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雷军豪赌造车底气几何?

按照小米的规划,小米立志要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自动驾驶技术也要在同期赶上行业第一梯队的水平,颇有一番雄心壮志。
2022-09-21 09:09 · 微信公众号:一视财经  作者丨木卫 编辑 | 西贝   
   

雷军一直是一位充满故事与情怀的企业家。

对于很多媒体来说,“雷军卸任”似乎是近几年雷打不动的热搜KPI,每每有涉及到雷军的人事变动,总会在网络上引发一阵关于“雷军跑路”“雷军隐退”的谣言。

近日,根据天眼查APP的显示,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雷军卸任董事长,林斌卸任董事,洪锋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新增岳凯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

雷军又卸任了。这不是雷军的*次卸任,几年来,雷军频繁给自己“瘦身”以减轻工作量。在此之前,雷军就卸任过珠海金山软件公司执行董事、凡客诚品公司董事、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天星数科董事长等多家小米集团内的子公司一把手。

01

卸任,不是离开

要强调的是,同之前一样,此次雷军只是卸任了小米集团旗下一家名为“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的董事长,并非彻底离开小米集团。而一些自媒体,包括微博热搜在内,为了吸引流量,都将相关标题起为“雷军卸任小米”,且并未进一步说明详细情况,引发了诸多市场猜测。这样张冠李戴的做法,实在是有失真实客观。

小米集团也回应道,此次雷军卸任,完全是集团内部正常的人事调整,没有任何市场猜测的其他含义。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也在微博平台回应:“本来不想解释的,但是发现原来不只是网友们不了解,很多媒体在话题上也省略了北京小米电子产品有限公司这个全称,直接成了雷总卸任小米董事长了。”

可以说,雷军卸任小米完全是一场误会吗,但是一场普通的人事调整,也足见其本人拥有的话题度。

02

雷军三十年,辛酸创业史

在中国的互联网界,雷军不是江湖地位最高的,但却是笔者心中*称得上是一块“行业活化石”的人物。作为一名行业老炮,在同龄的大佬们纷纷功成身退之时,雷军却仍然随商海沉浮,印着IT浪潮,不断创业,不断挑战着自己的上限。

少年得志

雷军是标准的工程师出身,他的技术水平在业内有目共睹,周鸿祎曾经这样评价道:“在互联网的编程高手中,自己只能排名第三,前两位是求伯君和雷军。”

1987年,雷军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武汉大学的计算机系,很快便展现了自己的编程天赋——他用两年时间便学完了大学四年的内容,在学校时便能为业界开发清除内存的程序,在大一时写的程序第二年就被老师编入了教材……可以说,大学时期的雷军,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学霸工程师。

在大学图书馆中,年轻的雷军被一本《硅谷之火》点燃了从事IT行业的热情,从那时起,一颗名为“做一家伟大的公司的种子”便在雷军的心中埋下了。

在那个创业火热的年代,大学毕业后的雷军理所当然的加入了创业大军。雷军创业的*站便落在了金山,1992年,求伯君慧眼识人,将雷军以金山第六人的身份召入了这家同样处于起步状态的公司,并且赋予了他公司总经理,雷军果然不负众望,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金山成为了当时国内IT行业中的头部企业,其旗下的WPS在当年国内的软件市场可谓风靡一时。

对于年轻的雷军来说,成功来得很快。但有句俗话,叫做“少年得志大不幸”,过早的成功,冥冥之中似乎也注定了雷军后来的坎坷。

屡遭挫败

在今年的年度演讲中,雷军回顾了自己的过去,并且毫不讳言地总结出了自己创业路上的三大失败:金山“盘古”软件系统不敌微软;“盘古”的失败将他带入低谷开始内耗;创建*网却在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中陨落。

首先是*大失败。前文提到,正当金山凭借着WPS独步于行业、志得意满之时,微软携带着Office闯入了中国市场。尽管已经在国内站稳脚跟,但面临微软这样的全球软件巨头,即使雷军组织人手苦心三年研发出“盘古系统”作分庭抗礼,1995年,金山最终还是败下阵来,还差点被“盘古”系统的巨额投入拖破产。

