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宇宙的尽头是考公

硬糖君采访了多位正在备考、已经上岸以及工作几年的“铁饭碗人士”,想听听他们口中关于编制的真实故事。
2022-03-23 17:08 · 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  毛丽娜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分数线出炉,因参考人数暴涨至475万人,录取分数线跟着水涨船高,考了400多却没学上的情况越发普遍。

落第学子们却没时间自怨自艾。“考研就是为了将来能留校或者找个稳定工作,既然考研没戏了,那直接考公考编呗。”考研资料迅速被行测、申论替代,毕竟端上铁饭碗才是*目标。

然而,城外的人趟过千军万马也要冲进去,城内的人被细碎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折磨得总有辞职不干的冲动。那些关于考公考编的成功故事就像童话一样,结尾总停在“宇宙的尽头是考公,体制内真香”。捧上铁饭碗的人真就此过上了“童话里的幸福生活”吗?硬糖君采访了多位正在备考、已经上岸以及工作几年的“铁饭碗人士”,想听听他们口中关于编制的真实故事。

潮水退却,体制真香

对于85后及部分90后而言,如今这股人人都为编制狂的热潮颇令人不解。上一次考公热,还要追溯至2009年,彼时“国八条”还未出台,公务员有大量隐形福利与社会特权,吃皇粮成为不少求职者的*选择。

随着“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严格治理规定出台,公务员红利消失,工作量增加,昔日“上班喝茶,坐等下班”的逍遥日子不复存在。尤其是对于新人而言,忙到飞起也是常态。加之体制内薪酬、晋升自有一套系统,对于年轻人而言,考公的吸引力逐渐下滑。

公务员不再吃香的同时,轰轰烈烈的创业潮拉开序幕。30几岁登上富豪榜并不罕见,“十年码农房车到手”的新神话吸引着大量年轻人涌入互联网公司。甚至不少已经成功进入体制内的公务员,也蠢蠢欲动地扔下铁饭碗,投身互联网。

鲜花着锦还不到十年,风停了潮退了,大众创业也各自撞了南墙了,这一点曾在大厂工作的圆子深有体会。

钱变少了,活儿变多了,福利没了,这些都能忍,关键是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太摧残人的心理健康了。”圆子表示,从2020年下半年,公司就开始了业务收缩,昨天还并肩作战的同事,被HR叫走了第二天就不再出现。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进小黑屋被劝退的,会不会是自己。

刚过30岁生日的圆子不堪内耗,主动提交了辞呈,准备在35岁前再拼一把端上铁饭碗,钱多钱少没所谓,稳定就行。

与圆子这种在外面看过一圈花花世界,再扭头加入编制大军不一样,95后们更倾向于一步到位,还未毕业就开始准备考公考编事宜。一方面,应届生身份珍贵,与往届生相比,应届生职位多,选择大,竞争小。尤其是国考,许多岗位都规定了只限应届生报考。

另一方面,他们笃信刚出校门的自己,比起那些在职复习的人,有更旺盛的精力与学习能力,能够更一心一意地复习。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编制选拔体系也相当复杂。除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外,还有省考市考,此外还有享受编制待遇但不算在编的政府基层人员等。因考研失利转而考公的小敏告诉硬糖君,她花了一个来月的时间研究个中区别,光是入门找资料就用了很久。

因岗位、所处地域等原因,编制大军中自有一条隐形的“鄙视链”。能在国考中上岸的是“人上人”,其次则是省考等,还有市、区一级的事业编。工资待遇福利等方面,公务员略优于事业编,但包邮区的事业编比偏远地区公务员更吃香。再次还有街道等政府基层岗(无编制),最后则是也有一定铁饭碗性质但并不算百分百稳定的国企们。

“其实进来了就都还好,没谁看不起谁这一说,大家都赚不了俩钱哈哈。”社工小康表示,虽然在“鄙视链”中,身为社工的她处于中末端,但其实都干一样的活儿。不过她也承认,街道公务员、事业编以及她这样的社工,在薪资上还是有多寡之分,但稳定程度基本是一样。

“不求赚大钱,安安稳稳让我到退休就行了。”

从南到北,全国巡考

编制热导致每年报名国考的人数飙升,上岸难度随之加大,于是追求稳定的人们也不再执着于国考这一条路,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省市乃至区一级行政单位。

“国考的难度不比考北清的研究生低,把标准放低点不就能上岸了吗?从乡镇、区县开始慢慢干着,早晚能出头。”考公还没那么热的时候,某些偏远地区的岗位无人问津。而在“能上岸就行”的思维作用下,如今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了。甚至有些所谓的冷门岗,最后一看报考人数超越了传统认知中的热门岗位。

公务员与事业编,是两套不同系统,前者替国家执行法规政策,后者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权责不同,因此前者竞争更激烈,题目难度更大。而后者则相对简单一些,且招聘次数更多,于是一种名为“全国巡考”的模式出现了。

国考、省考的时间各不相同,甚至不同省市之间的考公安排也有时间差别,而事业单位考试频次更多。如果有精力的话,甚至可以实现全年无缝赶考。正在某中部省份事业单位工作的豚豚告诉硬糖君,据她了解不少来自山东及河南的备考者,就是这么做的。

