛道中,最值得投资的项目之一。

更何况,李一男曾经还分别在2011年和2018年,以合伙人身份加入金沙江创投和梅花创投,经过多年积累,其在资本圈的人脉资源无需多言。

蔚来李斌曾说,没有200亿别想造车。而李一男心中的门槛,跟李斌差不多。“2014年之前,我判断自己融不到30亿美元来造车,现在我觉得我大概率能做成”,这个话,从耿直的李一男口中说出来,可信度并不低。

结语:

李一男不是李想,自游家也不会走理想的老路。两者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技术路径和品牌理念却千差万别。对于李一男这个造车“新秀”,纵使其过去有无数辉煌履历,我们也不能过度将其“神话”,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李一男入狱前曾说“无论对多少事情失望,也没有理由对*的时代失望。”现在,他迎来了*的时代。大概1年后,出狱满5年的李一男就可以正式“入职”牛创了。

届时,自游家NV应该也已经开启交付3个月了。在正式上任CEO那天,李一男将接过一份怎样的业绩报表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Do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