随着用户日渐流失,雷军只能绕道开发金山词霸和金山毒霸等软件来解救水火之中的金山。

其次是第二大失败。可以将其理解为雷军的低谷期,在这段时间内,雷军心灰意冷,出走金山,处处买醉,辗转流连于不同的酒吧和迪厅,还迷上了充满了叛逆的重金属音乐,甚至还认真地开始做市场调查,打算放弃原来的梦想,转去做酒吧生意——也许,这是从小到大一直以“好孩子”形象示人的雷军对于自己另一面的补偿。

浑浑噩噩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像当下互联网大洗牌下失意者们在Web 3或者NFT论坛上发泄情绪和畅想自己对于行业未来的想象一样。雷军也通过BBS论坛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见解,机缘巧合之下,这段时间,雷军还结识了马化腾和丁磊。

最后是第三大失败。1998年之后,当雷军从酒精的迷醉中清醒过来,重振旗鼓、回归金山之后,雷军开始了一系列新动作。千禧年之后,雷军愈发感受到了互联网浪潮对于消费领域的冲击,他计划花费1000万元收购网易,但遭到了丁磊的拒绝。随即自己创办了零售网站*网,和淘宝几乎是同期的水平,得益于雷军对于电商超前的理解,*网很快便成为了当时国内*的B2C平台。雷军也依靠*网实现了财富自由。

时来运转了吗?转了,但又转回去了。

互联网电商是一个很烧钱的东西,尽管雷军注重运营、零售、自建物流等想法是正确的甚至是超前的,但是当时的雷军显然没搞清楚要搞好互联网电商需要多大的投入,金山显然“养不起”这个孩子。2004年,*网被迫卖给了准备进入中国市场的亚马逊,这家平台,死在了王座之上。又是外商。

小米诞生

如果说雷军前两次的失败是命运的平衡的话,那么*网的失败则更像是命运的捉弄。因为在雷军被迫退出竞争之后,没过几年,阿里、京东等电商迅速崛起、做大做强,构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而自己当年的经营设想,也在这些友商们身上得到了映证。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雷军和他的*网什么都没做错,而是败给了时间、败给了时代,21世纪初,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是*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一片笙箫之下,雷军究竟失去了多少东西,他的未来又在哪?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多年来一直败给市场趋势的雷军,总是能够敏锐地嗅到市场的趋势。2010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雷军重新踏上征程,开始拥抱移动互联网。4月,雷军和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正式宣布了小米公司的诞生。11月,小米的*3G智能手机小米M1正式发布,宣示小米公司正式起步。

从2012年到2015年,小米手机销量持续增长,在2015年小米已经独占了全国15%的智能手机市场,成为当时国内*大智能手机品牌。

从2014年开始,小米还开始布局硬件互联生态链,同时投入智能家居与可穿戴设备的研发设计,率先选择了“互联网+”手机操作系统的核心形式。

直到今天,小米依然是国内智能手机、智能消费和IOT业务的主要供应商之一。雷军的创业,在历经重重坎坷之后,来到了新的高地。

03

小米受困,雷军造车

小米受困

雷军似乎是一个善于“打江山”,但并不善于“坐江山”的人。

在雷军的手中,小米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行业的一个庞然大物,但也就到此为止了。纵览创业史,不论是金山还是*网,雷军总是能够凭借超前的经营理念将企业经营到行业头部,但很难将优势保持下去。

小米集团发展到现在,似乎和它的“前任们”一样,也遭遇到了瓶颈。

根据集团发布的半年报,小米集团的数据不是很好看。

营收数据方面,今年上半年,小米实现总营收1435亿元,同比下降12.84%。

利润方面,今年上半年,小米的净利润率只有0.56%,同比大幅下降94.26%;股东应占溢利7.9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5.03%;ROE为0.58%,同比大幅下跌95.32%。

