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政策驱动下,体育培训市场即将腾飞

随着体育分数在升学考试占比越来越重,越来越多机构都瞄准了体育培训赛道。未来,校外体育培训如何走向规范化?
2022-01-25 07:50 · 微信公众号:鲸Media  尔柒柒   
   

导语

近日,多地出台标准,对校外体育培训的场地设施、人员配备、教师资格都作出相应的规定。随着体育分数在升学考试占比越来越重,越来越多机构都瞄准了体育培训赛道。未来,校外体育培训如何走向规范化?

1

中考分值占比上升

体育培训应试市场受欢迎

寒假期间,不少学生拿到了“假期任务清单”。在一份五年级的寒假任务单上,少了对文化课方面的硬性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增设了体育、艺术、劳动、手工、阅读方面的内容。体育方面,学校建议学生在寒假期间学会一项体育运动,并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去年,教育部明确表示,体育中考分值要逐年增加,达到与语数外同分值水平,2022年将全面实行美育中考。一些地方的相关政策已相继落地,如深圳市中考体育成绩权重从0.3(30分)增加至0.5(50分);云南将体育中考分值提高至100分;天津在提高至40分的基础上,2022年起继续增加体育在中考分值;北京体育中考分为体质健康考核、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两项,总分值为70分。

然而中小学的普遍现状是近视率偏高,长期使用电子产品,运动频次低。体育分值的突然增加,引起了家长们的重视。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了学校的寒假任务清单上,也体现在了家长日常对孩子教育规划中。

在一位家长的手机中,收藏了小学1-6年级体育训练计划表。这份计划表明确了每个阶段学生应该提升的能力,周一至周日都有不同的训练项目。以小学一年级为例,该时期的主要目标为“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三组运动训练,时长为10-15分钟,其中包含了慢跑、跳绳、平板支撑、坐位体前屈等项目。

报名体育培训班是更为直接的选择,据《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显示,有67%的家长认为体育相关政策会影响自己对孩子的体育培训投入,76%的家长认为有必要报体育考试项目的培训班。

在升学考试的刚需驱动之下,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少儿体能培训机构数量正以每年超80%的速度增长。

企查查的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体育培训相关企业3万余家,这其中拥有少儿体能培训课程的机构近3000家,而在2015年时仅有几十家。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批以提升中考体育成绩为主的机构,中考体育“冲刺班”“专项提升班”“1对1提升辅导”成为了这些机构的主打课程。课程收费价格在每小时150元到300元不等,某机构综合体能100课时的收费价格是12800元,中考体育篮球运球、足球运球、排球垫球三选一项目冲刺训练课的收费为30课时4000元,实心球、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考试项目30课时的报价为4000元。

2

体育教育与培训总产出2023亿

消费升级+政策驱动,体育培训市场实现新增长

在教育政策助推下,青少年体育培训走向风口。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显示,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7372亿元,增加值为10735亿元。体育教育与培训的总产出为2023亿元,占比7.4%,较去年增加1612亿元。在多数体育产业类别增加值出现下降的情况下,体育教育与培训较去年增长5.7%,增幅位居第二,仅次于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

影响了整个教育行业的“双减”政策“减”了K12学科教育,却引发了体育类机构的“增”。菲动武道体能副总裁、联合创始人王蒙认为,当前“双减”等一系列教育政策对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的推动效果极其明显,体育机构数量实现了激增,体育培训类产品的质量得到凸显。

“当前,青少年体育培训正经历从‘消费升级’单向驱动转向‘消费升级+政策推动’双向驱动。前五年体育培训市场的发展主要靠用户消费升级来推动,而未来五年,政策将是促进青少年体育培训发展的*动力。”王蒙道。

双重驱动之下,青少年体育培训走向了风口,但从市场上崛起的中考体育“冲刺班”“提升班”来看,体育培训市场似乎走向了应试老路。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成民铎表示,中考体育分值不断提高,加上家长对孩子身体素质的重视,使得体育类培训日益火爆。然而,虽然同样属于体育类培训,但中考体育培训带有明显的应试性质,其“野蛮生长”的背后是“分数”的刺激和日常锻炼的“欠账”。

面对日益升温的中考体育培训市场,王蒙称,“在政策催化下,学生对体育培训产品与培训机构的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强,用户年龄段将实现进一步覆盖。待三到十二岁年龄段用户市场逐渐崛起后,体育培训机构的产品线自然而然地会延伸到体育中考领域。”

“双减”后,对非学科类的管理更加细化,艺术类培训机构、科技类培训机构、体育类培训机构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且分别出台了相应的管理细则。

在近期出台的政策中,出现了“树立‘健康*’的舆论导向,坚决抵制‘应试体育’思维”的要求。在监管愈来愈强的大环境下,青少年体育培训“应试”的苗头终将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上海、天津、浙江、北京等地出台的《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都明确了课程收费、机构设置、培训场地、从业人员、培训内容等标准。

收费方面,规定要求单次向学员收取课程费用的时间跨度不超过3个月;从业人员资质方面,要求课外体育培训主体的执教人员应持有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等至少一种证书;培训场地方面,要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体育运动学校开展课外体育培训,棋牌类体育项目每班次培训的人均培训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其他体育项目每班次培训的人均培训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

除此外,一些地方对体育培训机构的安全设备也有所要求,励培训机构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根据自身规模配备不少于1名经过培训并获得急救证书的人员。

进入门槛低,仓促开班后资质不全,教练资格证五花八门,培训课程体系杂乱无章,高额预收费,倒闭跑路……上述的这些规定直指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的各种乱象。

据了解,上海、北京等地正在加紧对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评定等级。待评定结束后,等级级别将作为家长选择课外体育培训机构和学校引进课后服务的参考。

对此,王蒙觉得越来越严格的规范性政策令家长在选择机构时更加重视品牌,这对培训机构的运营管理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有了更大的考验。

王蒙表示,“未来,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可能会先经历一个爆炸性的增长,大量从业者涌入进这个行业。但在强监管和高淘汰率之下,激增的曲线会逐渐变缓、下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鲸Media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