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投资人「抢食」功率半导体

由于很多创业公司都聚焦于此,说明该领域技术难度不大。在没有稀缺性和独特性的背景下,降价或成未来趋势,市场也将变成红海竞争。
2022-10-26 14:04 · 财联社  陈美   
   

美禁令升级的背景下,国产半导体却出现了一个赛道被“抢食”的局面。

近日,IDM龙头士兰微披露,公司拟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65亿元,其中7.5亿元用于SiC(碳化硅)功率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

无独有偶,闻泰科技也在e互动上回复,公司碳化硅技术研发进展顺利,碳化硅二极管产品已经出样。时代电气、斯达半导、新洁能等更多公司,也在扩产碳化硅功率器件。

云岫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技术官赵占祥表示,今年汽车投资的一个热点是功率半导体。“其中,碳化硅是未来汽车功率半导体重要的发展方向,而在最近一年里,很多车厂都积极采用碳化硅器件,使得该行业飞速发展,但目前来看,碳化硅生产的良品率依然偏低。”

01、产业资本涌入功率半导体赛道

第三方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有22家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完成融资。做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基本半导体、蓉矽半导体,以及芯片和半导体分立器件的粤芯半导体,接连完成多笔融资。

出资方中,不仅有主营汽车的博世集团旗下创投平台——博世创投出手基本半导体,还有上汽投资、越秀产业基金等下注粤芯半导体。除此之外,小米集团、英特尔资本、oppo、元禾璞华等也投资了威兆半导体这一功率器件研发商。有大基金背景的超越摩尔也现身,投资了华羿微电。

在今年早些时候,英诺赛科完成D轮融,由于金额高达30亿元,引发市场关注。该轮投资由中钛信资本领投,毅达资本、海通创新、中比基金、赛富高鹏、招证投资等机构跟投。

赵占祥表示,由于车厂多采用碳化硅器件,使得碳化硅器件用量越来越大。从2021年到2027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增长477%。“截至目前,特斯拉Model3在2018年已采用了意法半导体供应的650V碳化硅MOSFET器件,比亚迪在2020年开始,采用的是国内*自研碳化硅模块,功率密度都提升了一倍。”

“到2022年,蔚来ET7开始搭载碳化硅电驱系统,并在一季度开始交付。而在碳化硅整个产业链中,除了芯片的设计,衬底和外延投资机会也非常大。具体来看,衬底占产业链规模47%,外延占23%。”赵占祥认为。

同时,在赵占祥看来,衬底逐步向大尺寸突破,从6寸转到8寸,良率也在逐步提升。而国内产能也在积极扩张,国内在建和已建成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人民币,规划每年200万片的产能。

不过,在碳化硅(SiC)的投资中,赵占祥也指出,目前产业中向8英寸衬底的大尺寸仍在突破中。“当前,国内碳化硅衬底产能仍有较大部分为2-4英寸,部分头部厂商完成了6英寸碳化硅衬底的技术储备并实现量产,但规模较小。总体来看,8英寸衬底生产技术仍在技术储备中。”

02、多方投资下已有“搏杀”迹象

“任何一个产业发展,都由供需双方决定。当资本涌入过多时,自然会有竞争。”10月24日,一位硬科技领域的投资人在接受创投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每年200万片规划的产能,是个不小的数字。

“由于碳化硅被证实在高压电场景中的性能更好,随着新能源汽车爆发,很多投资人看好这一增量市场。但实际上,碳化硅半导体对应的功率器件,更大的应用场景是在高铁和电池上。”

“现在新能源汽车虽然很火,且很多传统车企也加入战局。刚刚过去的周末,广汽埃安A轮融资达到183亿元,在这一融资中,市场化投资机构已基本投不进去,参与的几乎都是产业基金。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量,每年极限就是1000万量。同时,目前头部公司包括扬杰科技的MOSFET、IGBT高端功率器件IDM厂商,MOSFET、IGBT高端功率器件Fabless龙头企业新洁能等,都已有相当市场话语权,再加上士兰微等IDM公司加码。此时,创业公司再融资进入这一领域,将很难找到订单,进入产业链。”

该位投资人认为,在功率半导体中,又有IDM和Fabless两种模式。其中,IDM模式因为处于制造业,被称为“重资产模式”,这一模式普遍毛利率偏低。而Fabless模式由于偏设计,属于轻资产模式。“在过往投资中,投资人都偏爱设计类这一轻资产模式,但目前来看,重资产模式可能由于实际落地,相对来说更成熟、靠谱一些。但总体而言,越是标准化的产品,产能提得越高,行业就越拼成本。”

采访中,另一位看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功率半导体不像逻辑IC,不管是IDM还是Fabless企业,要达到功率芯片制程要求并不难。在该领域,意法半导体最新量产的十代工艺是90nm BCD,国内晶圆代工厂华虹已经有能力覆盖。而国内老牌IDM厂士兰微也早在2020年就投资了170亿元,建设两条12英寸90—65nm的特色工艺芯片生产线。

对于此,上述硬科技领域的投资人表示,在头部企业拿掉一半以上的市场规模后,其他公司只能分剩下50%的市场。“由于很多创业公司都聚焦于此,说明该领域技术难度不大。在没有稀缺性和独特性的背景下,降价或成未来趋势,市场也将变成红海竞争。”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