负债方面的表现较为稳定,今年上半年,小米的负债率为51.95%,同比下降3.99%,已经保持两年连续下降。

现金流方面,今年上半年,小米的经营现金流为-70.31亿元,同比下降184.87%;而投资现金流和筹资现金流都保持了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这就说明,小米的经营业务在这两年遭受到了比较大的打击,从财务数据上来看,小米的发展无疑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这背后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看:

*,小米手机卖不动了。从财报中,可以看出,小米的业务板块可以分成三份,分别是手机、IoT和互联网服务,今年上半年,在小米总营收的盘子中,手机业务贡献了60.2%的份额,依旧是*主力;而IoT业务和互联网服务业务分别贡献了28.2%和9.9%。

根据财报,今年上半年,小米的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26.1%,约合1300万台。主要业务的下滑对于小米的打击是沉重的。手机出货量的下滑,不仅意味着手机要卖得少,更意味着有大量的手机库存出现积压,迫不得已需要降价出售,这无疑又进一步降低了小米的营收和收益。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小米的手机均价只有1081元,下跌幅度为3.2%。

伴随着小米手机业务缩水的,不是友商的缩水,毕竟手机的市场盘子就那么大。华为跌倒,小米和苹果吃饱;小米跌到,那么苹果和别的友商更要大吃一口。根据IDC统计的数据,尽管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荣耀和苹果却逆势而上,特别是荣耀上半年的出货量达到了1310万台,同比增长88.6%。

小米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而同行们却在进步。

第二,定位尴尬。现在看来,小米的市场定位,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十分尴尬。

首先说高端,在华为被制裁之后,空缺出来了大量的高端机市场,小米是抓住了时机的,先后推出了小米11系列,MIX系列来抢占高端机市场。但很显然,缺乏核心硬件实力,只靠耍嘴皮子营销是抢不来市场的,发展到今天,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突破了75%,小米手机的高端化显然不成功;

再来说低端,小米是从做低端起家的,但是想再回到低端可不是那么容易了。为了实现下沉市场的全覆盖,小米也做出了努力,通过“县城清零”战略在中小城市大力扩张小米之家。但效果实在有限,根据统计,OPPO和VIVO两家主要做低端领域的企业的线下门店数量各自突破了20玩家,而小米之家尚且不到2万家。

04

最后的创业

也许手机业务真的到头了,或者说,小米的手机业务真的到头了。

就像之前不断发现新领域一样,雷军又将注意力转向新兴的领域——其中之一便是造车。

2021年3月,在新品发布会上,小米正式宣布将成立全资子公司,首期投入100亿元,未来十年投入100亿美金全力造车,而这项新的重任将由雷军亲自率队。

在发布会上,雷军许下承诺:“这一回我决定了亲自带队。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深知做出这个决定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目前来看,小米造车已经有了一些落地成果。

首先是自建工厂。小米的造车总部落地在北京亦庄,目前,共有两期建设累计年产量达30万辆的整车工厂正在建设中;

其次是专利的确认,9月6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对“自动驾驶系统及自动驾驶控制方法、装置、车辆、设备”的专利进行了公布;

然后是人资金的持续投入,今年第二季度,小米对于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在内的多项创新业务投入达到了为6.11亿元,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规划的研发相关投入达到了33亿元;

最后是人员的配备,目前小米已经初步组建了一支约500人的造车团队,由50位专家组成骨干团队,博硕占比超过70%,还部分成员拥有微软、谷歌等公司的研发背景。

按照小米的规划,小米立志要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自动驾驶技术也要在同期赶上行业*梯队的水平,颇有一番雄心壮志。

相比其他同行,小米此时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确是有点晚了,汽车工业无比庞大且复杂,暂时来看,无论是人员储备还是资金投入,小米在同行中也并不是很突出。

目前看来,尽管有一些落地成果,但还是更像一场豪赌。

希望雷军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就像当年的手机业务一样,能够在一片红海中杀出重围,像他说的,为所有“米粉”造出一款好车。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一视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