这些巡考的人,又被称为“碗族”。他们称不达目的、巡考不止,每年奔波在全国各个省市的考点,接受一场又一场考试,有些人甚至能一年参加数十场考试。但其实这种全国巡考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看似一年忙忙碌碌四处赶考,其实很有可能是在浪费时间自我消耗。

“每个地方的题都可能不一样,考试内容也不一样,像我要考河南和陕西两个地方的公务员及事业编,就要复习好几套不同的内容。”小敏表示,虽然试题有相通之处,但盲目赶考并不可取,她的一位朋友甚至考了一年才知道事业编在陕西和河南的考试内容完全不同。

备考者选择全国巡考,无非是让自己可以多些备胎多些机会,再从中选择*的那个。但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录用人员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而相关招考单位最终进行人员递补程序复杂,易延误整个录取进程。所以越来越多的省份选择多省联考,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当然,疫情的反复导致考试延期、隔离时间变长等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碗族”巡考。

硬糖君曾采访过的,十年没有正式工作过、与女朋友靠打零工为生的双硕士剑云(《》),也加入了考编大军。一向擅长考试的他,选择的也是这种巡考的方式,从抚顺到晋江,剑云一度奔波在四处考试的途中。

比起那些考了好几年还未能成功上岸的人,剑云是幸运的。从备考到上岸,他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我考的那种是事业单位新成立单独招的,所以就不是统考。纯考智力题我肯定比不过小镇做题家呀,但有专业知识的考试报考人数就少。”会读书又懂得发挥己长的剑云,踩在35岁的门槛,端上了铁饭碗。

上岸背后,甘苦自知

但考上事业编的人,也并没有就此“走向幸福的结局”,而是琢磨着进一步人往高处走。豚豚说,当时省考失利的她,退而求此次转考了本市事业编,并顺利上岸。但这铁饭碗端得并不如意。

人与人之间总会有所比较,在豚豚考上中部省市事业编的同时,她的好朋友顺利在包邮区上岸,俩人学历资历差不多、到手工资却是天差地别。

“我的故事都快成梗了。”豚豚笑称,每次身边有朋友冲着“钱多事少离家近”准备进入体制内时,就会有人拿她的经历劝阻对方,“辛辛苦苦一个月到手税前1900”。

豚豚实发薪资不应该这么少,只是因手续等问题除基础工资以外都不能按时发放,“馍不吃都在篮子里”。福利发放不及时就不说了,对于年轻人而言最可怕的,还是办公室政治的折磨。作为单位最年轻新人的豚豚,不仅要时时刻刻接受热心同事对她私人问题的过度关心,还总被迫卷入科长与办公室大姐之间的战争,并担任收拾残局的角色。

“挺多朋友都劝我,趁着还年轻再试试省考,或者考到别的省市看看,我也在纠结这事。” 考上事业编,如果没有服务期或者服务期已满的话,还是有机会再冲一把公务员的。

豚豚并不是孤例,为求稳定进入编制内的年轻人,在短暂的兴奋过后多半会发现,体制内和自己想得并不一样。

有些单位好几年才招几个新人,一群小年轻闯进一群中老年人的世界,出现思维模式上的碰撞是必然。如果是社会上的企业,大不了走人不干,但体制内却不行,说着痛恨办公室政治的年轻人,也只能强迫自己适应这些法则。

至于所谓的“钱多活少”,基本已经不复存在。尤其是疫情常态化的当下,公职人员经常要冲在*线,被情绪激动的群众辱骂甚至拍打几下也是常态。

习惯了自由自在生活的剑云决心走入体制围城,是因为去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不快,令他感觉“人还是需要一定社会关系的”。

“我没有什么远大志向,进了体制内的我,还会是现在的我。”他表示,人的痛苦多半源自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体制内更甚。但能够顶住外界质疑打了十年零工的他,自有一套内化的评价体系,他人的眼光与评价,并不能撼动他。“反正我就是想找个轻松自在的地方待着,这个目的达到了其他事情就没多重要了。”

而还在备考阶段的小敏和圆子,面对即将到来的省考,表现则完全不同。

小敏刚毕业,还有大把时间与机会,虽然在与父母长谈后,坚定了进入体制的发展方向,但她并没有太多心理压力,只当是“这次去做分母,感受一下考公气氛”;刚过30岁的圆子,感觉自己的精力与专注力都大不如前,嘴上说着“今年就是试试水”,其实她不确定自己能撑多久,甚至经常半夜会惊醒,懊悔做了脱产考公的决定。

人人争着吃皇粮背后,是对安稳的渴求。但当这份稳定真的到手,它能带给来的满足感又有多少?那些成功上岸的人诉说着体制内的困顿与无奈,感慨自己想走又不敢走的纠结。宇宙的尽头或许并不只是体制内,不清楚自己真正所求为何的人,无论在哪儿都不会感到满足。

(豚豚、小敏、圆子、小康、剑云均为化名,各地体制内政策不同,本文信息以受访者当地信息为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