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股大跌的一年里,投资者苦苦寻觅:下一个扫地机器人式爆品会是什么?
随着锂电化代表公司泉峰控股(HK:02285)的上市,以及此前九号公司-WD(SH:689009)发布的产品,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且谜底就在谜面上——智能割草机器人。
从体量及初步预估的市场渗透率视角出发,线性推演,这个单品,也许未来能再造8个九号公司、或者12个石头科技(SH:688169)。
面对这一新消费爆点,众多种子选手都在蠢蠢欲动,一场草坪上的自动驾驶战争已经拉开序幕。
01
草坪经济学
对于国内的大多数居民而言,我们对别墅门前的草坪和门后的花园的认识大多来都自于欧美影视作品,“绿色的草坪、柔媚的阳光、湿润的空气”令欧美别墅洋房的草坪和花园很具美感。
事实上,要维护一个美丽的草坪和花园,需要住户花费不少的钞票和时间精力,并且欧美国家在行政规章上要求业主需要负责维护自家草坪花园的整洁,若没有定期剪草坪会遭到行政罚款。
所以业主要么花钱添置割草设备亲力亲为,要么雇佣人来打理自家草坪,成本有多高呢?
以美国市场为例,一年中需要割草的月份大概有7个月,每个月又大概需要割草2-3次,按照年割草18次计算,每次雇佣人的费用在60-70美元,草坪外包的年费用大致需要1000-1200美元。
若自行打理,美国绝大多数业主会购买价格大概在200-400美元的汽油割草机(手推式),定期换活塞、过滤、火花塞等部件又是一笔费用。与此同时,自行修剪草坪附着的时间成本是很高的:1260美元= 18次/年修剪×2小时/h×35美元/时薪。
据了解,全球大概有2.5亿个私人草坪及花园,8000万个分布在欧洲各国,1亿个集中在美国市场。目前全球割草机市场大概在600-700亿美元,其中骑乘式割草机的规模在120亿美元上下,其余的主要是手推式割草机,而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割草机器人规模仅有10亿美元出头。
对于A股的新兴玩家及其投资者来说,修剪草坪这个市场具备极大的诱惑力,尤其能拿出智能割草机器人的玩家,因为它具备颠覆市场的能力,以及贴合大消费行业的核心逻辑。
02
大消费行业三大逻辑
目前,市面上很多公司都在准备“强攻”智能割草机器人这块大蛋糕,如果按照所在阵营划分为两类:
传统公司,包括*割草机器人厂商富世华(涵盖富世华品牌和Gardena品牌)、宝时得。
新兴科技公司,包括九号公司(SH:689009)、科沃斯(SH:603486)、大疆等。
另外,包括阿里巴巴以及部分来自于自动驾驶领域的公司,在开发智能割草机器人的产品解决方案。
之所以各方都在聚焦这一领域,无外乎智能割草机器人与大消费行业核心增长逻辑——品牌建设、品类扩张、以及技术升级——中的后两项高度耦合:
可口可乐和茅台是典型的品牌建设带来的增长,它让可口可乐占领全球市场,让茅台获得持续溢价能力。
科沃斯以洗地机器人作为第二增长曲线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演绎了什么叫品类扩张。
石头科技凭借规划式扫地机器人脱颖而出,戴森依靠核心电机技术打造高端吸尘器品牌,都是以技术重塑行业的案例。
目前来看,智能割草机器人带来的核心增长逻辑就是基于技术升级重塑行业。而新进入的九号、科沃斯等公司,又包含品类扩张的逻辑。两相叠加之下是巨大的潜力。
03
为什么看好割草机器人
前面已经讲过,全球割草机市场大概在600-700亿美元,其中割草机器人未来会是个什么光景呢?我们不妨比较一下。
草坪上的作业演变大致经过纯人工修剪、汽油割草机、锂电割草设备、割草机器人等形态:
人工割草耗时费力不齐整;
汽油割草机不环保,会逐渐在欧美退役;
锂电割草设备目前成本还很高;
随机式割草机器人省去人力是*的亮点,但不够成熟。
不同于随机式割草机器人,智能割草机器人会迅速引爆市场。
欧洲随机式割草机器人的渗透率在10%左右,而美国的割草机器人则可忽略不计,不到1%。随机式割草机器人基于“布线+随机碰撞”的作业原理,已经发展了近10年时间,虽然在成本上已经下降至大众消费级别的1000美元层级,但是在效率和效果上仍差强人意。
首先,市面上的自动化产品需要布置(掩埋)边线来锁定除草范围,操作繁琐需要专门人员花费半天时间并且产生而外服务费用(大概产品价格的20%-30%)。
其次,由于体积和产品结构的设定,自动化产品的除草范围一般都介于500-600平方米,所以更适配于欧洲家庭的草坪和花园,对于美国平均1000平方米的私人草坪并不适用。
而更为致命的还是技术落后带来的产品力拉胯,衡量割草机器人效率的一个指标是覆盖率(即单位时间内的有效除草面积),随机碰撞式产品一般均介于20%-30%之间,多次作业后很有可能还是效果不佳:
一顿操作猛如虎,半边草坪没动土,到头还需人力补。
如果,市面上能够出现一款价格合理、功能扎实且完备的智能割草机器人,它完全能够击中欧美house业主的割草痛点,从而触发产品全面替代。
毕竟如果产品确实好用,经济学基本的供需原理就要发挥作用了:价格降低,需求上升。价格大幅降低,重塑市场。若未来割草机器人做到3000美元以内,按4年折旧,每年付出的成本就是750美元,这就是巨大的提升。何况九号去年发布的智能割草机,价格在1200-2500欧元,按四年折旧就是300-625欧元。
