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太保资本200亿母基金诞生,落地武汉

无论如何,我们都乐见更多险资以LP身份出现在VC/PE圈里。
2022-04-26 08:47 · 投资界  杨文静   
   

一支超级险资母基金出炉了。

投资界-解码LP获悉,太保长航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正式落地武汉基金产业基地,规模为200亿人民币,由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太保资本”)共同出资。

这是一支股权母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太保资本,主要投资领域为:能源环保、先进制造、消费升级等,200 亿将分期到位。

据了解,太保资本是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保资产”)100%出资发起设立的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注册资本1亿元,于2021年7月份完成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由太保总裁傅帆亲自挂帅。

作为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旗下市场化、专业化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太保资本根据集团“大健康、大区域、大数据”的发展战略,秉承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的总体要求。

此前的2021 年1月,中国太保已与红杉中国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达成健康产业战略合作,共同发布了中国太保-红杉中国健康产业基金,并提出将发挥资本与产业的协同优势,致力于发现大健康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大健康产业的长期投资布局。

而此次母基金落地之处——武汉基金产业基地,于2021年6月17日揭牌成立,坐落于长江之滨、鹦鹉洲长江大桥下,由汉阳区人民政府联合创投综合服务机构清科创业共同打造,是汉阳区全力助推武汉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撑载体。

成立不到一年,武汉基金产业基地累计落户基金企业超50家,基金管理规模已超1300亿,目前已经集聚了各类金融要素,如以太保资本为代表的的险资基金、以湖北省铁路发展基金为代表的国有资本、以源码资本为代表的国内一线创投机构、以九州通创投为代表的一批武汉中小型创投机构以及服务二级市场的量化基金,一起形成了业态丰富、多元化的产业投资格局,区域金融的集群发展效应初显。

太保资本 200亿母基金的落地,无疑将进一步放大武汉基金产业基地的聚集效应,且具有深刻的行业标杆作用。

险资隐隐爆发

他们都来出资VC/PE

回顾过去3月,险资已经迎来一轮爆发。包括太平洋、长城、泰康、国华人寿等在内的知名险资LP出资动作不断,已披露的出资规模超百亿,投向了君联资本、智路资产、天壹资本、国投创合等多家机构旗下的基金。

具体来看,3月3日,君联资本管理的珠海君联嘉茂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发生工商变更,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股东,注资85亿;3月14日,鼎辉投资旗下的厦门鼎晖稳涛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0亿;此外还包括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1家险资。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保险资金大面积参投股权投资基金兴起于2015年,当年保险机构投资基金数量较2014年增长100%,认缴规模同比增长90.8%。2016年和2017年保险机构参投基金达到历年的顶峰,均有114支基金获得保险机构投资,获投金额超过2000亿元

2018年,险资投资基金的数量和规模断崖式下滑后,开始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直到2020年参投基金规模超过1800亿元

到了2021年,国家相继发布政策鼓励险资加大股权投资、规范银行理财资金参与股权投资,政策逐渐“松绑”,险资的活力也开始逐步释放,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在LP中的占比都逐渐提升。

2021年12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领域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将允许保险资金投资由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实际控制的股权投资基金,取消投资单只创业投资基金的募集规模限制,支持保险机构加强与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合作。随着该政策发布,险资开闸,股权投资引来一股金融活水。

而在政策发布前,苏州高新阳光汇利股权投资母基金签约落地。基金规模达100亿元,由苏州高新区、阳光保险集团、阳光融汇资本和纽尔利资本联合组建,这是人民币市场第一支由保险公司大额出资的百亿规模市场化母基金。

此外,由泰康人寿、太保人寿等共同持股的上海易峰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随后中保融信私募基金有限公司接而成立,注册资本达148亿元人民币,此次险资阵容空前盛大,由中国人寿、平安人寿、阳光人寿等18家险企共同持股。

(中保融信私募基金有限公司部分股东信息)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分析,保险资金具备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保险资金过半投向保险集团旗下投资平台,外部机构复投率低;二是偏好头部机构及国资,偏好头部VC/PE机构,其管理资本量均在百亿以上;三是投向基本上为成长基金,在保险集团各类资产配置中,投向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占比普遍不超过5%。

总的来说,在各类LP中,险资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但相对谨慎,投资门槛也较高。在选择GP时,险资更加倾向于有国资背景或有一定成绩的头部机构,偏好通过项目基金锁定投资收益及风险。同时,险资的投资方向容易固化,发展极易受政策影响,相对于市场化资金来说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无论如何,我们乐见更多险资以LP身份出现在VC/PE圈里。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杨文静,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4/491005.shtml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