目前,随机式割草机器人的参与者主要有富世华集团(包括富世华和Gardena)、宝时得,按出货量计算三者占据全球割草机器人份额约90%,其中富世华45万台、Gardena30万台、宝时得30万台。据业内人士透露,富世华集团可能由于“大象难转身”的原因并没有急切地寻求智能化转型,但国内公司宝时得的智能化决心比较坚决。
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我们认为对A股和港股的相关公司应该有不同的态度。
04
不同的态度看A/H玩家
可能只肖两三年,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市占率就能提到15%。按70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算,就是10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70亿人民币。
实际上智能割草机器人能把市场做大,因为过去那拨自行修建草坪的业主的时间成本变成了购买设备的真金白金,这块我们暂时不做计较。
A股的这三家公司,都是在AI或者说无人驾驶技术领域有储备的公司。也或多或少通过产品证明过自己,可密切关注其割草机器人动态。从它们当前的规模看,智能割草机器人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截止2021年9月30日的十二个月:科沃斯营收为113.4亿元,九号公司营收为88.9亿元,石头科技营收53.8亿元。
也就是说,线性推演,未来几年,智能割草机器人市场可以再造6个科沃斯,8个九号公司,或12个石头科技。
而对于港股的两家公司,则重点在于防备风险。有着TTI品牌的老龙头创科实业,以及12月底才上市的泉峰控股,基于锂电化路径的公司,如果不能够跟上智能化行业趋势,前者将开启价值毁灭,后者可能面临上市即*的处境。
风险的来源是单纯的锂电会否是过渡性产品。这一点以后再讨论。
就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就像纯粹的电动车从长远看是卖不出去的,不说特斯拉和“蔚小理”(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就连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都在大力拥抱自动驾驶。
04
技术信仰
如同20多年之前就出现的扫地机器人(三叶虫)类似,割草机器人并不是新物件,都是随着技术的逐步进步带来了行业的重新定义。
事实上,科沃斯在2014年-2016年就开始研发割草机器人,但并没有产生实质成果,近年才又开始立项切入割草机这一市场,并计划2023年初推出产品。
据相关了解,重新立项的原因在于芯片算力的提升对户外视觉算法能力的扩充,再从其扫地机器人的视觉算法技术路径来看,其智能割草机器人会继续这一路径。
不过,科沃斯的经历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可能割草机器人相比于扫地机器人有着更高的技术门槛,包括避障能力、安全规定、以及算法能力。按照其扫地机器人的发展情况,持续不断的市场数据积累也至关重要,先发者会构建“卖的越多、数据样本越丰富、算法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更好”的模式闭环。
从各公司的进度看,九号公司可能会是*推出基于RTK技术和超声波传感器的智能割草机器人,其计划产品在2022年5月上市销售,价格介于1200-2500欧元,已经显现出九号想成为“屠龙少年”的野心。但从其100台试样机的市场反馈来看,其产品的避障能力还有大幅提高的空间,这也可能会进一步延长其产品从发布到上市的时间跨度(原计划2022年2、3月上市)。
宝时得是“布线+随机碰撞式”割草机器人的重要参与者(市占约25%),其正与智能解决供应商中科创达(SZ:300496)合作实现智能算法技术的落定,其产品融合了RTK技术和视觉算法技术,预计2022年会发布“无边界+路线规划”割草机器人。由于集成两种智能技术方式,其产品的成本大概率高于九号公司的产品,但市场或许更加关注的是效率和效果的表现。
此外,大疆和阿里也在切入这一赛道,他们的优势在于积累了较高的算法能力,但在割草机的产品结构上欠缺knowhow,所以他们的切入方式要么选择自己开发拉长周期,要么将联合传统割草机厂商合作推出产品。
跃跃欲试的参与者有很多,大家都想获得*波市场红利,但无论如何,智能割草机器人是大势所趋,草坪上的智能战争正在打响。
而这场智能化带来的战争,不仅发生在草坪上,还发生在客厅里(扫地机器人),道路上(机器人汽车),人们的穿着上(天猫TMIC和shein),无处不在,最终你会发现,技术是跨越行业的*信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锦缎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